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1
一、证候性质 4
(一)阴与阳 4
(二)水与火 13
(三)表与里(含外与内) 16
(四)寒与热、凉与温(亦含真寒假热,真热假寒) 19
(五)虚与实 27
(六)气与血 33
(七)气与精 39
(八)气与水 41
(九)血与汗 43
二、病势病位 45
(十)上与下(含上、中、下)、高与下 45
(十一)前与后 47
(十二)左与右 49
(十三)急与缓 51
(十四)峻与缓 55
(十五)脏与腑 56
(十六)体与用 58
(十七)生与克 61
(十八)形与精 64
三、辨证用药 66
(十九)辨证与辨病 66
(二十)局部与整体 70
(二十一)现象与本质 71
(二十二)内因与外因 74
(二十三)正治与反治 76
(二十四)正治与变治 81
(二十五)分治与合治 82
(二十六)并行与独行 84
(二十七)微观与宏观 86
(二十八)人类与自然 89
(二十九)时间与空间 94
(三十)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 99
(三十一)失治、误治与速治、救治 101
四、方证关系 104
(三十二)动与静(亦含阴与阳) 104
(三十三)重与轻 110
(三十四)润与燥 118
(三十五)因与果 120
(三十六)杂与纯 122
(三十七)单方与复方 124
(三十八)奇方与偶方 126
(三十九)守方与更方 127
(四十)“稳当”(方)与恰当(方) 130
(四十一)生药与熟药 131
(四十二)药性与病性 133
(四十三)单经病与合病、并病 134
(四十四)单纯证与兼证、夹证 137
(四十五)主证主方与兼证(症)兼药 139
(四十六)好用、畏用与擅用、慎用 140
五、配伍方法 143
(四十七)升与降 143
(四十八)开与降 150
(四十九)开与合、散与收(敛) 152
(五十)补与攻 156
(五十一)补与消 160
(五十二)补与散 162
(五十三)补与通 165
(五十四)补与顺 166
(五十五)补与泻 168
(五十六)补与涩 173
(五十七)通与涩(塞) 175
(五十八)温与通 179
(五十九)药杂与有序 181
(六十)扶正与祛邪 183
(六十一)扶正与疏泄 187
(六十二)搜风与养血 189
(六十三)祛风与除湿 190
(六十四)滋阴与除湿 192
(六十五)滋阴与清热 193
(六十六)滋腻与辛散 195
(六十七)育阴与芳化 198
(六十八)育阴与潜阳 199
(六十九)清热与行气 201
(七十)清热与活血 203
(七十一)相须、相使与相恶、相反 204
六、治法方药 206
(七十二)主与次 206
(七十三)标与本 207
(七十四)刚与柔 212
(七十五)舍与从 214
(七十六)常与变 216
(七十七)同与异 219
(七十八)直接与间接 222
(七十九)内治与外治 224
(八十)探病与验药 226
(八十一)药疗与食疗 229
(八十二)伤寒与温病 231
(八十三)伤寒与杂病 236
(八十四)外感与内伤 240
(八十五)新病与宿疾 244
(八十六)病浅与病深 246
(八十七)客观与主观、物质与精神 249
七、处方原则 251
(八十八)行与止 251
(八十九)方与法 252
(九十)方与药 255
(九十一)利与弊 259
(九十二)杂(病杂)与精(药精) 261
(九十三)先天与后天 263
(九十四)太过与不及 266
八、方剂运用 268
(九十五)经方与时方 268
(九十六)使方与使于方 270
(九十七)汤剂与散(丸)剂 272
(九十八)原则性与灵活性 275
(九十九)有定法与无定法 282
(一百)要师古与不泥古 283
参考文献 287
编后语 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