自序 1
第一辑 朝圣的心路 2
苦难的精神价值 2
与世界建立精神关系 4
在黑暗中并肩行走 6
精神生活的哲学 8
孤独的价值 12
勇气证明信仰 17
第二辑 守望者语 22
守望的角度 22
被废黜的国王 24
在沉默中面对 26
有所敬畏 27
哲学与孩子与通俗化 28
哲学的命运 30
名人和明星 32
读书的癖好 34
哲学与精神生活 36
都市里的外乡人 42
记住回家的路 44
愉快是基本标准 46
第三辑 文学的安静 50
私人写作 50
小说的智慧 55
读《务虚笔记》的笔记 70
第四辑 不时髦的读书 88
人不只属于历史 88
给成人读的童话 90
也重读安徒生 92
临终的苏格拉底 94
《李白与杜甫》内外 96
回到世界名著 98
简洁的力量 100
世上本无奇迹 102
第五辑 爱者的反思 106
爱:从痴迷到依恋 106
婚姻反思录 108
嫉妒的权利 112
点与面 116
男子汉形象 121
婚姻的悖论与现代的困境 122
关于好男人 126
生命中的无奈 127
婚姻中的爱情 129
人人都是孤儿 131
爱的反义词 132
情人节 134
第六辑 科学与人文 138
电脑:现代文明的陷阱? 138
关于绿色文明的访谈录 139
“天人合一”与生态学 142
现代技术的危险何在? 143
人是地球的客人 145
我反对克隆人 147
医学的人文品格 149
第七辑 闲文或时文 154
五十自嘲 154
奢侈品的不便 156
侯家路 157
启蒙的契机 158
录音电话 160
朋友 162
小散文模式 164
报应 165
“己所欲,勿施于人” 166
不敢善良 167
生病与觉悟 168
老同学相聚 169
另一个韩愈 171
树下的老人 173
论自卑 175
人生话题 177
杞人是一位哲学家 186
议论家 187
第八辑 序评无类 190
《思想者文丛》编者的话 190
心理史的写法 191
纯真的心性 193
自由的灵魂 195
纯粹的写作 197
都市生活与爱情 199
超验的死和经验的死 201
不寻常的《遗弃》 203
作为读者的批评家 206
散文这一种作物 208
为了孩子的平安 210
第九辑 准学术谈 214
圈外人的臆想 214
伦理学和价值层次 219
辩论与真理 223
哲学与文学批评(论纲) 226
第十辑 并非争鸣 232
作伪的逻辑 232
一本沉渣泛起的伪劣书——评《心香泪酒祭吴宓》 235
纪实、虚构和伪造 243
莫须有的“尼采版本之争” 244
第十一辑 自叙和访谈 248
自由的写作心态 248
一次采访的摘录 249
写作·童心·气质——答《婚姻与家庭》杂志读者问 251
我的命运之作——答《新民晚报》记者问 253
周国平和他的散文——中央电视台“读书时间”专题节目 255
为孩子们写书 259
答《时代青年》杂志 260
我的北大岁月 261
关注人生的哲学之路 264
哲学与时代——在中央电视台答大学生问 274
第十二辑 精神的故乡 280
开场白 280
灵魂是一个游子 282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284
梦并不虚幻 286
精神栖身于茅屋 288
生命树上的果子 289
人所能及的神圣 291
信仰之光 292
谁是最智慧的人 294
智慧和童心 295
成为你自己 297
独处的充实 299
自己的园地 301
幸福是灵魂的事 303
有爱心的人有福了 305
第一重要的是做人 307
面对苦难 309
真·善·美 311
怀念土地 313
读永恒的书 315
度过一个创造的人生 317
第十三辑 哲学:对世界的认识 320
哲学开始于仰望天穹 320
世界究竟是什么? 321
能问“世界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吗? 323
世界有没有一个开端? 324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326
宇宙在空间上有没有边界? 327
时间之谜 329
因果之间有必然联系吗? 330
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332
自然有没有一个目的? 334
人能否自由地支配自己的行为? 336
什么是自由意志? 338
感觉可靠吗? 339
存在就是被感知吗? 341
贝克莱的是与非 343
庄周梦蝶的故事 344
感觉能否证明对象的存在? 345
思维能否把握世界的本质? 346
世界有没有一个“本来面目”? 348
你的“自我”在哪里? 350
语言能否传达感觉? 352
语言能否传达思想? 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