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汉字 1
一、汉字是约定俗成的 1
二、正字与俗字 2
三、“帖体”问题 3
四、繁体与简体 3
五、我国对汉字使用的有关政策 5
第二章 字体辨识 7
一、甲骨文 7
二、金文 9
三、籀文和古文 11
籀文 11
古文 11
四、石鼓文 12
五、玺印文字 14
六、小篆 15
诏版篆 15
玉箸篆 16
铁线篆 16
长脚篆 17
悬针篆 17
七、简牍帛书 19
八、隶书 21
古隶 21
八分 21
九、草书 23
篆草 23
章草 24
今草 27
狂草 28
十、行书 30
十一、楷书 32
真书 32
魏碑 33
十二、中介书体 34
十三、美术字 37
鸟虫书 38
缪篆 39
飞白 43
宋体 43
仿宋体 43
黑体 43
第三章 工具选择 45
一、笔 45
笔号 46
笔派 46
类型 47
选择 51
使用 52
保养 53
二、墨 53
墨史 53
墨号 58
墨类 59
选墨 59
研磨 60
墨汁 60
三、纸 63
从代用“纸”到手工纸 63
纸的种类 64
选纸 71
纸的计量单位 72
四、砚 72
砚名与砚史 72
四大名砚 73
选砚 76
第四章 书写要求 77
一、身式 77
坐式 77
站式 77
蹲式 78
二、执笔 79
执笔的位置 79
执笔的方法 81
三、运笔 85
力法 86
笔法 87
锋法 88
四、墨法 91
研墨之法 91
用墨之法 91
五、临帖 96
选帖 96
读帖 98
摹帖 99
定位 100
入帖与出帖 105
第五章 点画 106
一、笔画 106
点 107
横 109
竖 109
钩 110
挑 111
长撇 112
短撇 112
捺 113
折 114
二、笔顺 115
三、笔势 117
第六章 结构 120
一、汉字的结构原理——六书 120
象形 120
指事 120
会意 121
形声 121
转注 121
假借 121
二、汉字的结构特点 123
均衡 123
让补 127
平稳 127
三、汉字的结构方式 128
四、黄自元间架结构九十二法 132
点类 133
横类 133
竖类 136
撇类 138
捺类 138
钩类 139
弯类 142
上下类 142
左右类 145
上中下类 147
左中右类 148
中占类 148
四叠类 148
形体类 148
其他类 151
第七章 章法 153
一、正文布白 153
字中布白 154
逐字布白 155
行间布白 156
二、落款 163
上款和下款 163
落款方式 163
三、钤印 167
阴字印和阳字印 167
闲章 168
名号印 168
用印要求 168
印泥 171
钤印示范 172
四、作品式样举例 173
中堂 174
斗方 175
条幅 175
屏条 178
对联 182
横幅 188
长卷 190
手札 192
扇书 194
题画 200
五少字数书法 203
六、意在笔先 212
第八章硬笔书法 214
一、钢笔书法 215
钢笔 215
点水笔 220
圆珠笔 220
塑料笔 220
二、铅笔书法 220
三、粉笔书法 220
第九章 工艺书法、新古典主义书法和“现代派书法” 223
一、工艺书法 223
二、新古典主义书法 224
三、“现代派书法” 226
形式上与传统书法无异者 227
利用古文字结构取巧者 229
以绘画技法用于书写者 230
组字成画者 231
字已极度变形而仅存大致轮廓者 233
似画非画者 234
非文字者 235
述评 237
第十章 书家的修养 244
执着的艺术追求 244
上乘的手上功夫 245
较高的理论认识 246
扎实的文学根底 248
良好的道德规范 249
附录 欧阳询《化度寺碑》(局部) 253
参考书目 1
后记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