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方式状语》PDF下载

  • 购买积分:1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何洪峰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787516118276
  • 页数:450 页
图书介绍:本书研究了汉语方式状语的相关理论、历时发展及现状。第1、2章讨论了方式范畴及方式状语性质,将汉语方式状语发展分为:先秦至西汉,东汉至宋代,元明清三个时期。第3、4、5章分别考察分析了三个历史时期的汉语方式状语的构成、语义、特点等,特别是深入研究各时期介词结构方式状语的发展变化。第6、7章考察了现代汉语方式状语的构成及其与其他句法成分的变换及制约关系。第8章研究了方式状语语义类型、指向、主观性等。第9章研究了方式状语的语序历时发展变化及语序发展的动因。

第一章 方式范畴与方式状语 1

第一节 方式的性质 1

第二节 句法方式范畴 4

一 陈述性方式 4

二 修饰性方式 8

三 方式范畴 13

第三节 方式与相关范畴 14

一 方式与相关范畴研究 14

二 方式语义的层级性 17

三 方式与介词结构 20

四 方式与行为 22

五 方式与性状 24

第四节 状语与方式状语 27

一 状语语义类型 27

二 方式状语 30

三 状语标记“地” 31

第五节 结语 38

第二章 方式状语发展概说 40

第一节 历时研究概述 40

第二节 方式介词及状语标记 42

一 方式介词 42

二 后置介词结构 45

三 关于状语标记 46

第三节 方式状语历时发展分期 47

一 分期标准 47

二 语序不定时期:先秦至西汉 50

三 语序确定时期:东汉至宋代 51

四 状语标记广用时期:元代至今 52

第四节 结语 54

第三章 先秦至西汉的方式状语 55

第一节 实词性方式状语 55

一 实词 55

二 实词结构 65

第二节 以字结构方式状语 67

一 “以”字的性质与用法 67

二 “以”字的宾语 71

三 以字结构的下位语义 75

四 以字结构的语序 78

第三节 “以”字悬空的方式状语 83

一 “以”字悬空现象 85

二 “以”字的空位宾语 87

三 “以”字空位宾语的功能 90

第四节 其他介词结构方式状语 95

一 “用”字结构 95

二 “与”字结构 97

三 “于”字结构 98

四 “因”字结构 99

五 “当”、“向”字结构 100

第五节 方式状语的复杂化 101

一 结构延长 101

二 数量增多 102

第六节 语义指向分析 105

一 单重方式状语的语义指向 105

二 多层方式状语的语义指向 107

第七节 结语 108

第四章 东汉至宋代的方式状语 110

第一节 东汉至宋代方式状语的基本特点 110

一 介词结构方式状语基本前置 110

二 产生了新的方式义介词 113

三 状语标记尚未广泛使用 113

四 主观化形式的方式状语兴起 116

第二节 实词性方式状语 120

一 实词 120

二 实词结构 122

第三节 介词结构性方式状语 130

一 沿用的介词结构 130

二 东汉至隋方式介词的发展 135

三 唐宋时期方式介词的发展 141

四 小结 157

第四节 方式状语复杂化 157

一 两层方式状语 157

二 三层方式状语 162

第五节 语义指向分析 163

一 单重方式状语的语义指向 163

二 多层方式状语的语义指向 164

第六节 结语 166

第五章 元明清的方式状语 168

第一节 方式状语发展的语言背景 168

一 讲究节律整齐对称 168

二 大量出现重叠结构 169

三 大量出现对称结构 172

四 口语出现指宾状语 174

第二节 元明清时期方式状语的特点 175

一 状语标记广泛使用 175

二 新结构做方式状语 178

三 指宾状语用于口语 179

第三节 状语标记的性质与功能 180

一 “的”字的性质 180

二 “的”字的功能 184

第四节 实词性方式状语 187

一 实词及一般结构 187

二 重叠结构 189

三 对称结构 195

四 主谓结构 197

五 像似结构 197

第五节 介词结构性方式状语 202

