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大诏令集》PDF下载

  • 购买积分:2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宋)宋敏求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华书局
  • 出版年份:2008
  • ISBN:7101060722
  • 页数:712 页
图书介绍:《唐大诏令集》是唐代以皇帝名义颁布的一部分命令的汇编。全书一百三十卷。北宋宋敏求(1019~1079)编。宋仁宗时,敏求父宋绶为知制诰兼史馆修撰,曾将唐代诏令加以汇集。宋绶死后,敏求将其父所辑唐代诏令区分为十三类,编成该书。诏令是官方文书。魏晋以后,把册书、诏、敕等总称为诏。该书所收诏令含有唐朝军事、政治和社会状况等方面的重要资料,从中可以看到当时某些历史事件的真相,且个别诏令已不见于现存其他史书。该书自宋至清末都是抄本,错别字多,而且缺佚第二十三卷。其余各卷也有若干残缺。清末光绪年间才据明抄本刻版,收入适园丛书。1959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排印本,据诸校本改了一些错误。此次我局据1959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排印本重印。

卷一 帝王 1

即位册文 1

太宗即位册文 1

肃宗即位册文 2

德宗即位册文 2

顺宗即位册文 2

宪宗即位册文 2

穆宗即位册文 3

敬宗即位册文 3

文宗即位册文 3

宣宗即位册文 3

懿宗即位册文 4

哀宗即位册文 4

卷二 帝王 5

即位赦上 5

神尧即位赦 5

太宗即位赦 6

中宗即位赦 6

睿宗即位赦 7

明皇即位赦 8

肃宗即位赦 8

代宗即位赦 8

顺宗即位赦 9

穆宗即位赦 10

敬宗即位优赐诸军诏 12

卷三 帝王 13

即位赦下 13

武宗即位赦 13

宣宗即位赦 13

懿宗即位赦 14

改元上 14

改元贞观诏 14

改元总章诏 14

改元弘道诏 15

改元光宅诏 15

卷四 帝王 18

改元中 18

改元载初赦 18

改元开元元年大赦天下制 20

改元天宝赦 21

改天宝三年为载制 22

改元上元赦 22

去上元年号赦 23

改元永泰赦 24

改元大曆赦 24

卷五 帝王 26

改元下 26

改元建中敕 26

奉天改兴元元年赦 27

改元贞元并招讨河中李怀光淮西李希烈赦 28

改元元和赦 29

改元太和赦 29

改元开成赦 30

改元广明诏 31

改元天复赦 31

改名 34

武宗改名诏 34

卷六 帝王 36

尊号批答 36

先天二年不允上尊号 36

依王公等请上尊号制 37

答朝集使蒋钦绪等上尊号诏 37

答侍中裴光庭等上尊号初表 37

答再请表 37

答三请表 37

肃宗答右仆射裴冕上尊号 37

太上皇答皇帝上尊号诰 38

太上皇再答皇帝上尊号诰 38

太上皇答皇帝上尊号并让大圣字诰 38

太上皇再答皇帝上尊号并辞大圣字诰 38

太上皇三答上尊号并辞大圣字诰 38

太上皇元上尊号诰 38

宝应二年上尊号答诏 38

答第二表诏 39

答第三表诏 39

批答百寮请复尊号表 39

元和元年答宰相上尊号 39

元和二年答宰臣请册尊号第三表 39

元和十四年答南省官上尊号 39

答宰臣请册尊号第三表 40

答第四表 40

长庆元年答宰臣上尊号 40

答第二表 40

答批第三表 40

答第四表 41

宝历元年答宰臣上尊号第四表 41

太和六年答中书门下上尊号 41

会昌四年批答宰臣上尊号第五表 41

大中元年答百寮上尊号第三表 42

大中三年答宰臣上尊号 42

咸通十年答上尊号第四表 42

光启元年答上尊号 42

答第三表 42

卷七 帝王 43

尊号册文上 43

应天神龙皇帝册文 43

开元神武皇帝册文 44

开元天宝圣文神武应道皇帝册文 44

开元天地大宝圣文神武应道皇帝册文 44

太上皇加光天文武大圣孝感皇帝册文 45

睿圣文武皇帝册文 45

元和圣文神武法天应道皇帝册文 46

卷八 帝王 47

尊号册文下 47

文武孝德皇帝册文 47

文武大圣广孝皇帝册文 48

仁圣文武至神大孝皇帝册文 48

仁圣文武章天成功神德明道大孝皇帝册文 49

应乾圣寿太上皇册文 50

卷九 帝王 51

册尊号赦上 51

开元二十七年册尊号赦 51

天宝七载册尊号赦 52

天宝八载册尊号赦 53

天宝十三载册尊号赦 55

乾元元年册太上皇尊号赦 56

广德元年册尊号赦 57

卷十 帝王 59

册尊号赦下 59

元和十四年册尊号赦 59

长庆元年册尊号赦 60

宝历元年册尊号赦 62

会昌二年册尊号赦 62

会昌五年册尊号赦 62

大中二年册尊号赦 63

乾符四年册尊号德音 63

痊复 63

太上皇康复诏 63

疾愈德音 64

太和三年疾愈德音 64

咸通八年痊复救恤百姓僧尼敕 65

卷十一 帝王 66

遗诏上 66

神尧遗诏 66

太宗遗诏 67

大帝遗诏 67

肃宗遗诏 68

代宗遗诏 68

德宗遗诏 68

宪宗遗诏 69

穆宗遗诏 69

卷十二 帝王 70

遗诏下 70

文宗遗诏 70

武宗遗诏 71

宣宗遗诏 71

懿宗遗诏 72

僖宗遗诏 72

遗诰 73

睿宗遗诰 73

明皇遗诰 73

顺宗遗诰 73

卷十三 帝王 75

諡议上 75

高宗天皇帝諡议 75

德宗神武孝文皇帝諡议 76

顺宗至德大圣大安孝皇帝諡议 77

宪宗圣神章武孝皇帝諡议 77

穆宗睿圣文惠孝皇帝諡议 78

敬宗睿武昭愍孝皇帝諡议 78

卷十四至卷二十四并阙文 81

卷二十五 81

妃嫔 81

册杨恭道女为婕妤文 81

册崔弘道女为才人文 81

册萧铿女为才人文 81

册萧铄女为美人文 81

起复上官氏为婕妤制 81

皇帝良娣董氏等贵妃诰 81

睿宗贵妃豆卢氏等食实封制 82

赵国夫人一品制 82

册元妃某氏弟为贵妃文 82

良娣杨氏等为贵妃诏 82

册独孤颖长女为贵妃文 82

许氏等为美人等制 83

郑氏为才人制 83

赠妳婆元氏颍川郡太夫人制 83

婕妤王氏等为淑妃制 83

吴氏等封昭仪制 83

王氏为才人制 83

卷二十六 85

追諡 85

皇太子諡孝敬皇帝制 85

宁王諡让皇帝制 85

靖德太子諡奉天皇帝制 85

齐王諡承天皇帝制 86

册諡文 86

册諡孝敬皇帝文 86

册諡殇皇帝文 87

册諡让皇帝文 87

册諡恭皇后文 87

册諡承天皇帝文 87

哀册文 88

孝敬皇帝哀册文 88

哀皇后哀册文 88

让皇帝哀册文 89

恭皇后哀册文 89

奉天皇帝哀册文 90

承天皇帝哀册文 90

承天皇后哀册文 91

卷二十七 皇太子 93

立太子 93

立秦王为皇太子诏 93

立中山王为皇太子诏 93

立晋王为皇太子诏 93

立代王为皇太子诏 93

立平王为皇太子诏 93

立郢王为皇太子制 94

立忠王为皇太子制 94

立宣王为皇太子制 94

立广陵郡王为皇太子制 94

立邓王为皇太子制 95

立遂王为皇太子制 95

