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病理科诊断常规》PDF下载

  • 购买积分:16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陈杰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787506755788
  • 页数:530 页
图书介绍:本书根据2007年卫生部出台的《医师定期考核管理办法》由北京医师协会组织全北京市的专家共同编写而成的。本书适合广大执业医师、在校师生参考学习。

第一篇 临床病理诊断基础规范 1

第一章 常规病理技术 2

第一节 送检病理标本的接收与登记 2

一、送检病理标本收检与核对项目 2

二、编号登记 2

第二节 组织标本处理常规 3

一、组织的固定 3

二、手工组织脱水方法 4

三、自动组织脱水机处理程序 4

第三节 石蜡包埋操作常规 6

一、石蜡包埋操作流程 6

二、包埋注意事项 7

第四节 石蜡切片操作常规 7

第五节 石蜡切片苏木素-伊红染色常规 8

一、手工苏木素-伊红染色流程 8

二、全自动组织切片染色机工作流程 8

第六节 冷冻切片操作常规 10

一、冷冻切片操作流程 10

二、冷冻切片部分组织控制温度参数值 10

三、冷冻切片染色流程 10

第七节 封固 11

一、封固剂的种类 11

二、手工封固的方法 11

三、全自动组织封片机操作流程 12

第八节 病理报告的登记及发送常规 12

第九节 病理档案管理常规 13

一、档案的范围 13

二、档案的收集 13

三、档案的鉴定 13

四、档案的整理 13

五、档案的归档 13

六、档案的保管 14

七、档案的利用 14

八、档案的销毁 14

九、档案管理(资料)人员的职责 14

第十节 病理档案借阅与查阅常规 15

第二章 特殊染色技术 17

一、结缔组织染色 17

二、胶原纤维染色 17

三、网状纤维染色 18

四、弹力纤维染色 18

五、横纹肌染色 18

六、尼氏小体染色 19

七、神经元和神经纤维染色 19

八、神经髓鞘染色 19

九、神经胶质细胞染色 20

十、脂类物质染色 20

十一、黏液物质染色 20

十二、黑色素染色 21

十三、淀粉样物质染色 21

十四、抗酸杆菌染色 22

十五、真菌染色 22

十六、螺旋体染色 22

第三章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23

第一节 规范化的组织标本固定 23

第二节 组织脱水透明浸蜡的规范化 23

第三节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基本技术流程 23

第四节 组织切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前的处理 24

一、用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载玻片的处理 24

二、烤片 25

三、内源性过氧化物酶的抑制 25

四、酶消化 25

五、抗原热修复 25

六、抗原修复液 26

第五节 第一抗体的类型及特点 26

一、单克隆抗体 26

二、多克隆抗体 26

第六节 第一抗体的最佳稀释度 27

第七节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系统 27

一、三步法——生物素系统 27

二、两步法——非生物素系统 27

第八节 免疫组织化学的显色、显色控制及复染 27

第四章 分子病理技术 29

第一节 膀胱癌染色体异常检测 29

第二节 肺癌EML4-ALK基因融合检测 30

第三节 肺癌EGFR基因突变检测 31

第四节 结直肠癌KRAS基因突变检测 32

第五节 乳腺癌HER2基因状态检测 33

第六节 胃癌HER2基因状态检测 34

第五章 细胞学技术规范 36

第一节 细胞学标本的接收 36

一、细胞学申请单和标本的验收 36

二、申请单和标本的编号、登记 37

第二节 细胞病理学基本技术操作 37

一、取材和制片 37

二、涂片的染色 37

三、细胞学印片 37

