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马克思列宁主义 1
1.哲学 1
(1)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 1
哲学基本问题 1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史上的革命变革 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点 3
(2)物质和意识 3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3
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 4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4
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4
(3)唯物辩证法 5
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5
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 5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5
唯物辩证法的主要范畴 7
(4)认识和实践 8
实践及其在认识中的作用 8
认识的主体和客体 8
认识的辩证过程 9
真理及其检验标准 9
真理与价值 10
(5)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10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10
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1
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11
社会意识的构成和一般特点 11
(6)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发展动力 12
社会基本矛盾 12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13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13
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14
社会形态的划分和社会形态的更替 15
社会历史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自觉活动 15
(7)阶级、国家、革命 16
阶级的产生和阶级的实质 16
国家的起源、本质和职能 17
革命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8
(8)个人和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 18
两种历史观的根本对立 18
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 19
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19
(9)社会进步与人的解放 20
社会进步及其基本特点 20
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20
人的本质 20
人的价值 21
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21
人的全面发展 22
2.政治经济学 22
(1)生产方式与经济制度 22
生产力 22
生产关系 23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24
经济制度及其类型 25
(2)商品与货币 25
商品 25
货币 26
价值规律 27
(3)资本与剩余价值 28
货币转化为资本 28
资本的本质 29
剩余价值的生产 50
资本主义工资 51
(4)资本积累 31
资本主义再生产与资本积累 31
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33
(5)资本的流通过程 33
资本的循环 33
资本周转 34
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 35
社会资本再生产的理论前提 35
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和流通 36
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和流通 36
(6)剩余价值的分割与国民收入分配 36
利润和平均利润 36
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37
借贷资本和利息 39
资本主义地租 40
资本主义国民收入分配 41
(7)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 42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42
资本主义必然灭亡 43
3.科学社会主义 44
(1)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44
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功绩及其局限性 44
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45
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观点 46
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功绩 47
(2)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 48
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规律与社会主义“一国胜利论” 48
列宁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49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特征及其影响 49
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实践 50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世界意义 51
(3)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现代化建设 51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的兴起与发展 51
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发展历程 52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原则和基本步骤 53
(4)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 54
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 54
20世纪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 54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主义思潮 55
社会主义必将取代资本主义 56
二、毛泽东思想 58
1.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58
毛泽东思想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58
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形成 61
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 67
建国后毛泽东思想的发展 67
2.毛泽东思想独创性的理论贡献 70
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 70
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 71
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 74
关于政策和策略 76
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 77
关于党的建设 78
3.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80
实事求是 80
群众路线 85
独立自主 87
4.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89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89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的胜利旗帜 90
毛泽东思想的国际意义 92
三、邓小平理论 93
1.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93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93
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 94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94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的重大意义 95
2.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96
党的思想路线 96
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97
坚持党的思想路线的重大意义 98
3.社会主义本质与根本任务 99
社会主义本质 99
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100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100
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理论贡献和现实意义 101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02
我国的基本国情 10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含义 10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10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04
5.社会主义改革 105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105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106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107
判断改革和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 107
改革开放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108
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109
6.社会主义对外开放 109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109
对外开放的基本原则与政策 110
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 112
7.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 112
“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112
