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南县志》PDF下载

  • 购买积分:2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萧耘春主编;苍南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 出 版 社: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7
  • ISBN:7213014277
  • 页数:877 页
图书介绍:

序 1

凡例 1

概述 1

大事记 7

建置 35

第一章 苍南建县与历史沿革 35

第二章 行政区划 40

第一节 北宋至清末 40

第二节 中华民国 40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 45

第三章 区 镇 乡简介 54

第一节 直属镇 54

第二节 宜山区 55

第三节 钱库区 56

第四节 金乡区 57

第五节 龙港区 58

第六节 灵溪区 58

第七节 藻溪区 59

第八节 桥墩区 59

第九节 矾山区 60

第十节 赤溪区 61

第十一节 马站区 61

自然环境 63

第一章 地质 63

第一节 地质构造 63

第二节 地层 65

第三节 火山岩 66

第四节 侵入岩及脉岩 66

第五节 矿藏 67

第二章 地貌 68

第一节 地貌类型 68

第二节 山脉 69

第三节 山地与丘陵 70

第四节 平原 71

第五节 滩涂 71

第六节 岛屿 71

第三章 水文 73

第一节 江河溪流 73

第二节 水资源 77

第三节 潮汐 79

第四章 土壤 79

第一节 土壤类型 79

第二节 分布与特点 81

第三节 土壤养分 84

第四节 改良利用 85

第五章 野生动植物 85

第一节 野生动物 85

第二节 野生植物 91

第六章 气候 95

第一节 四季 95

第二节 辐射 日照 95

第三节 温度 96

第四节 降水 97

第五节 风 蒸发量 湿度 98

第六节 灾害性天气 98

附 历年灾害性天气资料 99

第七章 自然景观 105

第一节 玉苍山景区 105

第二节 玉龙湖景区 106

第三节 石岘景区 106

第四节 炎亭景区 107

第五节 渔寮景区 107

第六节 燕窝洞景区 108

第七节 藻溪景区 108

第八节 石聚堂景区 109

人口 110

第一章 民国以来人口 110

第一节 民国时期 110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111

第二章 人口分布 密度 113

第一节 分布 113

第二节 密度 114

第三章 人口变动 115

第一节 自然变动 115

第二节 机械变动 117

第四章 人口构成 118

第一节 性别构成 118

第二节 年龄构成 119

第三节 文化构成 121

第四节 职业构成 122

第五章 姓氏 124

第六章 计划生育 125

第一节 机构队伍 125

第二节 节育措施 125

第三节 晚婚 晚育 126

第四节 优生 优育 127

党派群团 129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 129

第一节 解放前主要组织和活动 129

第二节 解放后历次代表大会 136

第三节 县委及其下属组织机构 139

第四节 解放后县委主要工作 141

第五节 组织工作 143

第六节 宣传教育工作 145

第七节 统一战线工作 146

第八节 纪律检查工作 147

第九节 信访工作 148

第十节 党史资料征集研究 148

第二章 中国国民党地方组织 149

第一节 组织沿革 149

第二节 主要活动 150

附 三民主义青年团地方组织 152

第三章 民主党派地方组织 153

第一节 中国农工民主党平阳支部 153

第二节 九三学社苍南支社 153

第四章 群众团体 153

第一节 工人组织 153

第二节 青少年组织 156

第三节 妇女组织 157

第四节 农民组织 159

第五节 渔民组织 160

第六节 科学技术界组织 160

第七节 文学艺术界组织 161

第八节 工商界组织 161

第九节 其他组织 162

政权 政协 164

第一章 人民代表大会 164

第一节 代表选举 164

第二节 历届人民代表大会 165

第三节 县人大常务委员会 169

第四节 乡镇人民代表大会 171

第二章 政府 171

第一节 县知事公署 县政府 171

第二节 县人民革命委员会 174

第三节 平阳县人民政府 174