立景王为皇太子制 95

立鲁王为皇太子制 95

立陈王为皇太子制 95

立惪王为皇太子制 96

卷二十八 皇太子 98

册文 98

册晋王为皇太子文 98

册代王为皇太子文 98

册平王为皇太子文 98

册郢王为皇太子文 98

册忠王为皇太子文 99

册成王为皇太子文 99

册雍王为皇太子文 99

册广陵郡王为皇太子文 99

册邓王为皇太子文 100

册遂王为皇太子文 100

册景王为皇太子文 100

册鲁王为皇太子文 100

册德王为皇太子文 101

卷二十九 皇太子 103

册太子赦 103

景云元年册皇太子赦 103

开元三年册皇太子赦 103

开元二十六年册皇太子赦 103

立成王为皇太子德音 104

贞元二十一年册皇太子赦 104

元和四年册皇太子赦 105

元和七年册皇太子赦 105

长庆二年册皇太子德音 105

太和七年册皇太子德音 106

加冠 107

皇太子加元服制 107

皇太子加元服宴百官诏 107

改名 108

皇太子诸王改名敕 108

齿胄 108

皇太子国子监释奠诏 108

皇太子诣太学诏 108

卷三十 皇太子 110

监国 110

神尧命皇太子决断庶政诏 110

太上皇崩命皇太子承乾知军国事诏 110

太宗征辽命皇太子监国诏 111

太宗破高丽回怡摄命皇太子断决机务诏 111

大帝命皇太子领诸司启事诏 111

天太后命皇太子监国制 111

睿宗命皇太子监国制 112

允皇太子奏让政事诏 112

明皇命皇太子监国亲总师徒东讨诏 112

肃宗命皇太子监国制 112

顺宗命皇太子勾当军国敕 113

穆宗命皇太子检校军国敕 113

文宗立颍王为皇太弟勾当军国敕 113

武宗立光王为皇太叔勾当军国敕 114

宣宗立郓王为皇太子勾当军国敕 114

懿宗立晋王为皇太子勾当军国诏 114

僖宗立寿王为皇太弟知军国诏 114

昭宗命皇太子监国制 115

何皇后立辉王为皇太子监军国令 115

传位 115

神尧传位皇太子诏 115

神尧命皇帝正位诏 116

睿宗命皇太子即位诏 116

睿宗令明皇总军国刑政诏 117

明皇令肃宗即位诏 117

肃宗命皇太子即位诏 117

顺宗命皇太子即位诏 118

顺宗传位皇太子改元诰 118

何皇后命皇太子即位令 118

卷三十一 皇太子 120

纳妃 120

纳苏亶女为皇太子妃诏 120

开元十九年皇太子纳妃制 120

开元二十一年皇太子纳妃敕 120

令两京选皇太子妃敕 120

册妃嫔 121

册皇太子苏妃文 121

册皇太子韦妃文 121

册章怀太子张良娣文 121

退让 121

降太子忠为梁王诏 121

废黜 122

废皇太子承乾为庶人诏 122

废皇太子瑛为庶人制 122

追复 123

息隐王追复皇太子诏 123

赠废太子承乾恒山愍王制 123

赠重俊皇太子制 123

卷三十二 皇太子 125

追赠 125

邵王赠皇太子制 125

申王赠惠庄太子制 125

岐王赠惠文太子制 125

庆王赠靖德太子制 125

兴王赠恭懿太子制 126

齐王赠怀懿太子制 126

晋王赠悼怀太子制 126

册赠 127

节愍太子諡册文 127

惠庄太子册文 127

惠文太子册文 127

恭懿太子册文 127

哀册文 128

懿德太子哀册文 128

节愍太子哀册文 128

惠庄太子哀册文 129

惠文太子哀册文 130

惠宣太子哀册文 130

恭懿太子哀册文 131

昭靖太子哀册文 131

庄恪太子哀册文 132

罢祭 132

停官祭赠太子敕 132

卷三十三 诸王 134

封建 134

封周王显制 134

封申王成义等制 134

封郯王嗣直郢王嗣谦制 134

封陕王嗣昇制 134

改封宁王宪制 135

封济王溢等制 135

广平王进封楚王制 135

改封雍王适制 135

封睦王述等制 135

封钦王谔等制 135

封邓王宁等制 136

封沔王恂等制 136

封晋王普制 136

封鲁王永制 136

封梁王休履等制 137

封蒋王宗俭制 137

封棣王惴制 137

封鄂王润制 137

封卫王灌等制 137

封蕲王缉等制 138

封棣王祤等制 138

封景王祕等制 138

封雅王禛等制 138

卷三十四 诸王 141

册文 141

册梁州都督汉王元昌文 141

册徐州都督徐王元礼文 141

册荆州都督荆王元景文 141

册潞州都督韩王元嘉文 141

册遂州都督彭王元则文 142

册雍州牧左武候大将军越王泰改封魏王文 142

册洺州刺史郯王恽改封蒋王文 142

册岐州刺史许王元祥改封江王文 142

册扬州都督沛王贤文 143

册殷王旭轮文 143

册冀王轮文 143

册汴王邕文 143

册鲁王永文 144

册魏王佾文 144

册凉王侹文 144

册蜀王佶文 145

册景王祕文 145

册辉王祚文 145

册祁王祺文 145

册雅王禛文 145

册琼王祥文 146

卷三十五 诸王 148

除亲王官上 148

秦王太尉陕东行台制 148

秦王兼凉州总管制 148

秦王益州道行台制 148

秦王天策上将制 148

秦王领左右十二卫大将军制 149

秦王等兼中书令等制 149

齐王元吉司徒制 149

荆王元景等子孙世袭刺史制 149

邓王元裕等除官制 150

安州都督吴王恪等除官制 150

相州都督魏王泰雍州牧制 150

邓王元裕等刺史制 150

相王并州牧制 150

相王雍州牧制 150

相王太子左卫率制 150

宋王成器太子太师制 151

宋王成器太尉等制 151

岐王范华州刺史等制 151

邠王守礼兼襄州刺史制 151

郯王嗣直安北大都护等制 151

岐王范太子少师等制 152

邠王守礼等兼晋州刺史制 152

卷三十六 诸王 154

除亲王官下 154

庆王潭凉州都督制 154

庆王琮司徒制 154

荣王琬安北大都护制 154

命三王制 154

停颖王等节度诰 155

赵王系天下兵马元帅制 155

彭王仅等河西节度大使制 156

奉节郡王适天下兵马元帅制 156

普王谊荆襄江西等道兵马都元帅制 156

虔王谅申光节度制 157

嘉王运横海军节度制 157

抚王纮河东节度制 157

遂王宥彰信军节度制 157

嘉王运等检校司空制 158

濮王泽成德军节度制 158

昭王汭成德军节度制 158

抚王纮开府仪同三司守司空制 158

蜀王佶西川节度制 159

建王震魏博节度制 159

卷三十七 诸王 161

册亲王官 161

册秦王天策上将文 161

册许王孝秦州都督文 161

册赵王福青州刺史文 161

册邓王元裕襄州刺史文 162

册虢王凤宋州刺史文 162

册纪王慎泽州刺史文 162

册?王上金鄜州刺史文 162

册曹王明梁州都督文 162

册郇王素节申州刺史文 163

册纪王慎荆州都督文 163

册周王显并州都督文 163

册虢王凤青州刺史文 163

册曹王明虢州刺史文 164

册江王元祥鄜州刺史文 164

册殷王旭轮单于大都护文 164

册纪王慎邢州刺史文 164

册曹王明豫州刺史文 165

册赵王福梁州都督文 165

册周王显左卫大将军文 165

大历五年册亲王出将文 166

大历六年册亲王出将文 166

卷三十八 诸王 169