四、细胞学新技术 38

第三节 细针吸取细胞学技术操作 38

一、适应证 38

二、禁忌证 38

三、穿刺前的准备 38

四、细针穿刺操作程序 39

五、常见合并症及处理 39

六、操作记录 39

第四节 细胞病理学室的基本设施及安全管理 40

第五节 细胞病理学诊断报告的发送 41

第六节 细胞病理学资料管理 41

第六章 病理标本的送检及检查原则 42

第一节 病理标本的送检原则 42

一、病理标本的送检及送检申请单的填写 42

二、病理送检标本的核对及验收 42

三、病理标本送检申请单和病理标本的编号、登记 43

第二节 病理标本的固定及检查原则 43

一、病理送检标本的固定 43

二、病理标本的巨检、组织学取材和记录 45

第七章 外检取材方法及规范 47

第一节 取材总则 47

第二节 大体标本摄影 47

第三节 具体取材规范 48

一、消化系统 48

二、呼吸系统 49

三、男性及泌尿生殖系统 50

四、女性生殖系统 51

五、内分泌系统 54

六、皮肤 54

七、淋巴造血系统 55

第八章 尸检方法及规范 56

第一节 尸检操作的一般原则 56

第二节 尸检方法和肉眼检查要点 56

一、一般性检查 56

二、体腔剖检(切口类型) 57

三、腹腔剖检 58

四、胸腔剖检 59

五、盆腔剖检 60

六、颈部剖检 60

七、体腔脏器的取出方法 61

八、体腔脏器的取出和肉眼检查 61

九、头颅、脑和脊髓剖检 70

十、脊柱、椎体和骨髓剖检 71

第三节 死胎和新生儿尸检注意要点 72

一、估计胎龄 72

二、估计死亡时间 72

三、发育畸形 72

四、检查脐带和胎盘 72

五、黄疸及其原因 72

六、产伤 73

七、淤点性出血 73

八、肺沉浮试验 73

九、其他疾病 73

十、开颅法 73

第四节 其他检查 73

一、毒物检测 73

二、微生物学检测 73

三、寄生虫学检测 74

第五节 肉眼观察 74

一、尸检的肉眼观察印象 74

二、病理剖检的肉眼观察印象 74

第六节 尸检标本的组织学检查取材 74

一、常规取材 74

二、病变处取材 75

第九章 手术中快速病理诊断原则 76

一、概述 76

二、适用范围 76

三、慎用范围 76

四、不宜应用范围 77

五、申请单和标本的验收、编号和登记 77

六、标本的巨检、取材和记录 77

七、组织切片的制备 77

八、手术中快速病理会诊意见及其签发 77

九、冷冻切片后剩余组织的处理 78

十、档案管理 78

第二篇 各系统疾病的病理诊断常规/ 79

第十章 心脏和血管疾病 80

第一节 动脉粥样硬化 80

第二节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81

一、心绞痛 82

二、心肌梗死 82

三、心肌纤维化 83

四、冠状动脉性猝死 84

第三节 高血压病 84

一、缓进型高血压病 85

二、急进型高血压病 85

第四节 动脉瘤 86

第五节 风湿病和风湿性心脏病 87

一、风湿病 87

二、风湿性心脏病 87

第六节 感染性心内膜炎 88

一、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88

二、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89

三、梅毒性主动脉炎和梅毒性心脏病 90

第七节 心瓣膜病 90

一、二尖瓣狭窄 90

二、二尖瓣关闭不全 91

三、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91

四、主动脉瓣狭窄 92

第八节 原发性心肌病 92

一、扩张型心肌病 92

二、肥厚型心肌病 93

三、限制型心肌病 93

四、克山病 94

第九节 心肌炎 94

一、病毒性心肌炎 94

二、细菌性心肌炎 95

三、孤立性心肌炎 95

第十节 心包炎 95

一、化脓性心包炎 95

二、纤维素性心包炎 96

三、缩窄性心包炎 96

第十一节 先天性心脏病 96

一、房间隔缺损 96

二、室间隔缺损 97

三、Fallot四联症 97

四、动脉导管未闭 97

五、主动脉缩窄 98