第四节 苍南县人民政府 177

第三章 议会 参议会 180

第四章 人民政协 181

第一节 历届委员会 181

第二节 机构设置 184

第三节 主要活动 185

公安司法 187

第一章 公安 187

第一节 机构沿革 187

第二节 肃匪 镇反 189

第三节 取缔反动会道门 189

第四节 刑事侦察 191

第五节 监守 192

第六节 治安管理 192

第七节 交通安全管理 195

第八节 人民消防 195

第二章 检察 196

第一节 机构沿革 196

第二节 刑事检察 197

第三节 经济检察 198

第四节 法纪检察 198

第五节 监所检察 199

第六节 控告申诉检察 199

第三章 审判 200

第一节 机构沿革 200

第二节 审判制度 201

第三节 刑事审判 201

第四节 民事审判 202

第五节 经济审判 202

第六节 行政审判 203

第七节 申诉复查 203

第四章 司法行政 204

第一节 机构沿革 204

第二节 人民调解 204

第三节 法制宣传 204

第四节 公证 205

第五节 律师工作 205

人事劳动 207

第一章 干部 207

第一节 来源与队伍结构 207

第二节 任免与调配 208

第三节 专业技术职称 208

第四节 编制定员 209

第二章 职工 210

第一节 劳动就业 210

第二节 上山下乡知青安置 211

第三节 职业培训 212

第四节 劳动保险和劳动保护 212

第三章 工资福利 213

第一节 工资 213

第二节 奖金 215

第三节 津贴 216

第四节 福利待遇 216

第四章 离休 退休 退职 217

第一节 离休 217

第二节 退休 217

第三节 退职 218

民政 219

第一章 拥军优属 219

第一节 拥军 219

第二节 优属 220

第三节 复退军人安置 221

第二章 烈士褒扬 222

第一节 追认革命烈士 222

第二节 建立烈士陵园 纪念馆 222

第三章 革命老区工作 222

第一节 老区分布 222

第二节 扶持老区建设 223

第三节 “三老”补助 223

第四章 救灾救济 224

第一节 灾祸赈济 224

第二节 扶贫扶优 225

第三节 社会救济 226

第五章 社会福利 227

第一节 慈善机构 227

第二节 孤寡老人供养 227

第三节 残疾人福利 228

第四节 民间自助福利 228

第五节 收容遣送 229

第六章 移民 支边 229

第一节 移民 229

第二节 支边 230

第七章 婚姻登记 230

第八章 殡葬改革 231

第九章 地名普查 管理 231

第一节 地名普查 231

第二节 地名管理 231

军事 233

第一章 驻军 233

第一节 五代至清驻军 233

第二节 民国时期驻军 234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驻军 235

第二章 地方武装 236

第一节 国民党武装 236

第二节 人民武装 237

第三节 人民武装部 238

第三章 军事设施 238

第一节 城垣 238

第二节 寨 堠 台 口址 238

第三节 关隘 239

第四节 碉堡 239

第五节 国防工事 哨点 240

第四章 兵役 240

第一节 兵役制度 240

第二节 征兵机构 241

第三节 征兵办法 241

第五章 民兵 243

第一节 民兵组织 243

第二节 民兵训练 244

第三节 主要活动 245

第六章 军警民联防 245

第一节 联防组织 245

第二节 主要活动 246

第七章 兵事 247

第一节 元至清兵事 247

第二节 民国时期兵事 248

第三节 解放初期兵事 252

生产关系变革 254

第一章 土地改革 254

第二章 农业合作化 255

第一节 生产互助组 255

第二节 初级生产合作社 256

第三节 高级生产合作社 256

第四节 人民公社 257

第三章 手工业 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258

第一节 手工业合作化 258

第二节 私营工业改造 259

第三节 私营商业改造 259

第四章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260

第一节 取消农副产品统派购 260

第二节 建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60

第三节 调整产业结构 261

第四节 推行农业规模经营 262

第五节 完善双层经济体制 262

第五章 工商业体制改革 262

