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章 20世纪中国,文学与电影的转换 1
第一节 从“影戏”到电影的多维文学之源(1905—1949) 1
第二节 文学的森林和电影的“黑屋子”(1950—1978) 5
第三节 仰望历史与植根当代(1979—1999) 9
第四节 文学性·电影性·戏剧性 16
第一章 重现经典——现代文学的电影转换 21
第一节 形象之重和银幕之轻 23
鲁迅,拒绝银幕? 23
“夜”中的茅盾和巴金 30
祥子与虎妞:谁是第一主角? 34
第二节 边缘叙事中的人情关怀 37
二度创造:凌子风的改编追求 37
《边城》:从“诗小说”到“诗电影” 39
第三节 话剧的浓缩与电影的开放 44
第二章 反思文学的电影同构与变异 51
第一节 权力赎救与民间话语——谢晋电影的历史审视 52
权力赎救 55
情感的归蔽 57
民间话语 60
第二节 伦理的哀歌——反思的伦理取向 63
族权部落的伦理叙事 63
伦理中的人与爱 68
第三节 遗落乡野的神话——知青小说的电影视角 70
青春安魂曲 70
如归的逍遥 73
第三章 旗语与诘难—银幕上的改革文学与问题小说 78
第一节 呼啸的旗语 78
仰角中的当代英雄 79
阵痛中裂变 82
第二节 现实的诘难 86
散乱的聚焦 86
《黑炮事件》:逝去的多米诺骨牌游戏 89
第四章 革命的诞生——探索电影的文学之源 93
第一节 邂逅:在文学和电影的期盼中 94
第二节 电影革命的本真意义 97
精神革命 97
电影语言革命 100
对革命的反思 103
第三节 《红高粱》:电影对文学的胜利 104
张艺谋和莫言:殊途并轨 104
“生命的快乐舞蹈” 108
狂野的仪式 111
第五章 分裂中闪耀:第五代电影的文学构成 116
第一节 张艺谋:在文学的帷幕下 117
伦理的幽灵 119
男权的灯笼 124
“新写实”的“说法” 128
死与生的“通俗剧” 132
娱乐主义 135
第二节 陈凯歌:从文学中回归叙事 137
以京戏的名义 138
病态人生 143
第三节 黄建新的都市情结 145
小市民闹剧 146
小官僚斗法 148
第四节 周晓文的小说历险 149
第六章 纷繁与惶惑 154
第一节 王朔小说的电影转换 155
顽主世家 156
历史的阳光 160
第二节 刘恒:在小说和电影之间 164
脆弱的善良 165
别一种幸福 167
第三节 冯骥才:电影的“误译” 170
第四节 刘醒龙的“哑琴” 174
尾章 改编——文学·电影·电视剧 178
第一节 电影与文学的内在关联与本质差异 178
第二节 改编方法与审美转换过程的实现 181
改编方法种种 181
审美的转换过程 184
第三节 电视剧:对文学的别一种改编 188
附:个案分析——《棋王》的两种改编之比较 191
文献索引 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