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时间”的史学研究如何可能 1
第一章 公元纪年的传入与纪年之争 1
第一节 晚清公元纪年传播的历史考察 2
第二节 时间符号与现实政治:清末纪年之争 11
第三节 梁启超对纪年改革的思考 24
第二章 政治与时间:近代历法改革的历史考察 29
第一节 科学和实用:晚清知识分子的改历观 30
第二节 政府主导下的改历:政治与民俗的对抗 40
第三节《中华民国生活历》对官方节庆体系的调适 64
第四节 民国时期的历法科普与改历思潮 76
第三章 近代计时器的更新与时间计量的变化 100
第一节 近代计时器的变革 101
第二节 时间计量的精确化 115
第三节 钟点时间社会化 121
第四节 感觉与象征——民国文学作品中的时钟与时间 129
第四章 新式交通与时间 146
第一节 地球观念的更新与时差概念的传入 147
第二节 标准时制的实施——兼论授时、报时方式的近代化 156
第三节 新式交通与生活中的时间 169
第五章 时间管理方式的近代变革——以新式学校和工厂为中心 182
第一节 时间、工业纪律与近代工人 184
第二节 近代学校兴起与时间管理的科学化趋势 201
第三节 星期制:工作与休闲 217
第六章 都市时间:晚清民国时期的上海 231
第一节“时钟之都”与城市节奏 232
第二节 都市生活中的“时间价值” 248
第三节 一个中产者的标准生活时间表 257
第四节 时间的落差:上海与内地 260
第七章 守时与惜时:“时间价值”的新诠释 267
第一节 延年会及其“时间”关切 268
第二节 守时:一场国家运动 272
第三节 民国“时间经济”话语解析——以两本小册子为中心 281
第八章 时间观念的近代嬗变——来自知识精英的认知 299
第一节 民国时期时间哲学观的转变及其特点 301
第二节 焦虑与亢奋:进步主义与“现代”感的形成 320
第三节 知识分子生死观的现代性透视 341
余论 349
参考文献 353
索引 369
后记 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