六、大血管移位 98

第十二节 心脏肿瘤 98

一、心脏良性肿瘤 99

二、心脏恶性肿瘤 99

三、转移瘤 99

第十三节 血管炎症 100

一、大动脉炎 100

二、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101

三、结节性多动脉炎 101

四、血栓性静脉炎 101

第十四节 静脉曲张 101

第十一章 胸膜、肺和纵隔疾病 103

第一节 胸膜肿瘤 103

一、良性间皮瘤 103

二、恶性间皮瘤 103

三、胸膜孤立性纤维性肿瘤 104

第二节 肺疾病 105

一、非肿瘤性病变 105

二、肺癌 113

三、其他原发性肿瘤 119

第三节 纵隔 122

一、纵隔解剖结构及常见疾病分类 122

二、纵隔囊肿 123

三、纵隔肿瘤 123

第十二章 消化道疾病 125

第一节 消化道炎症 125

一、食管炎症 125

二、胃炎 128

三、肠炎 131

第二节 消化道肿瘤 136

一、上皮内肿瘤(癌前病变) 136

二、食管肿瘤 137

三、胃上皮性肿瘤 140

四、胃非上皮性肿瘤 144

五、小肠肿瘤 144

六、阑尾肿瘤 146

七、大肠肿瘤 147

第十三章 肝胆胰疾病 151

第一节 肝脏 151

一、病毒性肝炎 151

二、自身免疫性肝病 153

三、酒精性肝病 155

四、非酒精性脂性肝炎 157

五、肝硬化 157

六、肝肿瘤和瘤样病变 158

第二节 胆囊和肝外胆道疾病 162

一、胆囊炎 162

二、胆囊和肝外胆道肿瘤 163

第三节 胰腺疾病 166

一、胰腺炎 166

二、外分泌胰腺肿瘤 168

第十四章 淋巴造血系统疾病 173

第一节 淋巴结增生性疾病 173

一、弓浆虫病 173

二、HIV感染 173

三、类风湿关节炎 173

四、梅毒性淋巴结炎 173

五、Castleman病 174

六、噬血细胞综合征 174

七、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174

八、皮病性淋巴结炎 175

九、猫抓病 175

第二节 B细胞肿瘤 175

一、前驱B淋巴母细胞性白血病/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 175

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 176

三、淋巴浆细胞性淋巴瘤/Waldenstrom巨球蛋白血症 177

四、脾边缘区淋巴瘤 177

五、浆细胞瘤 177

六、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 178

七、淋巴结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 179

八、滤泡性淋巴瘤 179

九、套细胞淋巴瘤(MCL) 180

十、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 181

十一、富于T/组织细胞亚型 181

十二、纵隔大B细胞性淋巴瘤 182

十三、Burkitt淋巴瘤/白血病 182

第三节 T细胞肿瘤 183

一、T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 183

二、T细胞性前淋巴细胞白血病 184

三、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 184

四、ALK+间变大细胞淋巴瘤 185

五、ALK-间变大细胞淋巴瘤 185

六、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 186

七、侵袭性NK细胞白血病 187

八、肠病型T细胞淋巴瘤 187

九、肝脾T细胞淋巴瘤 188

十、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 188

十一、蕈样霉菌病 189

十二、原发皮肤间变大细胞淋巴瘤 190

十三、淋巴瘤样丘疹 190