加实封 169

潞王周王上柱国别食实封制 169

加相王封制 169

加邠王守礼实封制 169

庆王等食实封制 170

递位 170

温王逊位制 170

封郡王 170

降亲王为郡王制 170

封某王男某郡王制 170

封怀宁郡王制 171

嗣江王袆封郡王制 171

加乐安郡王实封制 171

封广平郡王等制 171

封皇太子男宁平原郡王等制 171

封诸王男为郡王制 172

册郡王 172

册赵郡王孝恭改封河间郡王文 172

册陇西郡王博?特进司宗卿文 172

册汉中王瑀文 172

除郡王官 173

淮安王神通等开府仪同三司制 173

寿春郡王成器左賛善大夫制 173

信安郡王袆滑州刺史制 173

褒信郡王璆宗正卿制 173

濮阳郡王澈宗正卿制 173

广武郡王承宏光禄卿制 173

信安王袆太子太师制 174

封嗣王 174

加嗣陈王实封制 174

封嗣濮王制 174

封嗣蒋王制 174

封嗣荆王制 174

嗣江王食实封制 175

封嗣密王制 175

封嗣信王制 175

册嗣王 175

册嗣泽王文 175

除嗣王官 176

嗣泽王珣国子司业制 176

嗣虢王邕同知内外闲?敕 176

嗣郑王希言右卫大将军制 176

嗣吴王祗右卫将军等制 176

嗣许王瓘太子詹事等制 176

嗣道王链云安等五郡节度等使制 176

嗣虢王巨西京留守制 176

嗣吴王祗太子宾客制 176

嗣虢王溥太仆少卿制 177

嗣郑王逊大理卿等制 177

诸王男 177

诸王男等加封邑制 177

卷三十九 诸王 179

降黜 179

降魏王泰东莱郡王诏 179

黜梁王忠庶人诏 179

降永王璘庶人诏 179

嗣岐王珍免为庶人制 180

漳王凑降封巢县公制 180

追复 180

成王千里还旧官制 180

收葬 181

谯王重福三品礼葬诏 181

收葬绛王诏 181

听越王归葬诏 181

追赠 181

皇第三子玄覇追封卫王等制 181

故海陵刺王元吉追封巢王制 182

諡沛哀王璥制 182

赠恒山愍王承乾荆州大都督等制 182

赠河东郡王瑾太子少师制 182

荣王故男赠文安郡王制 182

太子第二男追封缙云郡王赐名諲制 182

册赠 183

册赠渤海王文 183

卷四十 诸王 185

册妃 185

册虢王刘妃文 185

册齐王韦妃文 185

册桂阳郡王杨妃文 186

册寿王杨妃文 186

册荣王郑妃文 186

册颍王独孤妃文 186

册永王侯莫陈妃文 186

册荣王薛妃文 186

册济王崔妃文 187

册信王卢妃文 187

册陈王韦妃文 187

册寿王韦妃文 187

册广平王崔妃文 187

册凉王张妃文 188

册蜀王田妃文 188

册?王宝妃文 188

王妃入道 188

度寿王妃为女道士敕 188

收葬王妃 189

收葬遇害王妃诏 189

睦亲族 189

宗姓官在同列之上诏 189

魏王泰上括地志赐物诏 189

令宗属姑叔不得拜子姪制 189

勉励宗亲诰 190

选宗子授台省官及法官京县官诏 190

天下三等以上亲赴上都制 190

甄叙皇属敕 190

诫砺 191

责齐王祐诏 191

诫诸王任刺史别驾敕 191

卷四十一 公主 193

封号 193

封长宁公主等制 193

封常芬公主等制 193

封唐昌公主等制 194

封高都公主等制 194

封临晋公主制 194

封永宁公主制 194

封平昌公主制 194

封高阳公主制 194

封太华公主制 194

封寿光公主等制 195

封广宁公主制 195

封大长公主制 195

封永阳长公主等制 195

封真宁公主等制 196

封永昌公主制 196

封十二妹等四人长公主制 196

封太和长公主制 196

封定安大长公主制 196

封延庆公主等制 197

封万寿公主等制 197

封盛唐公主制 197

册文 197

册信成公主文 197

册昌乐公主文 198

册高都公主文 198

册建平公主文 198

册永宁公主文 198

册临晋公主文 198

册真阳公主文 199

册华阳公主文 199

册益昌公主文 199

卷四十二 公主 202

出降 202

公主王妃不许舅姑父母答拜诏 202

详定公主郡县主出降仪敕 202

出降册文 202

册兴信公主出降文 202

册乐成公主出降文 202

册寿光公主出降文 202

册平昌公主出降文 203

册广宁公主出降文 203

册普宁公主出降文 203

册嘉成公主出降文 203

加实封 204

太平公主加实封制 204

长宁安乐公主加实封制 204

宣城公主加实封制 204

镇国太平公主加实封制 204

常芬公主食实封制 204

和蕃 205

止和蕃公主入朝制 205

金城公主降吐蕃制 205

封燕郡公主制 205

封东光公主制 205

封和义公主制 206

封宁国公主制 206

和蕃册文 206

册金城公主文 206

册交河公主文 206

册和回纥公主文 207

册崇徽公主文 207

谴黜 207

郜国大长公主别馆安置敕 207

追封 208

追封华阳公主制 208

追封玉虚公主制 208

追封齐国大长公主制 208

赠故同昌公主卫国公主制 208

諡议 209

安兴公主諡议文 209

卷四十三 郡县主 211

县主出嫁称适诏 211

新都郡主适杨泚制 211

安乐郡主适杨守文制 211

新都郡主适卢咸等制 211

义安郡主适裴巽制 211

封安定郡主制 211

封新平郡主制 211

东光县主事迹编入国史诏 212

封寿昌县主制 212

寿昌县主适崔珍制 212

封仙源县主制 212

封永年县主制 212

封华亭县主制 212

封安吉县主制 212

加襄乐县主等实封敕 212

封恩王等女为县主制 213

卷四十四 大臣 215

宰相 215

命相一 215

裴寂萧瑀左右仆射制 215

义寂司空制 215

长孙无忌右仆射制 215

房玄龄杜如晦左右仆射制 216

李靖右仆射制 216

长孙无忌司空制 216

温彦博右仆射制 216

高士廉左仆射制 216

长孙无忌司徒制 216

房玄龄司空制 217

狄仁杰内史制 217

韦嗣立平章事制 217

崔日用参知机务制 217

姚元之同三品制 217

张说检校中书令制 217

刘幽求知军国大事制 218

刘幽求同三品制 218

张说中书令制 218

姚崇兼紫微令制 218

卢怀慎平章事制 218

卢怀慎检校黄门监制 219

源乾曜平章事制 219

宋璟兼黄门监苏颋平章事制 219

张说同三品制 219

张说兼中书令制 219

卷四十五 大臣 222

宰相 222

命相二 222

张说中书令王晙同三品制 222

韩休平章事制 222

裴耀卿张九龄平章事制 222

裴耀卿侍中张九龄中书令李林甫同三品制 222

陈希烈平章事制 223

陈希烈左相制 223

杨国忠右相制 223

韦见素平章事制 223

房琯平章事制 224

吕諲平章事制 224

李岘李揆第五琦平章事制 224

苗晋卿侍中制 224

萧华平章事制 224

裴遵庆平章事制 225

元载平章事制 225

刘晏平章事制 225

杨绾常衮平章事制 225

萧复刘从一姜公辅平章事制 226

