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1
前言 1
第一章 国际核力量发展形势纵览 1
第一节 国际核力量发展现状 3
一、世界主要核大国核武库现状 3
(一)美国核力量 3
(二)俄罗斯核力量 7
(三)英国核力量 13
(四)法国核力量 14
二、事实有核国的核力量 16
(一)印度 16
(二)巴基斯坦 17
(三)以色列 18
(四)朝鲜 19
第二节 国际核力量发展特点 21
一、核武器数量在减少,核力量质量在提高 21
(一)世界核武器数量不断减少 21
(二)国际核力量质量持续提高 23
二、核力量对比不均衡,核实力差距在扩大 28
三、有核国家在增加,核武器部署分散化 30
(一)有核国家持续增加 30
(二)核武器部署趋向分散 33
第二章 国际核战略态势透视 35
第一节 美国核战略及其调整 37
一、美国核战略的概念与构成 37
(一)美国核战略的概念 37
(二)美国核战略的构成 38
二、美国核战略发展的历史脉络 38
三、调整中的美国现行核战略 41
(一)关于核威胁判断 41
(二)关于核威慑战略 42
(三)关于核力量运用战略 42
(四)关于核力量发展战略 43
(五)关于核军备控制政策 44
第二节 俄罗斯核战略及其调整 46
一、俄罗斯(苏联)核战略的概念与内容 46
(一)俄罗斯核战略的概念 46
(二)俄罗斯核战略的构成 47
二、俄罗斯(苏联)核战略的调整历史 47
三、调整中的俄罗斯现行核战略 49
(一)关于核战争观与核武器论 49
(二)关于核力量的运用 50
(三)关于核力量的建设与发展 52
(四)关于核力量的战略领导与指挥 54
(五)关于核军备控制与裁军 55
第三节 英法核战略及其调整 57
一、英国核战略及其调整 57
(一)冷战时期的英国核战略 57
(二)冷战后英国核战略的调整过程 59
(三)英国现行核战略 60
二、法国核战略及其调整 63
(一)冷战时期的法国核战略 63
(二)冷战后法国核战略的调整过程 65
(三)法国现行核战略 66
第四节 国际核战略态势的发展特点 68
一、核战略调整连锁化,核军事斗争更复杂 68
二、核威慑作用在变化,核威胁范围在扩大 69
第三章 国际核军控的进展与挑战 73
第一节 国际核军控的整体回暖 75
一、美俄核裁军谈判取得积极进展 75
二、国际核军控重大难题展露积极苗头 77
三、大国核安全合作与协商的力度加大 79
第二节 国际核军控的阻力与挑战 82
一、多边核裁军的国际环境远未成熟 82
二、大国核威慑战略的地位依然十分牢固 84
三、新型战略力量成为国际战略争夺的重点 85
四、国际核裁军前景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 86
五、国际核扩散难以有效遏止 88
第四章 美国反导计划与美俄反导之争 89
第一节 冷战期间的美国反导计划 91
一、冷战初期的美国导弹防御计划 91
二、《反导条约》的贡献 92
三、里根的“星球大战”计划 93
第二节 冷战结束后的美国反导计划 95
一、从“战略防御倡议”到“弹道导弹防御”计划 95
二、美俄围绕《反导条约》的斗争 97
三、突破《反导条约》后的美国反导系统建设 97
第三节 美国导弹防御系统的发展现状与动向 101
一、美国导弹防御系统的现状 101
二、美国全球导弹防御系统发展的新动向 104
第四节 俄罗斯对美国反导计划的系列反制 107
一、在政治外交上针锋相对 108
二、将反导系统与核裁军挂钩 108
三、提出反制建议 109
四、提出威胁性对策 110
五、加大核遏制力量的建设力度 110
第五章 俄罗斯对战略核力量的定位 111
第一节 俄罗斯凸显战略核力量特殊性 113
一、俄军新一轮重大军事改革与战略核力量 113
二、俄罗斯凸显核力量特殊性的原因 114
(一)战略核力量的客观属性要求 114
(二)战略核力量被俄视为军事改革的重要保障 114
(三)战略核力量被俄赋予了特殊的战略功能 115
第二节 俄罗斯对战略核力量的六大定位 116
一、确保大国地位的核心支柱 116
二、维护国家安全的可靠后盾 117
三、遏制战争爆发的首要手段 118
四、与美战略博弈的主要砝码 119
五、拓展国家利益的重要王牌 120
六、打赢大规模战争的最后武器 121
附:战略核力量在俄罗斯军事学说中的地位与作用 121
第六章 美俄新核裁军条约解读 125
第一节 美俄新核裁军条约的主要内容 127
一、条约的结构与条款 127
二、条约的主要内容 128
(一)关于进攻性战略武器的削减 128
(二)关于条约的有效期和生效问题 129
(三)关于核查问题 129
(四)关于导弹防御系统与进攻性战略武器的关联问题 130
第二节 美俄新核裁军条约的数字表述 132
一、2020年美国战略核力量的可能构成 132
二、2020年俄罗斯战略核力量的可能构成 133
三、美俄战略核力量最终的可能裁减情况比较 134
第三节 美俄新核裁军条约的积极意义 136
一、有助于降低国际核安全威胁 136
二、有助于推进国际核裁军进程 137