十四、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指 191

十五、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 191

十六、T细胞性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 192

十七、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肿瘤 192

第四节 霍奇金淋巴瘤 193

一、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 193

二、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 194

第十五章 泌尿及男性生殖系统疾病 195

第一节 肾疾病 195

一、肾小球疾病 195

二、代谢性疾病所致肾疾病 200

三、异常球蛋白血症的肾损伤 201

四、肾间质疾病和肾小管疾病 202

五、肾血管疾病 203

六、肾囊肿病 204

七、先天性和遗传性肾小球疾病 205

八、肾移植时的排斥反应 206

九、肾脏肿瘤及瘤样病变 206

第二节 膀胱疾病 215

一、膀胱的炎症性疾病 215

二、膀胱的肿瘤及瘤样病变 217

第三节 尿道肿瘤和肿瘤样病变 225

一、尿道良性肿瘤 225

二、尿道恶性肿瘤 225

第四节 前列腺疾病 225

一、前列腺炎 225

二、良性前列腺增生 226

三、前列腺的癌前病变 226

四、前列腺癌 227

第五节 精囊及尿道球腺 230

一、精囊及尿道球腺炎症 230

二、精囊及尿道球腺先天畸形 230

三、精囊及尿道球腺肿瘤 230

第六节 男性生殖系统疾病 231

一、辜丸肿瘤 231

二、辜丸周围组织肿瘤 235

三、睾丸和附件炎症 235

四、睾丸发育异常和其他疾病 237

五、阴茎疾病 237

第十六章 女性生殖系统疾病 240

第一节 外阴及阴道疾病 240

一、外阴及阴道炎症性疾病 240

二、外阴及阴道的良性肿瘤和瘤样病变 240

三、外阴及阴道的癌前期病变 242

四、外阴及阴道的恶性肿瘤 243

第二节 子宫颈病变 245

一、子宫颈炎症性病变 245

二、子宫颈鳞状细胞癌及癌前病变 245

三、子宫颈腺性癌前病变及早期浸润性腺癌 248

四、子宫颈浸润性腺癌 249

五、免疫组织化学在子宫颈腺性病变中的应用 251

六、子宫颈其他少见类型的肿瘤 251

第三节 子宫体病变 253

一、子宫内膜增生性病变 253

二、子宫内膜息肉 254

三、子宫内膜恶性肿瘤 254

四、子宫间叶性和间叶与上皮混合型肿瘤 256

五、子宫腺瘤样瘤 259

六、滋养细胞肿瘤 260

第四节 输卵管病变 262

一、输卵管炎症性病变 262

二、输卵管妊娠相关性病变 263

三、输卵管绝育术 264

四、输卵管肿瘤性病变 264

第五节 卵巢病变 265

一、卵巢上皮间质肿瘤 265

二、卵巢性索-间质肿瘤 271

三、卵巢生殖细胞肿瘤 275

四、生殖细胞和性索-间质成分混合性肿瘤 278

五、卵巢小细胞癌 279

六、中肾管残件肿瘤 279

七、卵巢转移性肿瘤 279

第十七章 乳腺疾病 281

第一节 乳腺炎症及反应性病变 281

一、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 281

二、硬化性淋巴细胞性小叶炎 281

三、乳晕下脓肿 281

四、隆乳性异物性肉芽肿性病变 282

五、乳腺导管扩张症 282

六、脂肪坏死 282

第二节 乳腺良性增生性疾病 283

一、硬化性腺病 283

二、微腺性腺病 283

三、放射状瘢痕/复杂硬化性病变 284

第三节 乳腺腺瘤 285

一、管状腺瘤 285

二、泌乳型腺瘤 285

三、大汗腺型腺瘤 285

第四节 导管内增生性病变 285

一、黏液囊肿样病变 286

二、柱状细胞病变/增生 286

三、普通型导管(上皮)增生 286

四、胶原小体病 287

五、平坦型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 287