刘滋崔造齐映平章事制 226

李泌平章事制 226

卷四十六 大臣 228

宰相 228

命相三 228

齐抗平章事制 228

韦执谊平章事制 228

杜黄裳袁滋平章事制 228

郑馀庆平章事制 228

郑絪平章事制 229

武元衡平章事制 229

李吉甫平章事制 229

裴垍平章事制 229

李藩平章事制 230

权德舆平章事制 230

李吉甫平章事制 230

李绛平章事制 231

武元衡平章事制 231

张弘靖平章事制 231

韦贯之平章事制 232

裴度平章事制 232

卷四十七 大臣 234

宰相 234

命相四 234

李逢吉平章事制 234

王涯平章事制 234

崔羣平章事制 234

李鄘平章事制 235

李夷简平章事制 235

皇甫鎛平章事制 235

程异平章事制 235

令狐楚平章事制 236

韩弘中书令制 236

萧俛平章事制 236

段文昌平章事制 237

崔植平章事制 237

杜元颖平章事制 237

王播平章事制 238

元稹平章事制 238

裴度平章事制 238

李逢吉平章事制 239

卷四十八 大臣 241

宰相 241

命相五 241

韩弘中书令制 241

牛僧孺平章事制 241

李程平章事制 241

窦易直平章事制 242

裴度平章事制 242

韦处厚平章事制 242

王播平章事制 243

路隋平章事制 243

李宗闵平章事制 243

牛僧孺平章事制 244

宋申锡平章事制 244

李德裕平章事制 244

王涯平章事制 245

李宗闵平章事制 245

贾餗平章事制 245

李固言平章事制 246

卷四十九 大臣 248

宰相 248

命相六 248

舒元舆李训平章事制 248

郑覃平章事制 248

李石平章事制 248

李固言平章事制 249

陈夷行平章事制 249

杨嗣复李珏平章事制 249

裴度中书令制 250

崔郸平章事制 250

崔珙平章事制 250

杜悰平章事制 251

李回平章事制 251

崔铉魏扶平章事制 251

崔龟从平章事制 252

魏谟平章事制 252

裴休平章事制 252

卷五十 大臣 255

宰相 255

命相七 255

郑朗平章事制 255

崔慎由平章事制 255

萧邺平章事制 255

刘瑑平章事制 256

夏侯孜平章事制 256

杜审权平章事制 256

夏侯孜平章事制 257

杨收平章事制 257

于悰平章事制 257

王铎萧遘平章事制 258

郑畋平章事制 258

韦昭度平章事制 259

陆扆平章事制 259

朱朴平章事制 259

崔胤崔远平章事制 260

王搏平章事制 260

张文蔚平章事制 260

杨涉平章事制 261

卷五十一 大臣 263

宰相 263

馆职 263

张说等监修国史敕 263

宋璟苏颋修国史制 263

萧嵩集贤院学士修国史制 263

裴光庭弘文馆大学士制 263

陈希烈监祕书省图书制 263

齐抗修国史制 264

李藩弘文馆大学士制 264

牛僧孺集贤殿大学士监修国史制 264

李固言崇文馆大学士等制 264

魏謩监修国史等制 265

令狐绹弘文馆大学士制 265

郑朗监修国史等制 265

崔慎由监修国史等制 266

萧邺监修国史等制 266

夏侯孜集贤殿大学士制 266

白敏中弘文馆大学士等制 267

王铎弘文馆大学士等制 267

萧遘监修国史等制 268

卷五十二 大臣 270

宰相 270

判使罢判 270

杜佑诸道盐铁等使制 270

皇甫鎛罢判度支制 270

王涯诸道榷茶使制 270

蒋伸罢判户部制 271

王铎判户部制 271

萧遘判度支制 271

萧遘罢判度支制 272

孙偓判户部制 272

孙偓判度支兼诸道盐铁使等制 273

王搏诸道盐铁转运等使制 273

领镇 274

姚崇都检校诸军大使制 274

张说兼知朔方军节度使制 274

李林甫兼河西节度使制 274

李林甫兼朔方军节度使制 274

王缙侍中兼都统制 275

杜鸿渐兼东都留守制 275

王缙兼幽州节度副使制 275

裴度门下侍郎彰义军节度宣慰等使制 275

王铎中书令诸道行营都统权知义成军节度使制 276

郑畋门下侍郎平章事依前都统制 276

卷五十三 大臣 278

宰相 278

出镇上 278

陆象先益州大都督府长史制 278

杜黄裳河中节度同平章事制 279

武元衡西川节度同平章事制 279

李逢吉东川节度使制 279

李夷简淮南节度同平章事制 280

裴度河东节度同平章事制 280

韩弘河中节度兼中书令制 280

牛僧孺武昌军节度同平章事制 281

李石荆南节度同平章事制 281

李德裕荆南节度平章事制 281

白敏中邠宁节度平章事制 282

崔铉淮南节度平章事制 282

卷五十四 大臣 283

宰相 283

出镇下 283

裴休宣武军节度平章事制 283

魏謩西川节度平章事制 284

崔慎由东川节度制 284

萧邺荆南节度平章事制 284

杜审权镇海军节度平章事制 285

刘瞻荆南节度平章事制 285

郑从讜河东节度平章事制 286

王铎义成军节度兼中书令制 286

崔胤武安军节度平章事制 286

王搏威胜军节度平章事制 287

独孤损静海军节度平章事制 287

卷五十五 大臣 289

宰相 289

罢免上 289

长孙无忌开府仪同三司制 289

李靖特进制 289

魏征特进制 289

王方庆麟台监监修国史制 290

姚元之相王府长史制 290

张说停中书令制 290

源乾曜停侍中制 290

裴耀卿张九龄尚书左右丞相制 290

陈希烈太子太师制 290

李勉太子太师制 291

卢翰太子宾客制 291

崔造太子右庶子制 291

卢迈太子宾客制 291

赵宗儒太子右庶子制 291

郑珣瑜吏部尚书高郢刑部尚书制 291

郑馀庆太子宾客制 292

郑絪太子宾客制 292

李藩太子詹事制 292

权德舆礼部尚书制 292

李绛礼部尚书制 292

韦贯之吏部侍郎制 293

卷五十六 大臣 295

宰相 295

罢免下 295

李鄘户部尚书制 295

王涯兵部侍郎制 295

崔羣湖南观察使制 295

令狐楚宣歙池观察使制 295

萧俛右仆射制 296

崔植刑部尚书制 296

裴度右仆射制 296

元稹同州刺史制 296

宋申锡太子右庶子制 297

陈夷行左仆射制 297

杜悰右仆射崔铉户部尚书制 297

郑朗太子少师制 298

郑畋太子少傅分司东都制 298

裴胤鄂岳观察使制 298

崔胤吏部尚书制 299

裴枢崔远左右仆射制 299

卷五十七 大臣 301

宰相 301

休致 301

卢怀慎去官养疾敕 301

杜佑太保致仕制 301

貶降上 302

张嘉贞幽州刺史制 302

杜暹荆州长史李元纮曹州刺史制 302

宇文融汝州刺史制 302

第五琦忠州长史制 302

第五琦长流夷州制 302

李揆袁州长史制 303

王缙括州刺史制 303

杨炎崖州司马制 303

郑馀庆郴州司马制 304

韦执谊崖州司马制 304

于崸恩王傅绝朝谒制 304

皇甫鎛崖州司户参军制 304

令狐楚衡州刺史制 305

宋申锡开州司马制 305

李德裕袁州长史制 305

李宗闵明州刺史制 305