第一节 工业体制改革 262

第二节 商业体制改革 263

第三节 发展多种经济成分 264

农业 265

第一章 生产条件 265

第一节 耕地 265

第二节 劳动力 268

第三节 生产工具 269

第四节 农业技术推广机构 270

第二章 粮食作物 271

第一节 水稻 271

第二节 甘薯 277

第三节 大小麦 280

第四节 其他粮食作物 281

第三章 经济作物 282

第一节 茶叶 282

第二节 油料作物 284

第三节 果、瓜和蔬菜 285

第四节 其他经济作物 287

第四章 畜牧业 289

第一节 猪 289

第二节 牛 291

第三节 兔 293

第四节 羊 293

第五节 家禽 294

第六节 蜜蜂 295

第七节 饲料 295

第八节 畜禽防疫检疫 296

第五章 国营场圃 296

第一节 桥墩茶场 296

第二节 其他场圃 297

水利 298

第一章 堤防 298

第一节 海塘 299

第二节 鳌江堤 299

第三节 其他堤防 300

第二章 水闸 301

第一节 大型水闸 302

第二节 中型水闸 303

第三节 小型水闸 304

第三章 水库 306

第一节 桥墩水库 307

第二节 吴家园、观美与十八孔水库 308

第三节 其他水库 310

第四章 河道治理 313

第一节 江南河道 313

第二节 横阳支江 313

第三节 沪山内河与灵溪塘河 314

第四节 藻溪 314

第五节 马站河道 315

第五章 农田水利 315

第一节 塘堰 315

第二节 渠井 316

第三节 泵站 317

第六章 水利管理与防汛抗旱指挥 317

第一节 水利管理 317

第二节 防汛抗旱指挥 319

渔业 322

第一章 自然资源 322

第一节 渔场 322

第二节 渔港 322

第三节 滩涂 323

第四节 内陆水域 324

第五节 水产资源 324

第二章 海洋捕捞 325

第一节 渔汛 325

第二节 渔船 326

第三节 渔具 328

第四节 捕捞方法 330

第三章 海水养殖 332

第一节 贝类 332

第二节 藻类 333

第三节 虾蟹 334

第四节 育苗厂与养殖场 334

第四章 淡水渔业 335

第一节 渔具及捕捞 335

第二节 苗汛 336

第三节 淡水养殖 337

第五章 水产品加工 338

第一节 咸淡干品 339

第二节 腌糟制品 340

第三节 冻制品 340

第四节 鲜活品 340

第六章 渔业管理 341

第一节 行政管理 341

第二节 渔政管理 341

第三节 渔港渔船管理 342

林业 343

第一章 森林资源 343

第一节 用材林 344

第二节 薪炭林 345

第三节 经济林 345

第四节 防护林 345

第五节 特种用途林 346

第六节 竹林 346

第二章 植树造林 347

第一节 林区划分 347

第二节 采种育苗 348

第三节 人工造林 348

第四节 飞机播种 350

第五节 城镇绿化 351

第六节 林木抚育 351

第三章 森林保护 351

第一节 封山育林与护林 351

第二节 森林防火 352

第三节 森林病虫害防治 353

第四章 国营林场 354

工业 356

第一章 发展概况 356

第二章 所有制形式 357

第一节 私营和个体工业 357

第二节 集体工业 358

第三节 全民工业 358

第三章 工业门类及主要企业 359

第一节 塑料制品业 359

第二节 工艺美术品业 360

第三节 纺织业 361

第四节 食品饮料业 364

第五节 造纸 印刷业 367

第六节 电力工业 367

第七节 文体用品业 369

第八节 建材业 269

第九节 机械仪表业 371

第十节 金属制品业 372

第十一节 采掘冶炼业 373

第十二节 化工业 373

第十三节 其他工业 374

第四章 名优产品选介 377

第五章 经营管理 378

第一节 行政管理 378

第二节 企业内部管理 378

乡镇企业 380

第一章 发展概况 380

第二章 企业类别 382

第一节 区办企业 283

第二节 乡(镇)办企业 383

第三节 村办企业 383

第四节 联户企业 384

第五节 个体企业 384

第三章 产业结构 385

第一节 乡镇工业 385

第二节 乡镇建筑业 386

第三节 乡镇商业 387

第四节 乡镇交通运输业 387

第五节 饮食服务业 387

第六节 乡镇农业企业 388

第四章 经营管理 389

第一节 生产经营形式 389

第二节 股份合作企业规范化 390

第三节 经济承包责任制 390

第五章 企业及名优产品介绍 391

第一节 企业选介 391