六、不典型导管(上皮)增生 288

七、导管原位癌 288

第五节 小叶性肿瘤 290

一、不典型小叶增生 290

二、小叶原位癌 290

第六节 导管内乳头状肿瘤 291

一、导管内乳头状瘤 291

二、不典型导管内乳头状瘤 292

三、导管内乳头状癌 292

四、包裹性(囊内)乳头状癌 293

五、导管内实体型乳头状癌 293

第七节 微浸润性癌 294

第八节 乳腺浸润性乳腺癌 294

一、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294

二、浸润性小叶癌 296

三、小管癌 296

四、浸润性筛状癌 297

五、髓样癌 297

六、产生黏液的癌 297

七、神经内分泌癌 299

八、浸润性乳头状癌 299

九、浸润性微乳头状癌 299

十、浸润性大汗腺癌 300

十一、化生性癌 300

十二、分泌性癌 301

十三、富于脂质的癌 301

十四、嗜酸细胞癌 302

十五、腺样囊性癌 302

十六、腺泡细胞癌 302

十七、富于糖原的透明细胞癌 303

十八、皮脂腺癌 303

十九、组织细胞样癌 304

二十、炎性癌 304

第九节 纤维上皮性肿瘤 304

一、纤维腺瘤 304

二、叶状肿瘤 305

三、错构瘤 306

第十节 腺肌上皮肿瘤 306

一、腺肌上皮瘤 306

二、恶性腺肌上皮瘤(腺肌上皮癌) 307

第十一节 间叶性瘤样病变 307

一、间质巨细胞 307

二、假血管瘤样间质增生 308

第十二节 乳头部肿瘤 308

一、乳头腺瘤 308

二、汗管瘤性腺瘤 309

三、乳头Paget病 309

第十八章 内分泌系统疾病 310

第一节 垂体疾病 310

一、垂体囊肿 310

二、原发性垂体前叶肿瘤 310

三、神经垂体和下丘脑原发性肿瘤 311

四、鞍区其他肿瘤和转移性肿瘤 311

第二节 甲状腺疾病 312

一、异位甲状腺组织 312

二、甲状腺炎 312

三、甲状腺肿 313

四、甲状腺肿瘤 315

第三节 甲状旁腺疾病 319

一、甲状旁腺腺瘤 319

二、甲状旁腺癌 320

三、甲状旁腺原发性增生 320

第四节 肾上腺疾病 321

一、肾上腺皮质疾病 321

二、肾上腺髓质疾病 325

三、肾上腺其他肿瘤和瘤样病变 329

第五节 内分泌胰腺疾病 329

一、功能性胰腺内分泌肿瘤 330

二、无功能性胰腺内分泌肿瘤 333

三、胰岛增生 333

第六节 多发性内分泌腺肿瘤 333

一、MEN1型 333

二、MEN2型 335

第十九章 神经系统疾病 337

第一节 神经上皮组织发生的肿瘤 337

一、星形细胞肿瘤 337

二、少突胶质细胞肿瘤 339

三、混合性胶质瘤 340

四、室管膜肿瘤 340

五、脉络丛肿瘤 341

六、不明来源的神经上皮肿瘤 342

七、神经元和混合性神经元-胶质肿瘤 343

八、松果体实质肿瘤 345

九、胚胎性肿瘤 346

第二节 颅神经和脊神经肿瘤 348

一、神经鞘瘤 348

二、神经纤维瘤 348

三、恶性周围神经鞘肿瘤(MPNST) 349

第三节 脑膜肿瘤 349

一、脑膜瘤 349

二、非脑膜内皮来源的间胚叶肿瘤 350

三、原发性黑色素细胞病变 350

四、组织来源不明的肿瘤 351

第四节 中枢神经系统恶性淋巴瘤 351

一、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恶性淋巴瘤 351

二、郎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352

三、Rosai-Dorfman病 352

第五节 生殖细胞肿瘤 353

一、生殖细胞瘤 353

二、畸胎瘤 353

三、胚胎癌 354

四、卵黄囊瘤 354

五、绒毛膜上皮癌 354

六、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 355

第六节 鞍区肿瘤 355

一、颅咽管瘤 355

二、神经垂体颗粒细胞瘤 355

三、垂体细胞瘤 356

四、腺垂体梭形细胞嗜酸细胞瘤 356

第七节 中枢神经系统转移性肿瘤 357

第八节 神经系统囊肿性病变 357