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重点 113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114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15
8.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 116
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 116
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116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大意义 118
9.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 118
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现代化 118
党的领导与人民民主的关系 119
坚持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 120
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121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与依法治国 122
10.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23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 123
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124
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125
11.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战略 126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126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27
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128
按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128
12.“一国两制”构想与祖国统一 129
“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129
按照“一国两制”构想解决港、澳、台问题 130
13.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 132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132
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133
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134
巩固和发展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 135
正确认识和处理新时期的人民内部矛盾 135
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37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 137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历史过程 138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 139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140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145
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50
“三个代表”是统一的整体 155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 156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159
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159
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160
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 161
不断实现“三个创新” 163
真正做到“三个解放出来” 164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6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16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17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178
进一步解决“两大历史性课题” 180
当好“两个先锋队” 181
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182
一、中共党史 185
1.中国共产党的创立 185
五四运动 185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185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86
民主革命纲领和策略方针的制定 187
国共合作策略方针的制定 187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88
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188
党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探索 189
“八七”会议与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结束 190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创立 191
遵义会议的伟大意义 191
瓦窑堡会议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的制定 192
延安整风 192
中共七大和抗战的胜利 192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与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 193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 193
3.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时期 194
建国初期的形势和党的任务 194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195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造 195
4.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196
八大前后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196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的失误 198
国民经济的全面调整 198
“左”倾错误的严重发展 199
“文化大革命”及其经验教训 200
5.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20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与工作重心的转移 202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202
党的十二大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203
党的十三大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204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与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建立 204
党的十四大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205
党的十五大与跨世纪的战略部署 206
党的十六大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207
二、党的学说和党的建设 209
1.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的创立和发展 209
马克思、恩格斯党的学说的基本思想 209
列宁新型无产阶级政党学说的基本原理 210
毛泽东党的学说思想主要内容 213
邓小平新时期党的建设理论主要内容 215
2.党的纲领 216
党的最终奋斗目标 216
党的建设必须实现的四项基本要求 217
党的政治路线和党的建设的关系 219
3.党的性质 219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219
党是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 220
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221
4.党的宗旨 222
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222
充分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 222
树立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 223
5.党的领导 223
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223
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224
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 225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26
6.党的思想建设 227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227
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行动指南 227
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 228
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 228
7.党员队伍建设和党的基层组织 229
坚持共产党员标准 229
党的基层组织在党的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230
党的基层组织的基本任务 231
8.党的干部队伍建设 232
努力实现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 232
干部在党的事业中的作用 233
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六项基本条件 234
9.党的民主集中制与党的制度建设 234
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 234
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 235
发扬党内民主、维护中央权威 236
加强党内监督,严肃党的纪律 237
