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新宏观经济学基本理论分析框架的提出 3
第一章 中国经济与中国宏观经济学 3
第二章 当代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局限性与本书的特点 11
第三章 新的、系统的宏观经济学基本理论框架的提出 14
第二编 宏观经济学基本概念体系与逻辑关系 27
第四章 构成本书理论框架的基本概念体系 27
第五章 构成本书理论框架的基本逻辑关系 30
第三编 国民经济核算 37
第六章 国民经济核算概述 37
第七章 物质生产观念(MPS)下的国民经济核算 38
第八章 全面生产观念(SNA)下的国民经济核算 39
第九章 国内生产总值核算 43
第四编 国民经济分析理论(一) 47
第十章 国民经济均衡关系 47
第十一章 消费对国民经济均衡的影响 49
第十二章 储蓄、投资对国民经济均衡的影响 61
第十三章 财政税收对国民经济均衡的影响 78
第十四章 进出口、汇率对国民经济均衡的影响 89
第十五章 结构趋于均衡与总量趋于均衡的关系 97
第五编 国民经济分析理论(二) 101
第十六章 同时考虑有存货、消费和投资的理论分析模型 101
第十七章 同时考虑有财政、税收、政府公债和存货、消费、投资的理论分析模型 117
第十八章 同时考虑有进出口、汇率和存货、消费、投资、税收、政府公债及财政支出的理论分析模型 127
第十九章 同时考虑有利息率因素的理论分析模型 155
第六编 货币供给与需求理论 207
第二十章 货币供给理论 207
第二十一章 货币需求理论 213
第二十二章 同时包含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的理论模型 220
第二十三章 货币供求理论公式的应用 222
第七编 经济增长理论 233
第二十四章 经济增长的源泉 233
第二十五章 经济增长理论模型 235
第二十六章 经济增长模型的应用 239
第二十七章 确保经济增长的政策选择 260
第八编 较为完整的宏观经济学代数模型及其理论解说 267
第二十八章 较为完整的宏观经济学代数模型 267
第二十九章 基于代数模型的宏观经济学理论解说 275
第三十章 更为全面的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方法说明 302
第九编 国民经济的运行与监控理论 307
第三十一章 国民经济的运行 307
第三十二章 国民经济监控理论 331
第十编 经济波动、通货膨胀和失业现象 335
第三十三章 经济波动(经济周期) 335
第三十四章 通货膨胀(通货紧缩) 348
第三十五章 就业(失业) 372
第十一编 宏观国民经济政策目标与调控理论 383
第三十六章 政策目标的选择 383
第三十七章 调控理论问答 386
第三十八章 走向共同富裕的理想之路 400
第十二编 国际经济关系分析 409
第三十九章 两国经济关系分析 409
第四十章 多国经济关系分析 428
第四十一章 自由贸易与贸易保护主义 452
参考文献 453
后记 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