一 更替的介词 202

二 沿用的介词 203

三 有所发展的介词 208

四 新生的方式介词 217

五 小结 221

第六节 方式状语复杂化 222

一 两层方式状语 222

二 三层方式状语 227

三 四层方式状语 228

四 间隔式多层方式状语 228

五 多层方式状语的语序 229

第七节 语义特点及指向分析 233

一 方式状语前置于主语 233

二 受事性方式状语 234

三 方式状语与相关成分的变换 235

四 简单方式状语的语义指向 235

五 多层方式状语的语义指向 236

第八节 结语 238

第六章 现代汉语方式状语的构成 240

第一节 简单结构方式状语 240

一 谓词性词语 240

二 体词性词语 242

三 副词性词语 243

第二节 重叠结构方式状语 245

一 谓词性重叠结构 245

二 数量性重叠结构 248

第三节 复合结构方式状语 250

一 谓词性结构 250

二 构式性结构 252

三 名词性结构 255

四 像似义结构 257

第四节 主谓结构方式状语 258

一 结构特征 259

二 结构类型 263

三 结构性质 264

四 语义分析 267

五 功能特征 269

六 小结 273

第五节 介词结构方式状语 274

一 方式介词的发展 274

二 方式介词的构成 280

三 介词结构方式状语 281

四 小结 287

第六节 多层方式状语 287

一 连续描写与间隔描写 288

二 单纯方式与多重方式 290

第七节 结语 292

第七章 方式状语与相关句法成分 294

第一节 方式状语与谓语 294

一 谓语语法化与方式状语 294

二 主观化过程中的方式状语与谓语 297

三 现代汉语的方式状语与谓语 299

四 方式状语与谓语变换的制约 301

五 方式状语变换成谓语的差异 305

六 方式状语与谓语变换的句法机制 307

七 方式状语与谓语变换的认知机制 308

八 小结 316

第二节 方式状语与补语 317

一 可变换为补语的方式状语 319

二 方式状语与补语变换的制约 321

三 方式状语变换成补语的差异 327

四 小结 329

第三节 方式状语与定语 330

一 方式状语与定语变换的条件 331

二 古代方式状语与定语的变换 332

三 现代方式状语与定语的变换 339

四 方式状语与定语变换的制约 341

五 方式状语变换成定语的差异 344

六 小结 348

第四节 结语 349

第八章 方式状语语义分析 351

第一节 语义关系的层级性及特点 351

一 语义关系的层级性 351

二 状语语义关系的特点 354

第二节 方式状语的语义类型 356

一 单层方式状语的语义 356

二 多重方式状语的语义 360

第三节 方式状语的功能语义 362

一 描写性方式状语 362

二 陈述性方式状语 363

三 评议性方式状语 363

四 指称性方式状语 364

第四节 方式状语的语义指向 365

一 单指向的方式状语 365

二 双指向的方式状语 367

三 三指向的方式状语 371

四 多重方式状语的语义指向 372

第五节 语义指向宾语的方式状语 375

一 指宾状语研究回顾 376

二 指宾方式状语的发展 379

三 指宾状语结构语义分析 384

第六节 方式状语的客观性与主观性 390

一 方式状语客观性与主观性样本分析 391

二 语义客观性与主观性 393

三 语义客观性与主观性的关系 395

四 方式状语语义的主观化形式 397

五 语义主观性的其他表现形式 403

第七节 结语 406

第九章 状语语序的发展动因 408

第一节 汉语状语语序类型特征 408

一 汉语语序类型 408

二 状语语序类型 409

三 汉语状语语序特征 411

第二节 汉语的后置状语 412

一 先秦时期后置状语 412

二 现代汉语后置状语 417

第三节 状语语序发展的动因 424

一 动词及其“情境语” 424

二 “情节过程”的内在时间性 425

三 状语语序的时间像似性 427

四 方式状语语序的非临摹性 431

五 小结 433

第四节 结语 434

语料引书目录 436

参考文献 441

后记 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