第二节 名优产品 392

明矾业 394

第一章 发展历史 394

第一节 家庭副业 394

第二节 工厂式生产 395

第三节 走向现代化 396

第二章 采矿 398

第一节 资源勘探 398

第二节 矿山改造 399

第三节 开采技术 399

第四节 矿石运送 400

第五节 矿井设施 401

第六节 安全生产 401

第三章 炼矾 402

第一节 矾窑(厂) 402

第二节 设备和技术改造 404

第三节 工艺革新 405

第四节 “三废”及其治理 406

第四章 销售 407

第一节 销售方法及销售机构 407

第二节 运输 408

第三节 国内市场 408

第四节 出口 409

第五章 产品及明矾石综合利用 410

第一节 明矾品种 410

第二节 明矾石综合利用 411

盐业 413

第一章 沿革 413

第二章 盐政管理 414

第一节 盐政 414

第二节 管理机构 416

第三节 缉私护税 417

第三章 原盐生产 419

第一节 制盐工艺 419

第二节 产量 420

第三节 质量 420

第四章 原盐经营 421

交通 424

第一章 交通设施 424

第一节 民间道路 424

第二节 公路 425

第三节 桥梁 427

第四节 内河航道 428

第五节 渡口 429

第六节 港口 码头 429

第二章 交通工具 430

第一节 车辆 430

第二节 船舶 431

第三章 运输 432

第一节 陆路运输 432

第二节 水上运输 433

第四章 运输企业 434

第一节 陆运企业 434

第二节 水运企业 434

第三节 运输(搬运)站 435

第四节 个体(联户) 435

第五节 联运部 托运部 435

第六节 车船修造企业 436

第五章 交通管理 436

第一节 路政管理 436

第二节 公路养护 437

第三节 航政管理 437

第四节 运输市场管理 437

邮电 439

第一章 沿革 439

第二章 机构网络 440

第一节 县邮电局 440

第二节 邮电支局 440

第三节 邮电所 442

第三章 邮政 443

第一节 邮路 443

第二节 邮政业务 444

第三节 邮政设备 446

第四章 电信 446

第一节 电报 446

第二节 长途电话 447

第三节 市内电话 448

第四节 农村电话 448

城乡建设 451

第一章 城镇建设 451

第一节 灵溪镇 451

第二节 龙港镇 452

第三节 矾山镇 454

第四节 金乡镇 454

第五节 湖前镇 455

第六节 其他城镇 455

第二章 乡村建设 456

第一节 公共建筑 456

第二节 农村住宅 456

第三节 改水 457

第三章 建筑业 457

第一节 施工队伍 457

第二节 建筑设计 458

第三节 施工技术与设备 458

第四章 规划与土地管理 459

第一节 规划 459

第二节 土地利用开发 459

第三节 土地管理 460

第五章 房地产管理 461

第一节 管理机构 461

第二节 公房管理 461

第三节 私房管理 462

第六章 环境保护 462

第一节 环境状况 463

第二节 污染源 463

第三节 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 464

第四节 环境监测 465

商业 466

第一章 市场 网点 466

第一节 发展概况 466

第二节 主要集镇 467

第三节 集市贸易与专业市场 468

第四节 庙会 469

附 外货走私市场 470

第二章 经营体制 471

第一节 私营与个体商业 471

第二节 国营商业 471

第三节 供销合作社 473

第四节 集体商业 474

第三章 商品购销 475

第一节 农副产品购销 476

第二节 农业生产资料购销 479

第三节 工业生产资料购销 481

第四节 生活资料购销 483

第四章 外贸 486

第一节 发展概况 486

第二节 出口产品 487

第五章 饮食服务 488

第一节 饮食业 489

第二节 服务业 489

粮油经营 491

第一章 粮食征购 491

第一节 民国时期粮食征收 491

第二节 解放后粮食征购 491

第二章 粮食供应 493

第一节 军粮 公米 灾赈 493

第二节 城乡粮食供应 493

第三节 集市贸易与议购议销 495

第三章 油脂购销 498

第一节 油脂(料)收购 498

第二节 食油供应 499

第四章 饲料供应 501

第五章 粮油储运 501

第一节 粮仓 501

第二节 粮油保管 502

第三节 粮油调运 502

财政税务 504

第一章 机构沿革 504

第二章 财政 506

第一节 财政体制 506