10.党的作风建设与反腐倡廉 238
党风建设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 238
党风和社会风气的关系 238
重温并坚持“两个务必” 239
“两个务必”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41
“两个务必”与保持党的先进性 242
深入持久地开展反腐败斗争 242
11.正确认识和处理党内矛盾 243
正确认识和处理党内矛盾的重要性 243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解决党内矛盾的有力武器 245
解决党内矛盾的方针和原则 245
12.维护党的团结 247
党的团结是党的生命 247
党的团结的基础 248
坚持党的团结,同危害党的团结的言行作斗争 249
13.正确处理中国共产党同世界各国政党的关系 250
处理中国共产党同各国共产党和其他政党之间关系的原则和意义 250
14.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 251
开展“三讲”教育的重要意义 251
“三讲”教育的主要内容 252
从严治党的意义 254
从严治党的必要性 255
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有关规定 256
中纪委关于反腐倡廉的六条建议 257
思想政治工作会议 257
15.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257
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总要求 257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259
三、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 262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262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 262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 262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 263
2.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战略 264
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 264
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265
完善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 267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健全宏观调控体系 268
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 268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269
3.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法制建设 270
健全民主制度 270
加强法制建设 271
推进机构改革 273
完善民主监督制度 274
维护安定团结 275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 27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任务 27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 27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 27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27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280
5.推进祖国和平统一 281
香港、澳门回归的重大意义 281
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282
6.对外政策 283
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83
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285
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285
尊重世界的多样性 286
坚持睦邻友好 287
改善和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关系 287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289
1.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发展 289
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 289
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290
市场经济的基本作用 291
市场经济的主要缺陷 292
2.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与规则 293
市场机制 293
供给与需求 294
成本与价格 295
竞争与垄断 295
市场规则与秩序 297
市场秩序 297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和体制框架 298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 29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 29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框架 300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 300
市场主体的类型、作用和特点 300
现代企业制度 302
市场中介机构 303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市场体系 304
市场体系及其培育 304
商品市场 305
劳动力市场 306
金融市场 307
其他市场 308
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金融 309
金融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309
金融体制改革 310
金融机构体系 311
金融市场体系 312
金融调控监督体系 313
金融风险的防范和化解 314
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收入分配 315
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31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特点 316
按生产要素分配 317
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317
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保障体系 31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 31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保障制度的意义和作用 320
我国保障制度改革的目标 321
9.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政府职能和宏观调控 32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的经济职能 322
政府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323
宏观调控目标 324
宏观调控体系 325
主要的宏观经济政策及其协调运用 327
二、国际经济关系若干问题 329
1.国际贸易 329
国际贸易原理 329
国际贸易方式 329
国际贸易战略与政策 331
世界贸易组织(WTO) 332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重大意义 332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对策 333
2.国际投资 333
国际资本流动的原因 333
国际资本流动的形式和特点 334
跨国公司与跨国银行 335
我国利用外资的意义、原则和方式 336
3.国际金融 337
国际收支与外汇市场 337
汇价及其决定 338
外汇制度及其演变 339
外汇储备及其规模、结构与调整的原则 340
国际融资方式及其特点 341
国际金融市场和国际金融组织 342
4.国际区域经济合作 343
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的必要性 343
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的形式 344
中国与亚洲太平洋地区经济合作组织(APEC) 345
经济全球化与我国的对策 346
一、法学基本理论 348
1.基本概念 348
法及其基本特征 348
权利和义务 349
法律关系 349
2.我国当代法的体系 350
法的分类 350
法的部门体系与效力等级体系 351
3.法的制定和实施 353
立法及其体制、程序和技术 353
法的实施 355
法的适用及其基本原则 355
法的效力 356
法律解释及其类型 357
违法及其构成 357
法律责任 358
法律监督 358
4.依法治国的理论与实践 360
依法治国及其主体、对象和目标 360
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 361
依法治国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362
二、宪法 363
1.基本概念 363
宪法及其地位 363
宪法监督 364
2.我国的国家性质、国家形式和基本制度 364
我国的国家性质和根本制度 364
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366
爱国统一战线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368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70
国家的结构形式 371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特别行政区制度 373
我国的选举制度 377
3.我国的国家机构 378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性质、组成与职权 378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法律地位与职权 380
国务院的性质、地位、领导体制与职权 380
中央军事委员会的性质、地位、领导体制与职权 381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 382
常务委员会的性质与职权 382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性质、体制与职权 384
村民委员会与居民委员会的性质与地位 384
人民法院的性质、地位与组织系统 385
人民检察院的性质、地位与组织系统 386
4.公民的基本权利 387
公民及其在法律上的地位 387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 387
5.国家赔偿制度 389
国家赔偿法及国家赔偿的归责原则 389
行政赔偿的范围、程序和义务机关 390
刑事赔偿的范围、程序和义务机关 391
三、有关部门法 394
1.行政法 394
行政法与行政法律关系 394
行政行为及其特征、种类、效力和成立要件 395
行政立法 396
行政许可 396
行政强制 397
行政处罚 397
行政复议 399
行政法制监督 401
