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1
一、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和意义 1
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及其历史形态 2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在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4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形态和基本特征 5
五、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 7
六、物质和运动,运动和静止 9
七、实践的本质含义、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 10
八、意识的产生、本质和能动作用 12
九、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 13
十、发展的实质 15
十一、现象和本质 16
十二、必然性和偶然性 18
十三、可能性和现实性 19
十四、事物存在的质、量、度 20
十五、事物发展的量变和质变及其辩证关系 22
十六、辩证否定观及其方法论意义 23
十七、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25
十八、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25
十九、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27
二十、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28
二十一、坚持唯物辩证法,防止形而上学 29
二十二、规律及其客观性 31
二十三、实践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作用 31
二十四、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的基本环节 32
二十五、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 33
二十六、认识的本质与结构 33
二十七、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与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34
二十八、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相互关系 36
二十九、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 37
三十、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38
三十一、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38
三十二、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39
三十三、真理及其客观性 40
三十四、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 41
三十五、真理的具体性 43
三十六、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 44
三十七、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46
三十八、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46
三十九、社会生产实践和生产方式在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中的作用 48
四十、生产力的内涵、构成要素和特性 48
四十一、科学技术与生产力 49
四十二、生产关系的本质和内在结构 49
四十三、社会的政治结构及其构成要素 50
四十四、意识形态的本质、相对独立性及其社会功能 50
四十五、社会规律及其特点 51
四十六、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及矛盾运动 53
四十七、社会发展过程的决定性和选择性 54
四十八、社会发展过程的前进性和曲折性 56
四十九、国家的本质和职能 56
五十、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57
五十一、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革命与改革 58
五十二、社会发展和人的活动的关系 60
五十三、人的本质 61
五十四、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 63
五十五、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与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64
五十六、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 64
五十七、商品的价值与价值量 66
五十八、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66
五十九、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 67
六十、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67
六十一、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69
六十二、价值规律的主要作用 69
六十三、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69
六十四、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及其意义 70
六十五、剩余价值率 70
六十六、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70
六十七、超额剩余价值 71
六十八、资本积累 71
六十九、资本有机构成 71
七十、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72
七十一、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72
七十二、产业资本循环经历的三个阶段和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 73
七十三、社会总资本运行的核心问题 75
七十四、分析社会总资本运行的两个基本理论前提 75
七十五、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根源和周期性 76
七十六、垄断和竞争的关系 77
七十七、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77
七十八、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和双重作用 77
七十九、垄断资本主义向国际范围扩展的主要形式和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 78
八十、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和协调 78
八十一、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物质条件和现实基础 79
八十二、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80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81
一、毛泽东思想发展的历史进程 81
二、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83
三、毛泽东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独创性发展 83
四、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85
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的重大意义 87
六、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理论基础和社会历史条件 89
七、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89
八、“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 91
九、“三个代表”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91
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94
十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94
十二、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96
十三、实事求是的基本内涵和基本要求 97
十四、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弘扬与时俱进精神,推进理论创新 100
十五、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社会历史条件 101
十六、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形成 102
十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 103
十八、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 105
十九、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 106
二十、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的三个主要法宝 108
二十一、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理论 108
二十二、中国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发展 110
二十三、实现革命统一战线的基本原则和主要经验 112
二十四、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工程 115
二十五、党的建设的基本经验 115
二十六、加强执政党的建设,提出“两个务必” 117
二十七、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革命的主要经验和主要纲领 118
二十八、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与主要矛盾 119
二十九、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历史条件 122
三十、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内容 125
三十一、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关系 125
三十二、对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 126
三十三、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 128
三十四、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131
三十五、经济体制和管理体制改革的初步探索 133
三十六、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工业化道路 136
三十七、“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137
三十八、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及其意义 138
三十九、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及确立这一任务的依据 139
四十、发展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140
四十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40
四十二、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培养、吸引和用好各类人才 141
四十三、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党的中心工作 141
四十四、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发展动力 143
四十五、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 144
四十六、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145
四十七、社会主义分为不发达和比较发达两个阶段,中国处在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 146
四十八、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和特征 147
四十九、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148
五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 148
五十一、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 150
五十二、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 151
五十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和基本内涵 151
五十四、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 154
五十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和框架 155
五十六、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 158
五十七、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161
五十八、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确立这一分配制度的依据 163
五十九、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165
六十、正确处理按劳分配为主体和实行多种分配方式的关系,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注重社会公平,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167
六十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 167
六十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168
六十三、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170
六十四、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实现速度、结构、效益、质量的统一 173
六十五、人民民主专政是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专政 176
六十六、巩固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178
六十七、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182
六十八、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183
六十九、依法治国的含义、内容和重要意义 184
七十、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 186
七十一、尊重和保障人权 188
七十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189
七十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189
七十四、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190
七十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指导方针 192
七十六、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194
七十七、“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形成和发展 196
七十八、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和纲领 198
七十九、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我国同世界各国的关系 200
八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反对霸权主义 202
八十一、独立自主的基本内涵和基本要求 204
八十二、群众路线的基本内涵和基本要求 204
八十三、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 206
八十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 207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09
一、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209
二、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基本特点 210
三、反侵略战争的失败及其原因 211
四、民族意识的觉醒 212
五、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212
六、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 213
七、戊戌维新运动 213
八、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214
九、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214
十、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 215
十一、封建军阀专制统治的形成 215
十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 216
十三、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 217
十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18
十五、实行国共合作,掀起大革命高潮 219
十六、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 220
十七、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221
十八、遵义会议与中国革命的历史性转折 222
十九、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223
二十、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 224
二十一、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 224
二十二、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225
二十三、第二条战线的形成 226
二十四、人民政协与《共同纲领》 227
二十五、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 228
二十六、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 228
二十七、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赎买政策的实施 229
二十八、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早期探索的积极进展 230
二十九、“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231
三十、“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232
三十一、改革开放的起步 232
三十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深入推进 233
三十三、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及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和主要经验 234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35
一、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 235
二、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 235
三、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236
四、世界观与人生观 237
五、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 237
六、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 238
七、道德的功能与作用 239
八、正确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 239
九、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240
十、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241
十一、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 242
十二、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243
十三、公共生活中的相关法律规范 243
十四、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244
十五、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内涵 245
十六、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 245
十七、我国的国家制度 246
十八、我国的刑事法律制度 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