再贬李宗闵处州长史制 306

三贬李宗闵潮州司户制 306

卷五十八 大臣 308

宰相 308

贬降下 308

李德裕潮州司马制 308

李德裕崖州司户制 308

李回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制 308

李回贺州刺史制 309

杨收端州司马制 309

杨收长流驩州制 309

孔纬荆南节度使制 310

张濬鄂岳观察使制 310

杜让能梧州刺史制 310

孙偓南州司马制 311

朱朴郴州司户制 311

王搏工部侍郎制 311

王搏溪州刺史制 311

王搏崖州司户制 311

崔胤工部尚书制 311

裴枢登州刺史崔远莱州刺史制 312

陆扆濮州司户王溥淄州司户制 312

裴贽青州司户制 312

柳?密州司户制 313

卷五十九 大臣 315

将帅 315

命将 315

解琬朔方道后军大总管等制 315

王晙朔方道行军总管制 315

薛讷白衣摄左羽林将军击吐蕃制 315

薛讷朔方道大总管制 316

郭子仪兵马副元帅制 316

郭子仪东京畿山东河南诸道元帅制 316

李光弼副知行营事制 316

王思礼北京留守制 316

郭子仪兼邠宁鄜坊两道节度使制 317

郭子仪都统诸道兵马收复范阳制 317

李鼎陇右节度使制 318

李若幽朔方节度使赐名国贞制 318

郭子仪汾阳郡王知朔方行营制 318

仆固怀恩朔方节度使制 318

李抱玉河西等道副元帅制 319

马璲浑瑊副元帅同招讨河中制 319

李晟凤翔陇右节度使兼泾原副元帅制 320

刘洽宋亳兵马都统制 320

范希朝京西行营节度使制 320

裴度幽镇两道招抚使制 320

裴度镇州四面招讨使制 321

卷六十 大臣 323

将帅 323

赏功 323

陇右河西节度使哥舒翰西平郡王制 323

郭子仪中书令李光弼侍中制 323

李光弼太尉中书令制 323

滑州节度使令狐彰加御史大夫制 324

褒劳勋臣制 324

李晟司徒兼中书令制 324

浑瑊侍中制 325

高崇文剑南西川节度使制 325

李愬移镇加官阶爵邑制 325

田弘正兼侍中制 326

李光颜特进赐一子官制 326

王智兴等加官爵制 327

王元逵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制 327

贬责 328

薛讷除名为庶人制 328

卷六十一 大臣 330

尊礼大臣 330

魏公寂已下奏事侍立并升殿诏 330

郭子仪号尚父制 330

杜佑每月两三度入朝商议军国大事 331

裴度平章军国重事三五日一入中书制 331

异姓王 331

封五王制 331

册张柬之汉阳郡王文 332

册崔玄暐博陵郡王文 332

封卫伯玉阳城郡王制 332

封辛杲京晋昌郡王制 332

封王景崇常山郡王文 333

异姓王妃 333

册崔玄暐妻为博陵郡王妃文 333

册三公 333

册齐国公无忌为司空文 333

册郭子仪尚父文 334

册李晟司徒文 334

册李晟太尉文 334

册马燧司徒文 335

册裴度司空文 335

册李德裕太尉文 335

册杜让能太尉文缺 335

卷六十二 大臣 337

册国公 337

册高士廉改封申国公文 337

册李勣改封英国公文 337

册程知节改封卢国公文 337

册侯君集改封陈国公文 337

册段志玄改封褒国公文 338

册羣臣 338

册张允恭鄯州都督文 338

册唐临吏部尚书文 338

册段宝玄越州都督文 338

册乔师望凉州刺史文 338

册阎立本工部尚书文 339

册李宽太子詹事文 339

册李义甫司列太常伯文 339

册刘伯英左监门卫大将军文 339

册窦玄德司元太常伯文 340

册许国师左相文 340

册薛孤吴仁右金吾卫大将军文 340

册许敬宗太子太师文 340

册张延师左卫大将军文 341

卷六十三 大臣 343

册赠 343

册赠豆卢钦望司空并州大都督文 343

册赠杨再思并州大都督文 344

册赠高崇文司徒文 344

册赠吴少诚司徒文 344

册赠刘总太尉文 344

册赠李珏司空文 345

册赠李茂庄太师文 345

册赠韩遵太尉文 345

册赠刘崇望司空文 346

陪陵 346

赐功臣陪陵地诏 346

功臣陪陵诏 346

赠郭子仪太师陪葬建陵制 347

配享 347

桓彦范等配享中宗庙庭诏 347

苏瓌刘幽求配享睿宗庙庭诏 347

裴冕李晟段秀实配享肃宗德宗庙庭诏 348

浑瑊配享德宗庙庭诏 348

实封 348

加王琚等食实封制 348

加张暐食实封制 348

加刘幽求食实封制 349

加郭虔瓘食实封制 349

赐李光弼实封一子官制 349

不许李光弼辞封诏 349

赐张自勉实封诏 350

加田承嗣实封制 350

加田神功实封制 350

加马璘实封制 350

分郭子仪实封赐诸子诏 350

马燧李皋赐实封制 351

卷六十四 大臣 353

铁券 353

裴寂等恕死诏 353

赐护密国王子铁券文 353

赐突骑施黑姓可汗铁券文 353

赐怀化王男?俱车鼻施铁券文 353

赐李纳王武俊田悦等铁券文 353

赐安西管内黄?官铁券文 354

赐陈敬瑄铁券文 354

赐韩建铁券文 354

附属籍 355

安康郡公袭誉听合谱宗正诏 355

燕公艺赐姓上籍宗正诏 355

楚王伏威赐姓附属籍诏 355

高开道赐姓上籍宗正诏 355

胡大恩赐姓属籍宗正诏 355

许凉武昭王孙绛郡姑臧等四房子孙隶入宗正属籍敕 356

令李晟家附属籍诏 356

卷六十五 大臣 358

录勋 358

长孙无忌等九人各封一子郡县公诏 358

封建功臣诏 358

长孙无忌等十四人并为刺史封国公子孙承袭诏 358

图功臣像于凌烟阁诏 359

赠淮宁军大将军周曾等敕 359

赐将士名奉天定难等功臣诏 360

褒赏淮西立功将士诏 361

录陷蕃官子孙诏 361

为李怀光立后诏 361

令画中宗以后功臣于凌烟阁制 362

录李洧等子孙诏 362

录功臣子康志宁等各除官职敕 362

叙用勋旧武臣德音 362

命京兆府修郭子仪墓诏 364

?旧 364

宥周隋名臣子孙配流诏 364

赐卢怀慎家粟帛敕 364

录苏瓌孙系等各授官诏 364

录褚遂良等孙各授官诏 364

录魏征等三人裔孙诏 364

卷六十六 典礼 367

封禅 367

答请封禅诏 367

贞观十五年封泰山诏 367

停封泰山诏 367

允羣臣请封禅诏 368

封禅诏 368

停封禅诏 369

封禅器用从文诏 369

永淳二年停封中岳诏 370

开元十三年封泰山诏 370

断屠及渔猎採捕敕 370

处分行事官等敕 370

乾封玉牒文 370

开元玉牒文 371

开元十三年东封赦书 371

后土 372

幸汾阴祠后土敕 372

祀后土赏赐行事官等制 372

后土赦书 373

卷六十七 典礼 375

南郊一 375

贞观十七年冬至有事南郊诏 375

祭圆丘明堂竝以高祖太宗配诏 376

郊礼唯昊天称天五帝只称帝制 376

开元十一年郊天制 376

命宰臣等分祭郊庙社稷敕 376

升坛入庙行事官先去剑佩及履敕 377

天寶元年南郊制 377

每载四孟合祭天地诏 377

天宝五载南郊诏 378

元年建子月祭圆丘诏 378