一、表皮样囊肿和皮样囊肿 357

二、第三脑室胶样囊肿 358

三、室管膜囊肿 358

四、蛛网膜囊肿 358

五、肠源性囊肿 358

六、拉特克裂囊肿(Rathke裂囊肿) 359

第二十章 软组织及腹膜后疾病 360

第一节 软组织肿瘤 360

一、脂肪细胞性肿瘤 360

二、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性肿瘤 364

三、纤维组织细胞性肿瘤 371

四、平滑肌肿瘤 373

五、血管周细胞性肿瘤 374

六、骨骼肌肿瘤 375

七、血管肿瘤 375

八、软骨-骨性肿瘤 378

九、分化不确定的肿瘤 378

第二节 腹膜后肿瘤 384

一、间叶组织起源的肿瘤 384

二、神经组织起源的肿瘤 386

三、生殖细胞起源的肿瘤 387

四、淋巴造血系统起源的肿瘤 388

五、其他肿瘤及瘤样病变 388

第二十一章 骨与关节疾病 390

第一节 骨疾病 390

一、巨细胞瘤 390

二、软骨性肿瘤 390

三、成骨性肿瘤 395

四、纤维性肿瘤与纤维组织细胞来源肿瘤 399

五、造血系统肿瘤 401

六、脊索瘤 402

七、血管肿瘤 402

八、炎症与瘤样病变 403

九、转移瘤和其他少见肿瘤 404

第二节 关节疾病 406

一、腱鞘囊肿 406

二、骨性关节炎 406

三、类风湿关节炎 406

四、痛风 407

五、滑膜骨软骨瘤病 407

六、弥漫型巨细胞肿瘤 407

第二十二章 眼及耳鼻咽喉疾病 408

第一节 眼部疾病 408

一、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 408

二、视网膜母细胞瘤 409

三、眼部活检标本 409

四、眼眶常见疾病 411

第二节 耳部疾病 413

一、耳前瘘管 413

二、鳃裂囊肿和瘘管 413

三、耳息肉 414

四、恶性耳炎 414

五、特发性囊性软骨软化 414

六、慢性结节性耳轮软骨皮炎 414

七、复发性多软骨炎 415

八、耳硬化症 415

九、耳部特征性肿瘤及瘤样病变 415

第三节 鼻腔和鼻窦疾病 419

一、鼻腔和鼻窦疾病分类 419

二、慢性鼻窦炎及鼻息肉 420

三、过敏性鼻炎、鼻窦炎 421

四、真菌性鼻窦炎 421

五、鼻硬结症 422

六、被覆上皮肿瘤及瘤样病变 423

七、腺上皮肿瘤及瘤样病变 423

八、神经外胚层来源的肿瘤 424

九、异位颅内肿瘤及异位组织瘤样病变 426

十、软组织肿瘤及瘤样病变 427

十一、生殖细胞肿瘤 428

十二、骨及软骨组织肿瘤和瘤样病变 429

十三、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 429

十四、继发性肿瘤 430

十五、系统性疾病在鼻腔鼻窦部的表现 430

第四节 咽部疾病 430

一、慢性扁桃体炎 430

二、良性上皮性肿瘤及瘤样病变 431

三、鼻咽癌 431

四、鼻咽乳头状腺癌 432

五、涎腺型癌 432

六、鼻咽部血管纤维瘤 432

七、其他软组织肿瘤 432

八、淋巴造血组织肿瘤及瘤样病变 433

九、咽部转移性肿瘤 433

第五节 喉部疾病 433

一、声带小结及声带息肉 433

二、喉角化症 433

三、鳞状细胞乳头状瘤及乳头状瘤病 434

四、癌前病变 434

五、原位癌 434

六、早期浸润癌 435

七、浸润癌 435

八、涎腺型肿瘤 435

九、接触性溃疡 435

十、喉膨出 435

十一、淀粉样变 435

十二、良性软组织肿瘤 436

十三、肉瘤 436

十四、喉的神经内分泌肿瘤 436

十五、喉淋巴造血组织肿瘤 436

十六、喉的继发性肿瘤 436

第二十三章 皮肤疾病 437

第一节 感染性皮肤病 437

一、寻常疣 437

二、传染性软疣 437

三、麻风 437

四、皮肤结核病 438

五、孢子丝菌病 438

六、着色性真菌病 439

第二节 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及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 439

