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中药方剂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黄丽萍主编;刘少芸,姜醒,吕桂兰副主编;王改敏,吕桂兰,刘少芸等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117127523
  • 页数:314 页
图书介绍:本书我社规划的中医药高职高专系列教材之一,是由全国二十余所中医药高职高专院校专家教授共同编写,突出高职教育特点和中医特色,在三基五性的基础上,更强调科学性、先进性、适用性,以人为本,实现教材系列化、立体化建设。

上篇 美容中药学 1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中药、中药学及美容中药学的概念 1

第二节 中药与美容中药的起源 1

第三节 美容中药学的发展概况 2

第四节 美容中药的研究趋向与优势 7

第二章 中药的产地、采集与炮制 9

第一节 中药的产地 9

第二节 中药的采集 10

第三节 中药的炮制 11

第三章 中药的性能 15

第一节 四气 15

第二节 五味 16

第三节 升降浮沉 17

第四节 归经 18

第五节 毒性 19

第四章 中药的应用 20

第一节 配伍 20

第二节 用药禁忌 21

第三节 用量 23

第四节 用法 24

第五章 祛风解表药 27

第一节 祛风散寒药 27

麻黄 27

桂枝 28

紫苏叶(附:紫苏梗) 29

荆芥 29

防风 30

白芷 31

细辛 32

香薷 33

羌活 33

生姜 34

第二节 祛风散热药 34

薄荷 34

柴胡 35

葛根 36

菊花 37

桑叶 38

蝉蜕 39

升麻 39

牛蒡子 40

第六章 清热药 42

第一节 清热泻火药 43

石膏 43

知母 43

栀子 44

夏枯草 45

芦根 45

天花粉 46

决明子 47

第二节 清热燥湿药 47

黄芩 47

黄连 48

黄柏 49

龙胆 50

苦参 51

第三节 清热解毒药 51

金银花 51

连翘 52

蒲公英 53

大青叶 54

板蓝根 54

射干 55

白头翁 55

鱼腥草 55

第四节 清热凉血药 56

生地黄 56

玄参 57

牡丹皮 58

赤芍 59

第五节 清退虚热药 59

青蒿 59

地骨皮 60

第七章 泻下药 63

第一节 攻下药 63

大黄 63

芒硝 64

芦荟 65

第二节 润下药 66

火麻仁 66

郁李仁 66

第三节 峻下逐水药 67

甘遂 67

巴豆 67

第八章 祛湿药 69

第一节 祛风湿药 69

独活 69

威灵仙 70

木瓜 70

川乌(附:草乌) 71

蕲蛇 72

秦艽 72

防己 73

桑枝 74

桑寄生 74

五加皮 75

第二节 芳香化湿药 75

广藿香 75

苍术 76

厚朴 77

石菖蒲 78

砂仁 78

第三节 利水渗湿药 79

茯苓 79

泽泻 80

薏苡仁 80

车前子(附:车前草) 81

滑石 82

萹蓄 83

石韦 83

茵陈 83

金钱草 84

虎杖 84

第九章 温里药 87

附子 87

干姜 88

肉桂 89

吴茱萸 90

第十章 理气药 92

陈皮(附:橘红) 92

枳实(附:枳壳) 93

香附 94

木香 94

青皮 95

川楝子 96

乌药 97

槟榔 97

第十一章 消食药 99

山楂 99

莱菔子 100

鸡内金 100

神曲 101

麦芽(附:谷芽) 101

第十二章 止血药 103

第一节 凉血止血药 103

白茅根 103

小蓟 104

地榆 104

槐花 105

侧柏叶 106

第二节 化瘀止血药 106

三七 106

茜草 107

第三节 收敛止血药 107

白及 107

仙鹤草 108

第四节 温经止血药 109

艾叶 109

第十三章 活血祛瘀药 111

第一节 活血止痛药 111

川芎 111

延胡索 112

郁金 113

乳香 114

姜黄 115

第二节 活血调经药 115

丹参 115

牛膝 116

桃仁 117

红花(附:西红花) 118

益母草 118

第三节 活血疗伤药 119

骨碎补 119

麝香 120

第四节 破血消癥药 121

莪术 121

第十四章 化痰止咳平喘药 123

第一节 温化寒痰药 124

半夏 124

天南星(附:胆南星) 124

旋覆花 125

第二节 清化热痰药 126

桔梗 126

川贝母 127

浙贝母 127

瓜蒌 128

海藻 128

第三节 止咳平喘药 129

苦杏仁 129

紫苏子 130

百部 131

桑白皮 131

枇杷叶 132

第十五章 安神药 135

第一节 重镇安神药 135

龙骨 135

珍珠 136

朱砂 137

第二节 养心安神药 137

酸枣仁 137

远志 138

柏子仁 139

第十六章 平肝息风药 141

第一节 平肝潜阳药 141

石决明 141

牡蛎 142

赭石 143

蒺藜 143

第二节 息风止痉药 144

羚羊角 144

牛黄 145

天麻 145

钩藤 146

僵蚕 147

第十七章 补虚药 149

第一节 补气药 150

人参 150

党参 151

黄芪 151

白术 152

山药 153

甘草 154

大枣 155

蜂蜜 155

第二节 补阳药 156

鹿茸 156

杜仲 157

续断 158

肉苁蓉 159

补骨脂 159

淫羊藿 160

菟丝子 161

