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历史沿革 1
第一章 建院初期(1952~1962年) 1
第二章 20世纪下半叶(1963~1999年) 4
第三章 自21世纪以来(2000~2011年) 9
第二篇 组织机构 19
第一章 医院组织机构 19
第一节 党务部门 19
第二节 行政管理机构 21
第三节 医疗结构图 22
第二章 历任党政领导一览表 25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组织 27
第一节 党委组织 27
第二节 纪委组织 31
第三节 党支部组织 33
第四节 党员管理 36
第五节 干部管理 37
第四章 统战工作 39
第五章 群众团体 42
第一节 工会 42
第二节 共青团 45
第三节 妇委会 48
第四节 退管会 49
第三篇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 52
第一章 概述 52
第二章 医疗质量管理 52
第一节 概况 52
第二节 医疗管理制度 53
第三节 医疗安全防范工作 54
第四节 医疗事件的处理 55
第五节 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处置 55
第三章 门急诊管理 55
第四章 护理管理 60
第四篇 临床科室和医技科室 75
第一章 临床科室 75
第一节 儿保科 75
第二节 新生儿科 82
第三节 呼吸科 92
第四节 心血管中心 97
第五节 肾脏风湿科 108
第六节 血液科 115
第七节 神经科 123
第八节 内分泌遗传代谢科 129
第九节 消化科 134
第十节 感染传染科 140
第十一节 重症医学科 150
第十二节 外科 157
第十三节 骨科 173
第十四节 泌尿外科 176
第十五节 耳鼻喉科 179
第十六节 麻醉科 183
第十七节 眼科 185
第十八节 口腔科 187
第十九节 皮肤科 189
第二十节 中医科 192
第二十一节 康复科 196
第二十二节 心理科 200
第二十三节 临床免疫科 203
第二十四节 特需诊疗中心 206
第二章 医技科室 210
第一节 放射科 210
第二节 药剂科 215
第三节 检验科 221
第四节 核医学科 224
第五节 B超室 228
第六节 病理科 232
第七节 营养室 235
第五篇 医学教育 238
第一章 概述 238
第二章 儿科学系 238
第三章 本科生与研究生教学 246
第四章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 251
第五章 继续医学教育 252
第一节 外派进修学习 252
第二节 接受进修人员 252
第三节 举办继续医学教育学习班 253
第六章 重点学科建设 254
第六篇 科学研究 255
第一章 概述 255
第二章 科研机构 255
第一节 儿科研究所 255
第二节 转化医学中心 263
第三节 新生儿重点实验室 263
第四节 呼吸急救实验室 263
第三章 科研成果 265
第四章 论文著作 283
第七篇 人力资源管理 288
第一章 概述 288
第二章 人事变化信息 289
第三章 专业技术队伍 293
第四章 学术团体和杂志任职 296
第五章 出访学术交流 314
第六章 学术骨干遴选和人才培养 315
第七章 援外援疆扶贫工作 316
第八篇 对外交流和合作 319
第一章 合作交流机构和模式 319
第一节 国际合作 319
第二节 国内合作 320
第二章 友好往来交流 321
第一节 外宾来访 321
第二节 内宾来访 322
第三章 聘请海内外专家 322
第四章 举办国际、国内学术会议 322
第九篇 医院管理 324
第一章 党务管理 324
第一节 党委办公室 324
第二节 宣传办公室 326
第二章 行政管理 331
第一节 院长办公室 331
第二节 医院管理质量考核办公室 333
第三节 人力资源部 335
第四节 财务部 335
第五节 医务部 339
第六节 护理部 339
第七节 门急诊办公室 339
第八节 医院感染控制与防保办公室 339
第九节 物流中心 344
第十节 后勤保障部 346
第十一节 科教部 350
第十二节 设备管理中心 350
第十三节 社会发展部 353
第十四节 信息中心 354
第十五节 档案室 359
第三章 其他部门 362
第一节 开发公司 362
第二节 编辑部 364
第十篇 医院公益性建设及精神文化发展 369
第一章 慈善基金公益活动 369
第一节 慈善基金 369
第二节 公益活动 370
第二章 精神文明和医院文化建设 375
第十一篇 基本建设与规划 383
第十二篇 儿科医院大事记 385
第十三篇 历年局级以上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440
第十四篇 附录 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