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问题与方法 1
一、二元对立的语境 1
二、口供研究现状述评 4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15
四、基本概念的厘定 17
第一章 口供主义:我国口供的实践历史 20
第一节 据供定罪:制度变迁中的变与不变 21
一、朝代更替中的口供制度沿革 21
二、我国古代口供制度产生与发展的特点 40
第二节 1949年以前的口供主义:案例与观念 44
一、以口供为中心的事实认定 45
二、以刑讯为中心的取供方式 57
三、剪不断的传统:清末修律后的口供实践 63
第三节 口供何以“主义”:一些初步解释 68
一、有限的可知论 68
二、伦理秩序和“狱无淹滞”的价值诉求 71
三、反形式逻辑的自由心证 74
四、非对抗的刑事司法 77
第二章 “重视而不轻信”:我国口供角色的政策立法 82
第一节 革命及“继续革命时代”的口供政策 83
一、重证据而不轻信口供,严禁逼供信 83
二、坦白从宽,抗拒从严 89
第二节 1979年口供法则的形成及思想来源 98
一、西方法律文化的形塑 99
二、传统法律文化的影响 103
三、革命主义政治文化的改造 107
第三节 1996年口供法则的基本内容及评价 111
一、以强制为主的取供机制 112
二、非法供述的“低位”排除 117
三、口供证明力的模糊限制 123
四、口供相对自由的审查判断 128
第三章 口供中心主义:我国口供运用的客观现实 134
第一节 研究方法与资料 134
一、问卷调查 135
二、卷宗分析及其他方法 137
三、研究所限 138
第二节 侦查与口供 139
一、认罪案件的比例 139
二、如何实现高认罪率 147
三、为何片面追求口供 158
第三节 刑事检察与口供 165
一、认罪案件的证据审查 165
二、翻供、拒供、漏供及其影响 172
三、审查意见书中的证据种类 177
第四节 审判与口供 181
一、当庭认罪、辩解与翻供 181
二、非法供述的排除 187
三、口供对判决的实际影响 193
第五节 民众的口供情结 198
一、作为社会心理的口供依赖 199
二、民众眼中的刑讯逼供 204
三、非法供述的社会容忍度 210
第四章 实践反对立法:口供中心主义背后的逻辑与经验 213
第一节 有罪推定的司法观念 214
一、有罪推定、推定有罪与无罪推定 214
二、有罪推定观念的“思想考古” 217
三、有罪推定与口供中心主义 222
第二节 经验主义司法 227
一、经验主义司法:两种进路 227
二、经验主义司法与口供中心主义 231
第三节 功利主义与自利行为 237
一、“口供中心”的功利主义逻辑 238
二、口供中心主义中的自利行为 245
第四节 客观真实观与证据获取能力 250
一、客观真实:口供中心主义中的证明理想 250
二、证据(线索)获取能力:口供中心主义的一种现实解释 256
第五节 从口供制度到司法体制 261
一、刑讯逼供的制度基础 261
二、异化的司法体制 267
第五章 得失之间:口供中心主义的利弊分析 272
第一节 口供中心主义与实体正义 273
一、导致冤假错案不断 273
二、不影响绝大多数案件的正确处理 282
第二节 口供中心主义与诉讼效益 289
一、节约直接诉讼成本 290
二、增加错误成本 295
三、忽视“道德成本”和“过程利益” 300
第三节 口供中心主义与人权保障 305
一、“眷恋”集体人权 306
二、限制或剥夺被追诉者权利 311
第六章 理想与现实之间:口供中心主义之变革 319
第一节 实务部门的实践努力及效果 320
一、侦查讯问全程同步录音录像制度 320
二、讯问方式的完善和内外监督 324
三、“零口供”规则 330
四、地方性口供规则 334
第二节 学界的改革方案及立法选择 341
一、口供定位之争 341
二、学界的立法建议稿及其论证 346
三、2012年《刑事诉讼法》中的口供制度 352
第三节 可能的出路 362
一、应有立场 362
二、改革面临的现实制约 376
三、具体建议 382
结语:理性对待口供 398
参考文献 399
后记 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