2.民法 401
民法的调整对象 401
民事主体与民事法律行为 402
代理 403
物权及所有权 404
合同及其基本原则 405
担保 406
人格权及其种类 408
知识产权及其类别 409
民事责任 411
3.经济法 413
公司法与我国的企业法律制度 413
市场监管法律制度 414
金融法律制度 416
财税法律制度 417
对外贸易法律制度 419
4.社会法 419
劳动法的调整对象和适用范围 419
社会保障法的调整对象和主要内容 420
5.刑法 423
刑法及其特有的原则 423
犯罪及其构成 423
共同犯罪 425
单位犯罪 426
基本犯罪类型 427
与国家公务人员职务有关的犯罪 429
刑罚的体系和种类 431
6.诉讼程序法 432
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基本制度、适用范围和审判程序 432
行政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基本制度、受案范围、被告的确定、举证责任、法律适用的依据和判决形式 435
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基本制度和诉讼程序 436
一、行政管理 439
1.行政管理的地位和特征 439
行政管理在国家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439
中国行政管理的主要特征 440
2.政府职能 441
政府职能的基本内容及特征 441
政府职能在行政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442
政府职能配置的原则 443
中央政府职能 444
地方政府职能 445
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的转变 446
3.行政组织 447
行政组织的基本理论 447
行政组织设置的基本原则 449
行政组织部门划分的主要方法 450
行政组织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 451
行政组织与非政府公共部门的关系 452
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机构 453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机构 454
编制管理 455
4.人事行政与中国国家公务员管理 456
人事行政的任务及管理机制 456
人力资源开发 457
国家公务员制度的由来与发展 458
中国国家公务员制度的特色 459
国家公务员管理的主要内容 460
国家公务员行为规范 461
5.公共政策 462
公共政策在行政管理中的作用 462
政策制定的体制、程序和方法 463
政策执行的手段和方法 465
行政信息的开发、利用与管理 466
6.财务行政 467
财务行政管理的内容、功能、目的和原则 467
依法确立税种、税目、税率及加强税收 468
完善机关财务管理 469
政府采购 470
7.行政监督 471
行政监督的体系与勤政廉政建设 471
行政监察 472
审计监督 472
立法监督 473
司法监督 474
政党监督 475
社会监督 476
8.行政效率 477
效率与公平 477
测定行政效率的标准和方法 479
提高行政效率的途径 480
9.行政改革 481
行政改革与行政环境 481
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原则和策略 483
中国行政区划体制改革 484
中央与地方权限划分与调整 485
中国行政改革与行政管理现代化 486
西方行政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发展趋势 487
二、领导科学 489
1.领导工作是一门科学 489
领导科学的对象 489
领导理论的由来与发展 489
毛泽东和邓小平的领导理论 490
2.领导的本质 491
领导活动的基本要素 491
领导活动的基本矛盾和规律 492
领导与管理的区别与联系 493
社会主义领导的本质 493
3.领导者和领导班子 494
领导者的素质 494
领导者的权力和影响力 494
领导班子的合理结构 495
领导班子整体效能 496
我国领导体制及其改革 497
4.领导职能 498
领导决策 498
领导用人 499
领导沟通与协调 501
领导激励与凝聚 502
干部选拔任用的原则、条件和程序 503
思想政治工作 506
5.领导方法与领导效能 507
领导工作的基本方法 507
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是不断改进领导方法和创造新的领导方法必须遵循的总原则 508
领导艺术及其特点 509
领导效能的提高 509
领导效能的考评 510
一、科学技术与社会 513
1.科学技术及其作用 513
科学 513
技术 514
科学和技术的关系 515
现代科学技术的特点和发展的趋势 516
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 519
科学技术的发展规律 52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523
高技术 525
科学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 527
2.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方针和政策 530
我国科学技术工作的基本方针 530
我国科学技术规划和计划 531
科学技术体制改革 533
研究与开发 535
保护知识产权 536
技术创新 537
国家创新体系 538
二、科学常识与科学前沿问题 539
1.科学常识 539
热力学三定律 539
电磁理论 540
太阳系 540
银河系 540
地球 541
光年 542
燃烧理论 542
元素周期律 542
新陈代谢 543
生物进化 543
细胞 544
基因 544
遗传与变异 545
核酸 545
蛋白质 545
2.科学前沿问题 545
物质结构 545
宇宙起源 546
生命起源 547
人类起源 548
智力的本质 548
复杂性问题 549
三、高新技术及其产业 551
信息技术 551
电子计算机技术 551
通信技术 551
网络技术 552
信息产业 553
生物技术及应用 553
新材料技术 555
新能源技术 555
激光技术 557
空间技术 558
海洋技术 558
农业科学技术 559
农业现代化 559
环境科学技术 560
环境保护产业 561
生态平衡 561
可持续发展 562
中国21世纪议程 563
一、历史 565
1.中国古代史 565
(1)先秦 565
我国早期的人类 565
黄河和长江流域的氏族公社 565
夏、商、西周奴隶制王朝 566
大国争霸和战国七雄 567
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 567
(2)秦汉、魏晋、南北朝 568
秦统一六国与巩固统一的措施 568
中央集权制度 569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570
社会经济的发展 572
三国鼎立和南北朝形成 573
农民起义 574
中外文化交流 575
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 576
(3)隋唐、五代、宋辽金 577
科举制度 577
经济制度与经济发展 578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580
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581
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 582
文学艺术 584
(4)元、明、清 584
中央集权的加强 584
行省制度 586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587
祖国疆域的奠定 587
社会经济的发展 588
赋税 589
人口增长 590
农民起义 591
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592
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 593
文学艺术 594
2.中国近代史(1840—1949) 594
(1)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594
鸦片战争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 594
列强的侵华战争与不平等条约及其后果 595
太平天国农民运动 597
洋务运动与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 597
资产阶级的维新运动 598
辛亥革命与争取民主共和的斗争 599
向西方学习的思潮 600
(2)从五四运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601
北洋军阀的统治 601
新文化运动 602
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 603
南京国民政府及其体制的变化 604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605
二三十年代的文学艺术 606
从九一八事变至七七事变日本帝国主义的武装入侵 607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与作用 608
官僚买办资本 609
重庆谈判 610
人民解放战争与国民党政权的覆灭 611
3.中国现代史(1949—) 612
(1)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历程 612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与《共同纲领》 614
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 614
抗美援朝 615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616
新中国的外交政策 617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618
“大跃进”运动 618
人民公社化运动 619
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经济措施和政治措施 620
“文化大革命”的性质、根源及其严重后果 620
外交工作的新突破 621
(2)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622
“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针的制定和实行 624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出现和推广 624
个经济特区的创立和全国对外开放格局的推进 625
国有企业改革 626
政治体制改革 628
教育体制改革 629
科技体制改革 631
金融税收体制改革 632
我国国际战略的调整 633
香港、澳门的回归 635
4.世界史 635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 635
古希腊、罗马文化 636
世界三大宗教起源 637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638
德意志宗教改革 639
欧洲文艺复兴 639
英国革命 640
美国独立 640
法国大革命 641
欧美的工业革命 641
日本明治维新 642
巴黎公社 642
第一次世界大战 643
十月革命 644
罗斯福新政 645
第二次世界大战 646
凯恩斯主义 647
万隆会议与不结盟运动 648
艾森豪威尔主义 648
苏联解体与东欧剧变 649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七国首脑会议 650
二、公文写作与处理 652
1.公文写作 652
公文的功能 652
公文的文体 653
公文的格式 653
公文的稿本 654
常用公文文种 655
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672
行文规则 672
公文写作的语言运用 673
2.公文处理 674
公文处理责任 674
公文处理程序 675
公文拟办 675
公文批办 675
公文承办 676
公文审核 676
公文签发 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