百官议大礼期日敕 378

罢告谢郊庙敕 378

以旱停南郊敕 378

卷六十八 典礼 379

南郊二 379

贞观十七年南郊德音 379

景龙三年南郊赦 379

开元十一年南郊赦 380

天宝六年南郊赦阙 380

天宝十载南郊赦 381

卷六十九 典礼 383

南郊三 383

乾元元年南郊赦 383

元年建卯月南郊赦 384

广德二年南郊赦 385

贞元元年南郊大赦天下制 386

卷七十 典礼 389

南郊四 389

贞元六年南郊赦 389

贞元九年南郊大赦天下 390

元和二年南郊赦 391

长庆元年正月南郊改元赦 392

宝历元年正月南郊赦 393

卷七十一 典礼 397

南郊五 397

太和三年南郊赦 397

会昌元年五月南郊赦 398

会昌五年正月三日南郊赦 398

卷七十二 典礼 400

南郊六 400

大中元年南郊赦 400

乾符二年南郊赦 400

卷七十三 典礼 407

东郊 407

亲祀东郊德音 407

北郊 408

太极元年北郊赦 408

明堂 409

详议明堂制度诏 409

颁明堂制度诏 409

亲享明堂制 410

明堂灾告庙制 410

亲祀明堂赦 410

社稷 411

亲祀太社诏 411

升社稷及日月五星为大祀敕 412

卷七十四 典礼 414

籍田 414

贞观三年籍田诏 414

籍田制 414

停籍田雕饰农器诏 414

元和五年罢籍田敕 415

开元二十三年籍田赦 415

九宫贵神 416

亲祭九宫坛敕 416

亲祭九宫坛大赦天下敕 417

岳渎山川 418

封华岳神为金天王制 418

册东海神为广德王文 418

命卢从愿等祭岳渎敕 418

令嗣郑王希言分祭五岳敕 418

令嗣许王瓘祭东岳敕 419

禁骊山樵采敕 419

雨泽频降昭报山川敕 419

令关内诸州长官祭名山大川敕 419

遣官祭霍山敕 419

萧昕等分祭名山大川制 419

立终南山祠敕 420

杂祀 420

天地宗庙外祭用少牢诏 420

置寿星坛敕 420

升风伯雨师为中祀敕 420

五方帝祝文勿称朕诏 420

亲拜风伯雨师祝版诏 421

条贯祀事诏 421

卷七十五 典礼 423

太清宫 423

太清宫行礼官改用朝服并停祝版敕 423

太清宫行事改为荐献制 423

宗庙 423

令所司与礼官议宗庙制 423

令公卿议太原建寝庙诏 423

增置太庙九室诏 424

常荐 424

宗庙荐享别奠樽爵诏 424

太庙五享令宗子摄事诏 424

令两京各日享庙诏 425

享太庙料外置牙盘食诏 425

禘祫不废常享诏 425

祧迁 425

迁献懿二祖诏 425

亲享 426

令皇帝亲谒太庙诰 426

明皇即位谒太庙赦 426

亲谒太庙锡赐宗支庶官制 426

亲享九庙制 426

卷七十六 典礼 429

省侍 429

元和元年辍朝侍膳敕 429

元和十一年皇太后寝疾权不听政敕 429

大中元年积庆皇后寝疾权不听政敕 429

大中二年太皇太后寝疾权不听政敕 429

咸通六年太皇太后寝疾权不听政敕 429

服纪 430

代宗行再朞服诏 430

义安太后服制敕 430

陵寢上 431

营卜 431

九嵕山卜陵诏 431

充奉 431

厚奉建陵诏 431

大行太后山陵修奉事敕 431

扈从灵驾 432

太宗允百官表请不亲至山陵诏 432

随灵驾赴陵所诏 432

亲至华陵敕 432

答百僚不赴华陵诏 432

卷七十七 典礼 434

陵寢下 434

优劳 434

高祖山陵毕赐元从功臣及营奉百姓恩泽诏 434

崇陵优劳德音 434

丰陵优劳德音 434

庄宪皇太后山陵优劳德音 434

景陵优劳德音 435

光陵优劳德音 436

庄陵优劳德音 436

孝明太皇太后山陵优劳德音 437

供荐 438

停诸陵供奉鹰狗诏 438

九月一日荐衣陵寝诏 438

亲谒 438

亲谒陵曲赦醴泉县德音 438

停亲谒乾陵敕 439

谒五陵赦 439

卷七十八 典礼 442

追尊祖先 442

追尊玄元皇帝制 442

追尊先天太皇德明兴圣皇帝等制 442

?圣祖大道玄元皇帝号并五圣加諡制 443

加諡祖宗 444

諡议 444

顺宗加諡至德弘道大圣大安孝皇帝议 444

宪宗加諡昭文章武大圣至神孝皇帝议 444

册文 445

圣祖大道玄元皇帝加号册 445

高祖神尧大圣皇帝加諡册 445

太宗文武大圣皇帝加諡册 445

高宗天皇大圣皇帝加諡册 445

中宗孝和大圣皇帝加諡册 446

睿宗玄真大圣皇帝加諡册 446

赦 446

加祖宗諡号赦 446

国忌 447

国忌在近进蔬菜诏 447

增忌辰设斋人数敕 447

废国忌日行香敕 447

卷七十九 典礼 449

巡幸 449

幸故宅改为通义宫曲赦京城系囚制 449

巡幸岐陇二州曲赦 449

巡幸并州曲赦 449

破契苾幸灵州诏 450

赦行幸诸县及岐州制 450

幸东都诏 450

睿宗令皇帝巡边诏 451

行幸东都诏 451

幸新丰及同州敕 451

幸东都制 452

至东都大赦天下制 452

巡幸东都赐赍扈从赦天下制 452

幸长安制 452

幸东都诏 453

将离东都减降囚徒敕 453

北都巡狩制 453

幸太原府赦境内制 453

北路幸长安制 454

南路幸长安制 454

巡幸东都赐赍从官敕 454

南路幸西京敕 454

銮驾到蜀大赦制 454

史思明再陷洛阳巡幸东京诏 455

卷八十 典礼 457

朝贺 457

冬至取次日朝贺敕 457

五月一日御宣政殿敕 457

淮西用兵罢元会敕 458

贡献 458

停贡献诏 458

罢正至进奉敕 458

宴集 458

定州赐宗姓老人宴会敕 458

赐百官钱令逐胜宴集敕 458

宴朔方将士敕 459

宴幽州老人敕 459

平淮西后宴赏诸军将士放归本道敕 459

以水灾罢九日宴会敕 459

养老 460

赐孝义高年粟帛诏 460

老人赐几杖鸠杖敕 460

纪节 460

停诸节进献诏 460

以二月一日为中和节敕 461

令诞日外命妇贺皇太后敕 461

许庆成节宴会陈脯?敕 461

弋猎 461

放围兵敕 461

酬赏凤泉汤知顿官及百姓敕 461

禁弋猎敕 462

丧制 462

听卫士终制三年敕 462

不许临丧嫁娶及上墓欢乐诏 462

戒厚葬诏 462

禁丧葬踰礼制 463

诫厚葬敕 463

条流葬祭敕 463

卷八十一 政事 465

礼乐 465

太常乐人蠲除一同民例诏 465

颁行唐礼及郊庙新乐诏 465

用庆善曲破阵乐诏 465

访习礼乐诏 465

禁断女乐敕 466

内出云韶舞敕 466

雅乐名大唐乐制 466

经史 466

命萧瑀等修六代史诏 466

修晋书诏 467

简择史官诏 467

令诸儒质定古文孝经尚书诏 467

行何郑所注书敕 467

改尚书洪范无颇为无陂敕 468

录开元以来名臣事迹付史馆敕 468

条贯起居注敕 468

卷八十二 政事 470

刑法 470

颁新律令诏 470

纠劾违律行事诏 470

颁行新律诏 470

法司及别敕推事并依律文诏 471

恤刑诏 471

颁行新令制 471

申理冤屈制 472

颁行律令格式制 472

减大理丞废秋官狱敕 473

申冤制 473