第二节 财政收支 507

第三节 乡镇一级财政 511

第四节 财政管理 512

第三章 田赋 农业税 514

第一节 田赋 514

第二节 农业税 517

第四章 工商业税 519

第一节 税制及税种 519

第二节 税收 521

第三节 税务管理业 523

第五章 公债 国库券 525

金融 527

第一章 机构 527

第一节 钱庄 典当 银楼 527

第二节 银行 529

第三节 信用合作社 530

第四节 保险公司 531

第二章 货币 532

第一节 货币种类 532

第二节 投放与回笼 533

第三章 存款 534

第一节 个人储蓄 534

第二节 单位存款 535

第三节 信托存款和资金拆借 535

第四节 侨汇 535

第四章 贷款 536

第一节 工商贷款 537

第二节 农业贷款 538

第三节 基本建设拨款与贷款 539

附 贷款豁免和清收非正常贷款 540

第五章 民间借贷 540

第一节 高利贷 541

第二节 兜会 541

附 抬会 541

第三节 民间集资 542

第六章 金融管理 543

第一节 现金管理和转账结算 543

第二节 代理国库管理 544

第三节 利率管理 544

第四节 金银管理 545

第七章 保险 546

经济管理 548

第一章 国民经济计划管理 548

第一节 计划编制 548

第二节 计划管理 549

第三节 计划实施 550

第二章 工商行政管理 552

第一节 管理体制 552

第二节 市场管理 553

第三节 个体工商户管理 554

第四节 企业登记管理 556

第五节 经济合同管理 557

第六节 商标 广告管理 557

第三章 物价 558

第一节 物价演变 558

第二节 差比价 563

第三节 物价管理 565

第四章 统计 567

第一节 沿革 567

第二节 统计项目 567

第三节 统计方法与统计技术 569

第四节 统计管理与应用 570

第五章 审计 570

第六章 技术监督 571

第一节 计量 571

第二节 标准化管理 572

第三节 质量监督 572

教育 573

第一章 县学 书院 社学 私塾 573

第一节 县学 573

第二节 书院 573

第三节 社学 574

第四节 私塾 574

第二章 学前教育 574

第一节 概况 574

第二节 幼儿园简介 575

第三章 初等教育 576

第一节 发展概况 576

第二节 学制与课程 580

第三节 德育 581

第四节 教学 582

第五节 小学选介 583

第四章 普通中等教育 585

第一节 概况 585

第二节 学制与课程 588

第三节 德育 588

第四节 教学 589

第五节 中学选介 589

第五章 职业技术教育 591

第一节 职业教育 591

第二节 师范教育 592

第三节 特殊教育 593

第六章 成人教育 593

第一节 扫除文盲 593

第二节 文化与技术补习 594

第三节 进修 595

第七章 教师 596

第一节 队伍 596

第二节 管理 596

第三节 培训 597

第四节 待遇 597

第八章 勤工俭学 598

第一节 领导机构 598

第二节 校办企业 599

第九章 经费与设施 599

第一节 经费来源 599

第二节 设施 600

科技 602

第一章 机构 602

第一节 管理机构 602

第二节 科研机构 603

第三节 科技团体 603

第二章 队伍 604

第一节 形成和分布 604

第二节 职称评定与人才选拔 605

第三章 科技管理与服务 605

第一节 计划管理 605

第二节 成果管理 607

第三节 宣传、情报工作及学术交流 608

第四节 技术服务 608

第五节 科技教育 609

第四章 科研活动 609

第一节 亚热带植物研究 609

第二节 水产及潮间带生物研究 610

第五章 科技应用和科技论著 610

第一节 农 林 牧业 610

第二节 水产养殖 611

第三节 工业 612

第四节 其他领域 613

第五节 科技论著 614

文化 616

第一章 群众文化 616

第一节 设施 616

第二节 组织与活动 617

第二章 文学艺术 618

第一节 文学 618

第二节 美术 书法 619

第三节 摄影 620

第四节 音乐 舞蹈 620

第五节 戏剧 621

第六节 木偶戏 622

第七节 曲艺 623

第三章 民间文艺 624

第一节 民间文学 624

第二节 民间游艺 625

第三节 民间工艺 626

第四章 图书 627

第一节 图书馆(室) 627

第二节 图书发行 629

第五章 档案 629

第六章 地方志 630

第一节 县志 630