第三节 补血药 161

当归 161

熟地黄 162

何首乌 163

白芍 164

阿胶 165

第四节 补阴药 165

北沙参 165

南沙参 166

麦冬 166

枸杞子 167

鳖甲 168

百合 168

黄精 169

石斛 169

第十八章 固涩药 172

第一节 固表止汗药 172

麻黄根 172

浮小麦 173

第二节 敛肺涩肠药 173

五味子 173

乌梅 174

肉豆蔻 175

第三节 固精缩尿止带药 176

山茱萸 176

桑螵蛸 176

莲子(附:莲须、莲房、莲子心、荷叶、荷梗) 177

第十九章 外用药 179

冰片 179

蛇床子 180

炉甘石 181

硫黄 181

雄黄 182

下篇 美容方剂学 185

第一章 绪论 185

第一节 方剂、方剂学及美容方剂学的概念 185

第二节 美容方剂学的起源与发展 186

第二章 方剂与治法 190

第一节 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190

第二节 常用治法 190

第三章 方剂的剂型 193

一、汤剂 193

二、散剂 193

三、丸剂 193

四、膏剂 194

五、酒剂 194

六、丹剂 194

七、茶剂 195

八、露剂 195

九、锭剂 195

十、糊剂 195

十一、涂膜剂 195

十二、栓剂 195

十三、搽剂 195

十四、冲剂 196

十五、片剂 196

十六、糖浆剂 196

十七、口服剂 196

十八、注射剂 196

第四章 方剂的组成与变化 197

第一节 方剂的组成原则与基本结构 197

一、方剂的组成原则 198

二、方剂的基本结构 198

第二节 方剂的变化 199

一、药味加减的变化 199

二、药量加减的变化 200

三、剂型更换的变化 201

第五章 治风剂 202

第一节 疏散外风剂 202

麻黄汤 202

桂枝汤 203

败毒散 205

川芎茶调散 206

消风散 207

银翘散 208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209

第二节 平息内风剂 210

羚角钩藤汤 210

第六章 泻下剂 212

大承气汤 212

大黄牡丹汤 213

麻子仁丸 214

第七章 和解剂 216

第一节 和解少阳剂 216

小柴胡汤 216

第二节 调和肝脾剂 218

四逆散 218

逍遥散 218

第三节 调和肠胃剂 220

半夏泻心汤 220

第四节 表里双解剂 220

防风通圣散 220

第八章 清热剂 223

第一节 清气分热剂 223

白虎汤 223

第二节 清营凉血剂 224

清营汤 224

第三节 清热解毒剂 226

黄连解毒汤 226

仙方活命饮 226

第四节 清脏腑热剂 228

导赤散 228

龙胆泻肝汤 228

泻白散 229

清胃散 230

玉女煎 231

芍药汤 232

第五节 清热祛暑剂 233

六一散 233

第六节 清虚热剂 233

青蒿鳖甲汤 233

第九章 温里剂 235

第一节 温中祛寒剂 235

理中丸 235

第二节 回阳救逆剂 236

四逆汤 236

第三节 温经散寒剂 237

当归四逆汤 237

第十章 补益剂 239

第一节 补气剂 240

四君子汤 240

参苓白术散 240

补中益气汤 241

玉屏风散 242

第二节 补血剂 243

四物汤 243

归脾汤 244

第三节 气血双补剂 245

炙甘草汤 245

第四节 补阴剂 246

六味地黄丸 246

第五节 补阳剂 247

肾气丸 247

第六节 阴阳双补剂 248

七宝美髯丹 248

第十一章 固涩剂 251

第一节 固表止汗剂 251

牡蛎散 251

第二节 涩肠固脱剂 252

真人养脏汤 252

四神丸 253

第三节 涩精止遗剂 254

金锁固精丸 254

第四节 固崩止带剂 254

固冲汤 254

第十二章 安神剂 256

第一节 重镇安神剂 256

朱砂安神丸 256

第二节 滋养安神剂 257

天王补心丹 257

酸枣仁汤 258

第十三章 理气剂 260

第一节 行气剂 260

越鞠丸 260

柴胡疏肝散 261

半夏厚朴汤 262

第二节 降气剂 263

旋覆代赭汤 263

第十四章 理血剂 265

第一节 活血化瘀剂 265

血府逐瘀汤 265

桃核承气汤 266

补阳还五汤 267

温经汤 268

桂枝茯苓丸 269

第二节 止血剂 270

十灰散 270

第十五章 消导剂 273

第一节 消食导滞剂 273

保和丸 273

第二节 消痞行滞剂 274

枳实消痞丸 274

第十六章 治燥剂 276

第一节 轻宣外燥剂 276

杏苏散 276

第二节 滋阴润燥剂 277

麦门冬汤 277

百合固金汤 278

第十七章 祛湿剂 279

第一节 化湿和胃剂 279

藿香正气散 279

第二节 清热祛湿剂 281

茵陈蒿汤 281

八正散 282

第三节 利水渗湿剂 282

五苓散 282

防己黄芪汤 283

第四节 温化水湿剂 284

苓桂术甘汤 284

第五节 祛风胜湿剂 285

独活寄生汤 285

第十八章 祛痰剂 288

第一节 燥湿化痰剂 288

二陈汤 288

第二节 治风化痰剂 289

半夏白术天麻汤 289

附录一 主要参考书目 291

附录二 中药名称笔画索引 292

附录三 方剂名称笔画索引 295

附录四 《美容中药方剂学》教学大纲 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