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第一章 镜头及如何取景 1
1.1给观众展示什么? 4
1.2宽高比 5
1.3基本构建模块:不同的景别家族 7
中景 8
特写镜头 9
远景 9
1.4基本景别的拓展家族 10
大远景 12
全远景 12
远景/广角 13
中远景 14
中景 15
中近景 15
特写 16
大特写 18
极特写 18
1.5章末回顾 19
第二章 构图的艺术 21
2.1取景人物的简单法则 23
头顶留白 23
拍摄方式之主观VS客观 25
视线留白 26
九宫格定律 28
2.2摄影角度 30
水平摄影角度 32
垂直摄影角度 38
2.3双人镜头:带两个人的画面构图 42
侧面双人镜头 42
直接面向摄影机的双人镜头 44
过肩双人镜头 46
2.4构图基础总结 47
2.5章末回顾 47
第三章 构图进阶 49
3.1第三维 51
地平线 52
荷兰角 54
斜线法 55
电影空间的深度:前景/中景/后景 57
深度线索 59
3.2摄影机镜头:构图中的眼睛 60
变焦镜头 61
焦点:在画面中引导观众的眼睛 64
3.3构图中的光线:似有若无 68
光作为能量 69
色温 69
自然光或人工光 70
光的强度:感光度和曝光 71
光的性质:硬光VS柔光 73
对比度 74
基本的人物照明:三点布光法 76
布景和外景照明 80
3.4章末回顾 81
第四章 把镜头放在一起:预想剪辑过程 83
4.1在一个场景中匹配镜头 86
4.2连续性 86
4.3银幕方向的连续性 87
轴线:银幕方向的基础 89
假想线:180°法则 91
越轴 93
30°定律 93
往复式意向 96
视线匹配 98
4.4章末回顾 99
第五章 动态镜头:运动中的演员和摄影机 101
5.1演员调度 103
5.2运动中的摄影机 104
手持摄影 104
横摇和俯仰摇摄 105
横摇和俯仰摇摄的拍摄方法 107
5.3用于移动摄影机的设备 108
三脚架 109
移动摄影车 110
升降车等 114
5.4章末回顾 115
第六章 实际操作指南 117
6.1跟演员交流 119
6.2拍摄大特写或极特写 120
6.3保证眼神光 122
6.4为适应家庭电视制式而切割画幅 123
6.5用全方位云台跟拍动作 124
6.6为剪辑而拍摄重叠动作 125
表演的连续性 125
运动速度的匹配 125
过度重叠动作 126
6.7耗片比 127
6.8故事板和分镜头表 128
6.9永远有一个聚焦点 129
6.10为前后衔接的镜头留出适当的视线留白 130
6.11拍摄对话时匹配摄影角度 131
6.12把重要的被摄对象放在画面的上半部 133
6.13在作品中注意颜色的选择 134
6.14注意头顶留白 135
6.15把喧宾夺主的物体留在镜头之外 136
6.16利用电影空间的深度调度多人镜头 137
6.17匹配三人对话场景中会迷惑剪辑师的镜头 138
6.18尽量把被摄对象的双眼展示出来 139
6.19注意小景别镜头中视线的方向 141
6.20了解在拍摄时何时以及如何进行变焦 142
6.21给推拉镜头提供动机 143
6.22安全越轴的方法 145
6.23拍摄每个镜头时都多留出一点时间 146
6.24让所有的表演在停机前完成 147
6.25尽可能轻装简从地拍摄纪录片 148
6.26拍摄同一个场景时谨防连续性陷阱 149
6.27利用短焦距镜头隐藏摄影机运动 150
6.28拍摄特写镜头时小心广角镜头 150
6.29控制景深 151
6.30在镜头的开头打板 153
6.31章末回顾 154
第七章 总结 157
7.1了解规则是打破规则的前提 159
7.2拍摄是为剪辑打基础 159
7.3镜头应该为整个故事增色 160
7.4让观众尽可能融入其中 161
7.5努力做到不突兀 162
7.6熟悉设备 163
7.7熟悉主题 163
7.8了解灯光状况:自然的和人工的 164
7.9研究已有的视觉作品 165
7.10总结 165
重要词汇 167
译后记 184
出版后记 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