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1艾灸基本知识 1
艾灸疗法的起源与发展 1
艾灸疗法的7个优点 4
艾灸疗法的5个功效 5
艾灸疗法的4个注意事项 7
艾灸的禁忌证和禁灸部位(穴位) 8
施灸的顺序 9
艾灸的补发与泻法 10
水疱、灸疮的处理 10
灸后调养4点注意 11
Part2施灸材料制作方法 13
施灸时常用的材料 13
制作方法 15
Part3艾灸疗法的种类与技巧解析 16
直接灸法 16
间接灸法 17
温和灸 19
雀啄灸 19
回旋灸 20
Part 4艾灸疗法常用穴位 21
四神聪穴 21
百会穴 21
头维穴 21
上星穴 25
颊车穴 25
印堂穴 25
太阳穴 25
天窗穴 25
下关穴 26
听宫穴 26
听会穴 26
迎香穴 26
承浆穴 26
完骨穴 27
风府穴 27
翳风穴 27
曲泽穴 27
曲池穴 27
支沟穴 28
外关穴 28
内关穴 28
大陵穴 28
列缺穴 28
合谷穴 29
少海穴 29
肘髎穴 29
尺泽穴 29
间使穴 29
太渊穴 30
阴郄穴 30
偏历穴 30
郄门穴 30
落枕穴 30
后溪穴 31
神门穴 31
鱼际穴 31
劳宫穴 31
少府穴 32
中魁穴 32
关冲穴 32
商阳穴 32
少商穴 32
天突穴 33
膻中穴 33
天池穴 33
日月穴 33
期门穴 33
章门穴 33
巨阙穴 34
大包穴 34
上脘穴 34
梁门穴 34
胃上穴 35
京门穴 35
天枢穴 35
中脘穴 35
建里穴 35
水分穴 36
神阙穴 36
大横穴 36
气海穴 36
关元穴 36
大赫穴 37
归来穴 37
水道穴 37
中极穴 37
夹脊穴 37
肩髃穴 38
肩井穴 38
天柱穴 38
大杼穴 38
气喘穴 38
定喘穴 39
肩外俞穴 39
大椎穴 39
身柱穴 39
风池穴 39
风门穴 40
至阳穴 40
肺俞穴 40
魄户穴 40
膏育穴 40
厥阴俞穴 41
心俞穴 41
膈俞穴 41
肝俞穴 41
胆俞穴 41
脾俞穴 42
胃俞穴 42
肾俞穴 42
命门穴 42
志室穴 42
大肠俞穴 43
关元俞穴 43
气海俞穴 43
膀胱俞穴 43
腰阳关穴 43
次髎穴 44
环跳穴 44
承扶穴 44
风市穴 44
百虫窝穴 44
血海穴 45
阴谷穴 45
阴陵泉穴 45
足三里穴 45
上巨虚穴 46
三阴交穴 46
筑宾穴 46
阳陵泉穴 46
曲泉穴 46
蠡沟穴 47
委阳穴 47
承山穴 47
委中穴 47
丰隆穴 47
阳辅穴 48
悬钟穴 48
解溪穴 48
昆仑穴 48
仆参穴 48
申脉穴 49
丘墟穴 49
侠溪穴 49
内庭穴 49
足临泣穴 49
复溜穴 50
太溪穴 50
涌泉穴 50
太冲穴 50
商丘穴 51
公孙穴 51
行间穴 51
然谷穴 51
太白穴 51
隐白穴 52
地机穴 52
水泉穴 52
至阴穴 52
用穴位取穴方法 53
Part 5艾灸疗法调理亚健康 56
偏头痛 56
郁证 57
睡眠不佳 58
肝阳上亢型神经衰弱 60
食欲不振 61
腹部胀气 62
大便不畅 63
消化不良 64
腰腿痛 64
肩颈痛 66
下肢酸痛 67
腰背酸痛 68
畏寒 69
Part6艾灸治疗常见病症 70
感冒 70
痛风 72
耳鸣 73
咽炎 74
鼻出血 75
慢性鼻炎 76
过敏性鼻炎 77
牙痛 78
咳嗽 79
支气管炎 80
心动过速 82
慢性胃炎、 84
胃脘痛 85
胃下垂 87
胃神经症 88
脂肪肝 89
慢性泄泻 90
腹痛 91
呃逆 93
冠心病 94
肩关节周围炎 95
颈椎病 96
胁痛 98
足跟痛 100
高血压病 101
低血压 102
中寒 103
自汗、盗汗 104
Part7艾灸治疗常见皮肤病 105
湿疹 105
黄褐斑 106
皮肤瘙痒 107
痤疮 108
Part 8艾灸治疗女性常见病 110
月经不调 110
痛经 112
生理性闭经 113
乳痈初起 114
更年期综合征 115
Part9艾灸治疗男性常见病 117
遗精 117
早泄 119
不完全性阳痿 120
Part10 艾灸疗法缓解急煞症 121
眩晕 121
休克 123
呕吐 124
反胃 125
下肢抽筋 126
中暑 127
头痛 128
落枕 129
心绞痛 130
支气管哮喘 131
急性腰扭伤 132
Part11艾灸疗法保健术 133
调和脾胃 133
养心安(小)肠 134
疏肝利胆 135
宣肺利(大)肠 136
补肾强身 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