诉事人先经州县敕 473

减抵罪人决杖法诏 474

令宰臣与法官详死刑敕 474

宽徒刑配诸军効力敕 474

颁行新定律令格式敕 474

罪至死者勿决先杖敕 474

删定制敕 474

禁罪人鞭背敕 474

颁历 475

颁行麟德历诏 475

更改闰月制 475

卷八十三 政事 476

恩宥一 476

曲赦凉甘等九州制 476

武德二年十月赦 477

益州夔州管内疎理囚徒制 477

贞观四年二月大赦 477

贞观九年三月大赦 477

开元三年正月德音 478

原减囚徒敕 478

宥京城罪人敕 478

孟夏疎决天下囚徒敕 478

以春令减降天下囚徒敕 479

卷八十四 政事 480

恩宥二 480

遣使往诸道疎决囚徒敕 480

以春令减降囚徒敕 480

以春令减降囚徒德音 481

原免囚徒德音 481

大历四年大赦 482

大历五年大赦 482

大赦京畿三辅制 483

卷八十五 政事 484

恩宥三 484

天历七年大赦 484

大历八年大赦 485

大历九年大赦 485

宥京城禁囚敕 485

赦京城囚徒制 485

元和十三年大赦 486

长庆四年正月一日德音 486

卷八十六 政事 487

恩宥四 487

曲赦京畿德音 487

大中十三年正月赦 488

咸通七年大赦 488

咸通八年五月德音 491

咸通十三年五月疎理刑狱敕 492

光启三年七月德音 492

时令 495

令史官条奏每月应所行事诏 495

岁初处分德音 495

卷八十七至九十八并阙文 498

卷九十九 政事 498

建易州县 498

置乾封明堂县制 498

置鸿宜鼎稷等州制 498

却置潼关制 499

置营州都督府制 499

改梁州为兴元府诏 499

城盐州诏 499

置宥州敕 500

置行蔡州敕 500

置遂平县敕 500

置孟州敕 500

分岭南为东西道敕 501

降徐州为团练敕 501

建徐州为感化军节度敕 501

升华州为兴德府敕 502

修复故事 502

诸卫队仗绯色幡改赤黄色诏 502

复尚书省故事制 502

厘革?函进状诏 503

厘革请留中不出状诏 503

卷一百 政事 505

官制上 505

致仕官在见任官上诏 505

定三品至九品服色诏 505

置三师诏 505

厘革伎术官制 505

揀择刺史诏 506

令御史录奏内外官职事诏 506

命新除牧守面辞敕 506

诫百官与供奉人交通制 506

诫饬御史制 506

简京官为都督刺史诏 507

复置十道按察使敕校注·与一○四卷重复·今删诫励尚书省官敕 507

洗涤官吏负犯敕 507

诫励诸州刺史敕 507

刺史令久在任诏 508

京官都督刺史内外迭用敕 508

诫励吏部礼部掌选知举官敕 508

诫励兵吏部两司敕 508

置十道采访使敕 509

处分县令敕二道 509

处分选人敕 509

吏部引见县令敕 509

卷一百一 政事 512

官制下 512

改太史监为司天台敕 512

加散骑常侍员品诏 512

升中书门下品秩诏 512

减京畿官员制 512

停河南淮南等道副元帅制 513

减京兆尹已下俸钱制 513

诫别驾县令录事参军诏 513

处分别驾令录敕校注·与前诏重复·今删复先减官员敕 514

赐常参官钱敕 514

置上将军及增诸卫禄秩诏 514

朝臣薨卒给俸料赙赠诏 514

罢百官正衙奏事敕 514

停河南水陆运使等敕 514

停诸道支度营田使敕 515

停宰臣监搜诏 515

条贯两省台官导从敕 515

厘革选人敕 515

文武官参用诏 515

卷一百二 政事 518

举荐上 518

京官及总管刺史举人诏 518

采访孝悌儒术等诏 518

求访贤良限来年二月集泰山诏 518

荐举贤能诏 519

搜访才能诏 519

河南河北江淮采访才杰诏 519

采访武勇诏 519

访习天文历算诏 520

访孝悌德行诏 520

京文武三品每年各举所知诏 520

求猛士诏 520

访天下奇才异行制校注·与一一○卷重复·今删博采通经史书学兵法诏 520

文武官及朝集使举堪将帅诏 521

诸州举实才诏 521

搜扬怀才隐逸等敕 521

求访武士诏 521

卷一百三 政事 522

举荐下 522

搜访天下贤俊制 522

访至孝友悌诰 523

处分举荐人诏 523

令常参官举人诏 523

搜访天下贤能敕 523

搜访兵术贤才诏 524

按察上 524

遣使巡行天下诏 524

遣十使巡察风俗制 524

处分朝集使敕八道 525

卷一百四 政事 529

按察下 529

处分朝集使敕五道 529

遣陆象先等依前按察制 530

遣王志愔等各巡察本管内制 531

遣使河南河北道观察利害诏 531

诫励京畿县令敕 532

遣御史大夫王晙等巡按诸道敕 532

遣使黜陟诸道敕 532

席建侯等巡行诸道敕 533

黜陟杨懋等诏 533

察访刺史县令诏 533

遣诸道黜陟使敕 534

裦劝 534

甄奖陷贼守节官诏 534

录用邓州归顺官诏 534

卷一百五 政事 536

求直言 536

令羣臣直言诏 536

听百寮进状及廷争敕 536

令台省详议封事诏 536

令百官言事诏 536

许刺史言事敕 537

崇儒 537

置学官备释奠礼诏 537

兴学敕 537

集学生制 537

命张说等两省侍臣讲读敕 538

令明经进士就国子监谒先师敕 538

求儒学诏 538

选集贤学士敕 539

崇太学诏 539

卷一百六 政事 541

制举 541

处分举人敕 541

处分制举人敕 541

孝悌力田举人不令考试词策敕 542

建中元年试制举人策问 542

贞元元年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策问 542

又博通坟典达于教化科策问 543

又识洞韬略堪任将帅科策问 543

贞元元年放制科举人诏 543

贞元四年贤良方正策问 544

元和元年尚书省试制科举人敕 544

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策问 544

放制举人敕 545

元和三年试制举人策问 545

长庆二年试制科举人敕 546

策问 546

放制举人诏 546

除制举人官敕 547

宝历元年试制举人诏 547

策问 547

放制举人诏 547

太和二年亲试制举人敕 548

策问 548

放制举人敕 548

贡举 549

条流明经进士诏 549

令贡举人勉学诏 549

令礼部掌贡举敕 549

处分高蹈不仕举人敕 549

亲试四子举人敕 550

条流习礼经人敕 550

厘革新及第进士宴会敕 550

卷一百七 政事 552

备御 552

阅武诏 552

置十二军诏 552

修缘边障塞诏 552

宽缮治器械功程诏 552

骊山讲武赏慰将士诏 553

镇兵以四年为限诏 553

诫励诸军州牧将诏 553

遣使选择边兵诏 554

遣荣王琬往陇右巡按处置敕 554

禁诸道将士逃入诸军制 554

禁诸道将校逃亡制 554

命郭子仪等出师制 555

停河中节度并耀德军诏 555

发兵屯守诸镇诏 556

优奖西北庭将士诏 556

还马燧赏军士家财诏 556

遣胡证巡边诏 556

岭南用兵德音 557