一、湿疹 439

二、荨麻疹 439

三、丘疹性荨麻疹 440

四、药疹 440

五、慢性单纯性苔藓 440

六、结节性痒疹 441

第三节 结缔组织病 441

一、红斑狼疮 441

二、皮肌炎 442

三、硬皮病 442

第四节 红斑鳞屑性皮肤病 442

一、银屑病 442

二、副银屑病 443

三、扁平苔藓 443

四、玫瑰糠疹 444

五、单纯糠疹 444

六、毛发红糠疹 444

七、多形红斑 444

八、离心性环状红斑 445

九、线状苔藓 445

十、光泽苔藓 445

十一、硬化萎缩性苔藓 446

第五节 大疙与疙疹性皮病 446

一、天疙疮 446

二、疙疹样天疙疮 447

三、IgA天庖疮 447

四、家族性良性慢性天庖疮 447

五、类天疱疮 448

六、疙疹样皮炎 448

七、线状IgA大疙皮病 449

八、获得性大疙性表皮松解症 449

九、妊娠疙疹 449

十、角层下脓庖病 450

十一、副肿瘤天庖疮 450

第六节 血管性皮肤病 450

一、变应性皮肤血管炎 450

二、过敏性紫癜 451

三、荨麻疹性血管炎 451

四、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皮病 451

五、坏疽性脓皮病 452

六、结节性红斑 452

七、白塞病 452

八、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 453

第七节 非感染性肉芽肿病 453

一、皮肤结节病 453

二、环状肉芽肿 453

三、类脂质渐进性坏死 454

第八节 内分泌、营养和代谢性疾病 454

一、黏液水肿性苔藓 454

二、黑棘皮病 454

三、黄瘤病 455

四、幼年性黄色肉芽肿 455

五、皮肤卟啉病 455

六、皮肤淀粉样变 456

七、硬肿病 456

八、痛风 456

九、坏死松解性游走性红斑 456

第九节 色素性皮肤病 457

一、雀斑 457

二、咖啡斑 457

三、黄褐斑 457

四、Riehl黑变病 458

五、口周黑斑-肠息肉综合征 458

六、蒙古斑 458

七、太田痣(眼上腭褐青色痣) 458

八、伊藤痣(肩峰三角肌褐青色痣) 459

九、色素性毛表皮痣 459

十、单纯性雀斑样痣 459

十一、良性幼年黑素瘤 459

十二、先天性色痣 460

十三、黑素细胞痣 460

十四、蓝痣 460

第十节 遗传性皮肤病 461

一、毛囊角化病 461

二、大疙性表皮松解症 461

三、鱼鳞病 462

第十一节 黏膜疾病 462

一、阴茎珍珠状丘疹病 462

二、女阴假性湿疣 462

三、Fordyce病 462

第十二节 皮肤肿瘤 463

一、表皮痣 463

二、脂溢性角化病 463

三、先天性血管瘤 463

四、表皮囊肿 464

五、粟丘疹 464

六、毛发上皮瘤 464

七、皮脂腺痣 465

八、老年性皮脂腺增生 465

九、多发性脂囊瘤 465

十、汗管瘤 465

十一、皮肤纤维瘤 466

十二、软纤维瘤 466

十三、瘢痕疙瘩 466

十四、皮角 467

十五、多中心网状组织细胞增生症 467

十六、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467

十七、皮肤平滑肌瘤 468

十八、神经鞘瘤 468

十九、毛母质瘤 469

二十、血管球瘤 469

二十一、恶性血管内皮细胞瘤 469

二十二、血管周皮细胞瘤 470

二十三、淋巴管瘤 470

二十四、日光性角化病 470

二十五、鲍温病 470

二十六、红斑增生病 471

二十七、乳房及乳房外Paget病 471

二十八、基底细胞上皮瘤 471

二十九、角化棘皮瘤 472

三十、鳞状细胞癌 472

三十一、脂肪瘤 473

三十二、浅表脂肪瘤样痣 473

三十三、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 473

三十四、化脓性肉芽肿 473

三十五、特发性出血性肉瘤 474

三十六、恶性黑素瘤 474

三十七、发育不良痣 475

三十八、蕈样肉芽肿 475

