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册 1
(a)绪言 1
(1)中国农业之特征 3
(2)中国农业区域 13
(i)玉米、小米、大豆区 15
(ii)春小麦区 16
(iii)冬小麦、小米区 17
(iv)冬小麦、高粱区 18
(v)长江水稻、小麦区 19
(vi)水稻、茶叶区 20
(vii) 四川水稻区 22
(viii) 水稻两获区 23
(ix) 西南水稻区 24
(3) 中国农业之起源 35
(i) 人类从事农耕之动机 36
(ii) 农业起源之一般原理 44
(iii) 中国农业之起源 52
(b)中国古代农书资料 65
(1) 中国农书中之月令 72
(2) 通论之农书专著 77
(i) 齐民要术 77
(ii) 王祯农书 88
(iii) 农政全书 96
(3) 官府辑录之农书 104
(i) 农桑辑要 105
(ii) 授时通考 107
(4) 农事专书 110
(5) 其他农业有关之文献 112
(6) 中国农书之内容及历史之意义 118
(7) 中西农史之异同 126
(c)中国之农田体制 139
(1) 农田之开垦 140
(2) 徙耕农业 148
(3) 定耕农业 152
(i) 华北地区 152
(ii) 华南地区 160
(iii) 特种农田 169
(一)围田 170
(二)浮田 175
(三)盐分地之开垦 178
(四)梯田 181
(五)区田 187
(d)农耕机具及技术 190
(1) 耕犁之机具 190
(i)中国之犁 204
(一)中国上古之犁具 210
(二)战国时代之犁具 240
(三)汉代之犁具 250
(四)汉代以后犁具之发展 263
(五)犁之附属工具 282
(ii)手用之农具:锄、、铲 285
(iii)碎土及平土之农具:椎、杷、耙、滚耙 309
(2)播种 337
(i)中国之耕作历及播种期之选订 338
(ii)谷种处理 347
(iii)播种之方法 357
(一)撒播法 358
(二)条播法 362
(三)点播及移植 383
(iv) 播种量 396
(v) 结语 399
(3)肥料 400
(4)中耕及除草 413
(i) 旱田之除草用具 417
(ii) 畜力中耕 421
(iii) 水田除草 428
(5)收割、脱粒、风选 431
(i) 收割 431
(一)收割刀 436
(二)鎌刀及鏺刀 445
(三)中国之收割机械 453
(ii)脱粒 456
(一)脱粒之场圃及脱粒桶 456
(二)践踏脱粒及脱粒棒 459
(三)打谷法及连柳 464
(四)脱谷梳及打谷机 469
(iii)飏选 475
(一)簸箕、箩筐、筛 475
(二)叉与杴 476
(三)飏扇 478
(6)谷实之储藏 491
(i) 储藏法之重要性 491
(ii) 仓储之技术 496
(iii) 储藏用具 504
(一)筐、罐、木制盛器 504
(二)地窖 512
(三)仓廩 519
(四)圆形谷仓 520
(五)方形谷仓 522
(iv)官仓 530
(一)赋仓 530
(二)常平仓 533
(三)救荒之义仓及社仓 538
下册 545
(e)耕作制度 545
(1) 中国之轮作制度 550
(2)黍(粟)、蜀黍、玉蜀黍 558
(i)黍与稷(小米) 559
(ii)蜀黍(高粱) 579
(iii)玉蜀黍(玉米) 585
(3)小麦及大麦 596
(4)稻米 622
(i)亚洲栽培稻米之起源 628
(ii)中国稻米之品种及名称 641
(iii)稻米栽培法 653
(5)豆类 675
(6)油料作物 685
(7)根茎作物 697
(8)纤维作物 703
(9)蔬菜及水果 712
(f)结语:农业之变迁导致社会之停滞或引起革命? 727
(1)中国是否对欧洲农业革命具有贡献? 733
(i)近代欧洲农业技术发展前之状况 737
(ii)欧洲与亚洲农业技术之接触 745
(iii)欧洲农业之转变 753
(一)播种器 753
(二)曲面铁制犁鐴 761
(iv)亚洲对欧洲农业革命之贡献 767
(2)中国是否也曾发生农业革命? 775
(i)汉代华北农业之发展与土地改革之关系 775
(一)地力之榨取 779
(二)小农经济之衰落 782
(三)大面积农业之兴起 785
(四)内在之矛盾 790
(ii)华南之「绿色革命」 793
(一)农民对农业发展之反应 797
(二)社会变迁与经济变革之关系 802
(三)水稻农业社会之安定性 810
(四)零星生产之重要性 814
(3)发展乎?转变乎? 821
参考文献 873
索引 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