第二节 镇志 633

第三节 山海志 633

第七章 文物 633

第一节 古遗址 633

第二节 古建筑 634

第三节 古墓葬 636

第四节 碑刻 摩崖 637

第五节 革命纪念地 638

第六节 馆藏文物 638

第八章 电影放映 639

第一节 发展概况 639

第二节 放映场所 640

第三节 管理机构 640

第九章 新闻 通讯 641

第一节 报道 641

第二节 报刊 641

第三节 广播 642

第四节 电视 643

第十章 文化市场 644

第一节 市场 644

第二节 管理 644

卫生医药 646

第一章 卫生保健 646

第一节 机构 646

第二节 公共卫生 647

第三节 防疫 648

第四节 妇幼保健 650

第二章 医疗 651

第一节 医疗机构 651

第二节 医疗队伍 654

第三节 单方 秘方 654

第三章 医疗保健制度 654

第一节 公费医疗 654

第二节 劳保医疗 655

第三节 农村合作医疗 655

第四节 老干部保健 655

第四章 医学教育 656

第一节 带徒培养 656

第二节 医校 656

第三节 培训进修 657

第四节 自学考试 657

第五章 药业经营 657

第一节 药店 657

第二节 医药公司 658

第三节 中草药生产和收购 658

第六章 药政管理 659

第一节 管理机构 659

第二节 药品检验 659

第三节 经营监督 660

体育 661

第一章 群众体育 661

第一节 民间传统体育 661

第二节 职工体育 663

第三节 农民体育 663

第四节 老年体育 663

第二章 学校体育 664

第一节 体育教学 664

第二节 达标活动 664

第三节 体育教师队伍 665

第四节 业余训练与人才培养 665

第三章 体育运动竞赛 665

第四章 体育机构及设施 667

第一节 机构 667

第二节 设施 667

人民生活 668

第一章 收入 668

第一节 农民收入 668

第二节 职工工资 669

第二章 消费 670

第三章 住宅 673

少数民族 675

第一章 构成 675

第二章 民族关系 576

第三章 畲族 677

第一节 诸姓来源及人口分布 677

第二节 经济状况 679

第三节 教育 文化 卫生 680

第四章 回族 681

第一节 诸姓来源及人口分布 681

第二节 经济 教育状况 681

宗教 683

第一章 佛教 683

第一节 流传 683

第二节 活动 684

第三节 组织管理 685

第二章 道教 686

第一节 传布 686

第二节 流派 687

第三节 活动 687

第四节 组织管理 687

第三章 基督教 688

第一节 传入 688

第二节 教派及教案 688

第三节 三自革新 690

第四章 天主教 691

第一节 传入 691

第二节 现状 691

第五章 摩尼教 692

华侨 693

第一章 源流与分布 693

第二章 海外侨团组织 695

第三章 从业与成就 695

第四章 爱国爱乡活动 696

第一节 推销国货 弘扬祖国文化 696

第二节 抗击日本侵略 696

第三节 支援祖国建设 697

第五章 侨务 697

第一节 机构与工作 697

第二节 侨眷 698

民俗 700

第一章 生产习俗 700

第一节 农业 700

第二节 渔业 701

第三节 手工业 702

第四节 商业 703

第二章 生活习俗 703

第一节 饮食 703

第二节 服饰 705

第三节 用具 706

第四节 居住 707

第三章 节令习俗 707

第一节 岁时节日 707

第二节 农事节日 708

第三节 祭祀节日 709

第四节 游乐节日 709

第四章 礼俗活动 710

第一节 生育 710

第二节 婚姻 711

第三节 寿诞 712

第四节 丧葬 713

第五章 社会习俗 714

第一节 交际 714

第二节 规约 715

第三节 宗族 715

第六章 信仰习俗 716

第一节 禁忌 716

第二节 预兆 717

第三节 神祇信仰 719

方言 720

第一章 方言分布 720

第二章 方言的基本特点 722

第一节 浙南闽语 722

第二节 苍南瓯语 726

第三节 蛮话 729

第四节 金乡话 732

第五节 畲话 733

人物 735

一、传略 735

二、革命烈士名录 805

艺文 833

一、诗词 833

二、文 843

三、民间文学 854

(一)歌谣 854

(二)故事 856

(三)俗语 862

四、历代著作存目 862

编后记 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