卷一百八 政事 559

营缮 559

建玉华宫于宜君县凤皇谷诏 559

玉华宫成曲赦宜君县制 559

停修金仙玉真两观诏 560

停修大明宫诏 560

大明宫成放免囚徒等制 560

改明堂为乾元殿诏 561

兴庆宫成御朝德音 561

禁约上 561

关内诸州断屠酤诏 561

关内诸州断屠杀诏 561

废潼关以东缘河诸关不禁金银绫绮诏 562

写书御名不阙点画诏 562

官人百姓衣服不得逾令式诏 562

禁断大酺广费敕 562

禁珠玉锦绣敕 562

禁奢侈服用敕 563

卷一百九 政事 564

禁约下 564

禁断锦绣珠玉敕 564

禁断腊月乞寒敕 565

禁别宅妇人诏 565

禁止街坊轻浮言语诏 565

禁杀害马牛驴肉敕 565

禁断寒食鸡子相饷遗诏 565

条贯立戟敕 566

禁天文图谶诏 566

禁大花绫锦等敕 566

禁车服第宅踰侈敕 566

申禁公私车服踰侈敕 567

禁岭南货卖男女敕 567

卷一百十 政事 569

诫谕 569

诫表疏不实诏 569

令内外官相存问诏 569

令有司劝勉庶人婚聘及时诏 569

诫励氏族婚姻诏 570

诫励风俗敕四道校注·其一与一○○卷重复·今删诫谕天下诏一作制 571

不许羣臣干请诏 571

诫励官寮制 572

诫勗内外郡官诏 572

令州县以制敕告示百姓敕 572

诫示诸道制 572

诫励风俗诏 572

令藩镇候诏方得入觐敕 573

告谕宗闵德裕亲故更不问罪敕 573

诫谕藩镇诏 573

休假 574

许百官旬节休假不入朝诏 574

卷一百十一 政事 576

田农 576

劝农诏 576

温彦博等检行诸州苗稼诏 576

置劝农使安抚户口诏 576

听逃户归首敕 577

劝天下种桑枣制 577

废华州屯田制 577

赋敛 578

简徭役诏 578

禁止迎送营造差科诏 578

罢三十六州造船安抚百姓诏 578

关内庸调折变粟米敕 578

减征京畿丁役等制 579

制置诸道两税使敕 579

平糴 579

置常平监官诏 579

命诸道平糴敕 580

令御史巡定诸道米价敕 580

卷一百十二 政事 582

财利 582

用旧钱诏 582

禁铸造铜器诏 582

议放私铸钱敕 582

禁京城酤酒敕 582

行乾元重宝钱敕 582

行重轮钱敕 582

令百官议罢新钱诏 583

重稜钱减价行用敕 583

放邕府金阬敕 583

放天下榷酒敕 583

减盐铁价敕 584

条贯江淮铜铅敕 584

条贯钱货及禁采银敕 584

停淄青等道?盐敕 584

卷一百十三 政事 586

道释 586

禁正月五月九月屠宰诏 586

为殒身戎阵者立寺刹诏 586

道士女冠在僧尼之上诏 586

僧尼不得受父母拜诏 587

释教在道法之上制 587

条流佛道二教制 587

禁葬舍利骨制 587

僧道齐行并进制 587

令僧尼道士女冠拜父母敕 588

断书经及铸佛像敕 588

禁断妖讹等敕 588

诫励僧尼敕 588

不许私度僧尼及住兰若敕 588

僧尼拜父母敕 589

禁三元日屠宰敕 589

玄元皇帝临降制 589

停京都检校僧道威仪敕 590

令天下寺观修功德敕 590

条贯僧尼敕 590

禁天下寺观停客制 590

禁僧道卜筮制 590

修亳州太清宫诏 590

条流僧尼敕 591

拆寺制 591

迎凤翔真身德音 592

卷一百十四 政事 594

祥瑞 594

诸符瑞申所司诏 594

不许奏祥瑞诏 594

令诸道不得奏祥瑞诏 594

医方疾病附 595

诸州置医学博士敕 595

牓示广济方敕 595

颁广利方敕 595

三卫彍骑疾病给食料敕 595

收瘞 596

收瘞隋末丧乱骸骨诏 596

掩暴露骸骨诏 596

瘞突厥骸骨诏 596

剗削京观诏 596

收葬隋朝征辽军士骸骨诏 596

埋瘞暴露骸骨敕 596

收葬阵亡将士及慰问其家口敕 597

收瘞京城骸骨诏 597

禁锢 597

禁锢隋朝弑逆子孙诏 597

杨素子孙不得任京官敕 597

杂录 598

隋代公卿不预义军者田宅并勿追收诏 598

不许言中兴敕 598

改丹水为怀水敕 598

江王下教 598

卷一百十五 政事 600

慰抚上 600

淮安王神通山东道安抚大使诏 600

皇太子等巡京城诸县诏 600

酂国公轨等益州道安抚大使诏 600

张镇州淮南道安抚等诏 600

存问并州父老诏 600

遣毕构等慰抚诸道诏 601

遣杨虚受江东道安抚敕 601

遣卢绚等诸道宣慰赈给敕 601

宣慰西京逆官敕 602

宣慰京城僧道父老敕 602

安辑京城百姓敕 602

慰喻朔方将士敕 602

遣使安抚制 603

遣郑叔清往江淮宣慰制 603

遣刘晏宣慰诸道敕 603

卷一百十六 政事 605

抚慰中 605

李涵河北宣慰制 605

李涵再使河北制 605

刘晏宣慰河南淮南制 605

谕安西北庭诸将制 605

宣慰湖南百姓制 606

宣慰岭南制 606

奉天遣使宣慰诸道制 607

收复京师遣使宣慰制 607

安抚淮西归顺将士百姓制 608

处分淮西敕 608

建中四年伐两河叛帅慰劳本道百姓敕 608

贞元元年慰抚平卢军先陷在淮西将士敕 608

遣使安抚水灾诸州诏 609

令潘孟阳宣慰江淮诏 609

卷一百十七 政事 610

慰抚下 610

宣慰魏博诏 610

宣慰镇州诏 611

宣慰幽州诏 612

遣使宣抚诸道诏 612

为将漳王事安抚中外敕 613

令李践方充西川宣抚使敕 613

遣使宣慰诸道诏 613

命李回宣慰幽镇魏等道敕 613

遣使宣慰安南邕管敕 613

遣使宣慰徐宿二州敕 614

安恤天下德音 614

宣抚东都官吏敕 614

遣使宣慰蕲黄等州敕 615

卷一百十八 政事 617

招谕 617

遣裴敦复往江东招讨海贼敕 617

谕西京逆官敕 617

招谕仆固怀恩诏 618

招谕金商邓州界逃亡官健制 618

谕泾州将士诏 618

谕梁崇义诏 619

招谕朱滔诏 619

招谕河中李怀光诏 620

招谕河中敕 620

招谕淮西将吏敕 621

授王武俊司徒李抱真司空招谕朱滔制 621

谕朔方等军将士敕 621

讨李希烈不许诸军侵抄诏 621

招谕讨刘辟诏 622

招谕剑南诸州诏 622

招谕蔡州诏 623

讨王承宗招谕敕 623

讨镇州禁侵掠敕 623

招谕王廷凑诏 623

令镇州行营兵马各守疆界诏 624

卷一百十九 政事 625

讨伐上 625

令秦王讨王世充诏 625

讨辅公祏诏 626

亲征安禄山诏 626

贬田承嗣永州刺史诏 627

讨李希烈诏二道 628

削夺李惟岳官爵诏 628

讨吴少诚诏 628

讨李锜诏 629

削夺王承宗官爵诏 630

王承宗绝朝贡敕 630

讨镇州王承宗德音 631

讨吴元济敕 632

卷一百二十 政事 634

讨伐下 634

令百僚议征李师道敕 634

讨李师道诏 634

讨淄青禁焚烧庐舍敕 634

讨镇州王庭凑德音 635

讨王庭凑诏 636

讨李同捷诏 636

讨凤翔郑注德音 636

讨潞州刘稹制 637

讨伐王郢诏 638

讨草贼诏 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