三、有助于加强国际核不扩散努力 137
四、有助于改善美俄关系,促进国际合作 138
第四节 美俄新核裁军条约的局限性 140
一、实际裁减力度有限 140
二、计数规则有“掺水”嫌疑 141
三、裁减方式有缺陷 141
四、履约前景并不乐观 142
第七章 美俄战略核力量指挥体制对比 145
第一节 美国战略核力量指挥体制 147
一、核指挥体系 147
二、核作战指挥机构 148
(一)国家军事指挥机构 148
(二)战略司令部指挥机构 150
(三)核部队指挥机构 150
三、美国核作战指挥的信息流程 151
四、美国战略核力量的紧急行动程序 152
第二节 俄罗斯战略核力量的指挥体制 154
一、核指挥体系 155
二、核作战指挥机构 157
(一)国家级战略指挥机构 157
(二)军兵种战略指挥机构 158
(三)战役级指挥机构 159
(四)战术级指挥机构 159
三、俄罗斯核作战指挥的信息流程 159
四、俄罗斯的核武器使用安全控制装置与程序 160
第三节 美俄战略核力量指挥比较 162
一、美俄战略核力量指挥的共同点 162
(一)指挥权力高度集中 162
(二)指挥层次少、环节少 163
(三)指挥渠道高度畅通 163
(四)指挥手段自动化程度高 163
二、美俄战略核力量指挥的差异 164
(一)指挥体制的区别 165
(二)指挥流程的差异 165
(三)指挥效率的区别 166
(四)指挥手段的区别 166
第八章 美国核安全管控问题透析 167
第一节 美国近年来核安全管理事故回顾 169
一、“战略轰炸机误载六枚核弹飞越美本土”事件 169
二、“向台湾误送洲际导弹头锥引信”事件 169
三、“‘民兵-Ⅲ’导弹发射井控制室火灾”事件 170
四、“上千敏感核导弹部件丢失”事件 170
五、“‘民兵-Ⅲ’导弹密码器失控”事件 171
六、“核作战部队值班通讯指挥官失去联系”事件 171
七、“‘民兵-Ⅲ’洲际导弹发射井洪水倒灌”事件 171
八、“50枚‘民兵-Ⅲ’洲际导弹失去控制”事件 172
第二节 美国核武器安全的管控体制 173
一、美国核安全管控体制总体情况 173
二、美国核武器安全管理与保卫体制 174
(一)美国核武器安全管理体系 174
(二)美国核武器安全的规章制度 176
(三)美国核武器安全的保卫措施 177
三、美国核安全管理与保卫体制的特点和缺陷 178
(一)系统性强,但存在功能重叠问题 178
(二)法规性强,但存在教条化的倾向 179
(三)信息化程度高,但安管人员依赖性强 179
第三节 美国频发核安全管控事故的原因 180
一、坚持核威慑政策的负面效果 180
二、核武器保护标准有所下降 181
三、核安全管理监管失严 182
四、个别管控人员责任心欠缺 183
五、核安保措施存在缺陷 184
第四节 从法律视角看美国核安全管控事故 185
一、违反了《导弹及其技术控制制度》 185
(一)相应法律条文 185
(二)违法具体表现 186
二、违反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187
(一)相应法律条文 187
(二)具体表现 188
三、违反了美国《武器输出管制法》 188
第五节 美国频发核安全管控事故的影响 189
一、引发核安全危机恐惧 189
二、有损于国际核扩散机制 190
三、破坏国际社会防导弹扩散努力 191
第九章 坚守道义高地的中国核政策与核战略 193
第一节 中国核政策的自信与理智 195
一、中国核政策的主要内容 195
二、中国核政策的优势与贡献 197
第二节 中国核战略的特点与功能 200
一、关于核战略的定义与内涵 200
二、中国核战略的基本特征 201
三、中国核战略的主要功能 203
第十章“无核世界”到底有多远 205
第一节“无核世界”问题的历史渊源 207
一、“无核世界”问题的由来 207
二、冷战时期国际社会的“无核世界”运动 209
三、戈尔巴乔夫的“无核世界”设想 210
第二节 奥巴马“无核世界”倡议的背景 213
一、国际核扩散濒于失控,核恐怖主义威胁上升 214
二、国际“无核”呼声渐高,美国核裁军压力加大 214
三、美国国际形象下滑,国内经济压力加大 215
四、美军占据常规优势,核武器的用途受限 216
第三节 奥巴马“无核世界”倡议的意图 217
一、遏阻国际核扩散势头,减少针对美国的核威胁 217
二、主导美俄核裁军谈判,巩固美国的核优势地位 218
三、推进新型战略力量发展,扩大美常规军事优势 219
第四节 通往“无核世界”的必经之路 221
一、有核国家彻底放弃核威慑政策 222
二、美俄大幅裁减庞大的核武库 222
三、无核国家和“核门槛”国家真正放弃核追求 223
四、营造公平、和谐的国际环境 224
五、签署《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公约》 224
六、继续强化国际核不扩散努力 225
七、达成彻底消除核武器的国际共识 226
主要参考文献 228
后记 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