三十九、淋巴瘤样丘疹病 475

第十三节 性传播疾病 476

一、梅毒 476

二、尖锐湿疣 476

第二十四章 口腔及涎腺疾病 478

第一节 口腔黏膜病 478

一、白斑 478

二、扁平苔藓 478

三、慢性盘状红斑狼疮 478

四、口腔黏膜下纤维化 479

五、寻常性天疙疮 479

六、良性黏膜类天疱疮 479

七、复发性阿弗它溃疡 480

八、肉芽肿性唇炎 480

九、念珠菌病 480

十、梅毒 481

十一、放线菌病 481

十二、毛状白斑 481

第二节 口腔黏膜及软组织肿瘤、瘤样病变 482

一、纤维上皮息肉 482

二、牙龈瘤 482

三、嗜酸性淋巴肉芽肿 482

四、婴儿黑色素神经外胚瘤 483

五、先天性龈瘤 483

六、颗粒细胞瘤 483

七、疣状黄瘤 484

八、正中菱形舌炎 484

九、角化棘皮瘤 484

十、鳞状细胞癌 484

十一、鼻唇囊肿 486

十二、腮裂囊肿 486

十三、皮样和表皮样囊肿 486

十四、甲状舌管囊肿 486

十五、畸胎样囊肿 487

第三节 非肿瘤性涎腺病 487

一、慢性硬化性涎腺炎 487

二、舍格伦综合征 487

三、坏死性涎腺化生 487

四、淋巴上皮囊肿 488

五、黏液囊肿及舌下囊肿 488

第四节 涎腺肿瘤 488

一、多形性腺瘤 488

二、肌上皮瘤 489

三、腺淋巴瘤 489

四、基底细胞腺瘤 490

五、嗜酸细胞腺瘤 490

六、管状腺瘤 490

七、皮脂腺瘤或皮脂淋巴腺瘤 491

八、导管乳头状瘤 491

九、囊腺瘤 491

十、腺样囊性癌 492

十一、黏液表皮样癌 492

十二、腺泡细胞癌 493

十三、乳头状囊腺癌 493

十四、多形性腺瘤恶变 494

十五、多形性低度恶性腺癌 494

十六、上皮肌上皮癌 494

十七、基底细胞腺癌 495

十八、肌上皮癌 495

十九、涎腺导管癌 495

二十、鳞状细胞癌 496

二十一、小细胞癌 496

二十二、嗜酸细胞癌 496

第五节 颌骨疾病及瘤样病变 497

一、骨纤维结构不良 497

二、家族性巨颌症 497

三、颌骨中心性巨细胞病变 497

四、单纯性骨囊肿 497

五、动脉瘤性骨囊肿 498

六、鼻腭管囊肿 498

七、球状上颌囊肿 498

八、含牙囊肿及萌出囊肿 498

九、腺牙源性囊肿 499

十、根尖囊肿及残余囊肿 499

第六节 牙源性肿瘤及瘤样病变 499

一、成釉细胞瘤 499

二、牙源性钙化上皮瘤 500

三、牙瘤 501

四、牙源性腺样瘤 501

五、牙源性角化囊性瘤 501

六、牙源性钙化囊性瘤 502

七、成釉细胞纤维瘤和成釉细胞纤维牙本质瘤 502

八、牙源性黏液瘤 502

九、成牙骨质细胞瘤 503

十、骨化纤维瘤 503

十一、牙源性透明细胞癌 503

十二、成釉细胞癌 504

十三、成釉细胞纤维肉瘤 504

第二十五章 细胞学诊断原则(妇科和非妇科) 505

一、报告的方式 505

二、细胞病理学诊断的局限性 507

三、细胞病理学诊断报告书的基本内容 507

四、细胞病理学诊断报告书的书写要求 507

五、细胞学会诊 507

六、呼吸道细胞学诊断 508

七、浆膜腔积液细胞学诊断 508

八、泌尿道细胞学诊断 510

九、脑积液细胞学诊断 510

十、细针穿刺细胞学诊断 511

第二十六章 尸检诊断原则 513

第一节 尸检诊断的一般性原则 513

第二节 猝死病例的尸检 513

一、心血管系统疾病猝死 514

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猝死 518

三、呼吸系统疾病猝死 521

四、消化系统疾病猝死 522

五、其他疾病猝死 524

第三节 胎儿及新生儿的尸检 525

一、胎儿及新生儿尸检的特殊性 525

二、胎儿及新生儿常见的死亡原因及类型 525

三、导致新生儿死亡的常见疾病 525

第四节 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病例的尸检 527

第五节 手术相关死亡病例的尸检 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