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国两大文艺思想家——鲁迅先生与宋阳先生(像片) 1
序 1
参考书目 11
第一编 五四前后的文学革命运动 1
绪论 由「五四」到「五卅」的文艺思潮之社会背景 1
第一章 概论——从一九一七到「五卅」的中国文艺思想界 7
第二章 文学革命运动的「思想和形式」的主张 26
一 「历史的观念」和进化论的思想 27
二 反「文以载道」和反封建的思想 31
三 主张「写实文学」和朦胧的社会思想 34
四 反文言文的不澈? 39
五 白话文不与口语接近 41
第三章 与反对者的论争 45
一 林纾 45
二 「学衡派」 50
三 「甲寅派」 60
第四章 文学研究会与创造社 76
一 写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同时存在的社会基础 76
二 写实主义的文学研究会 84
三 浪漫主义的创造社 95
四 对立的统一与「革命文学」思想的萌芽 105
第二编 「大革命时代」前后的革命文学问题 115
绪论 由「五卅」到「九一八」的文艺思潮之社会背景 115
第一章 概论——从「五卅」前后到「九一八」的中国文艺思想界 120
第二章 创造社的革命文学主张 143
一 创造社的进步 143
二 为什么要提倡革命文学? 145
三 对于革命文学的作者、内容、及作者世界观的主张 148
四 革命文学的创作方法 154
五 文学的阶级性 158
六 文学的宣一传作用 161
七 唯物的文学论 164
结语 167
第三章 鲁迅的态度和茅盾的意见 169
一 鲁迅的态度 169
二 茅盾的意见 18
第四章 「语丝派」其他作者的意见(非皆「语丝派」) 196
一 所谓「语丝派」 196
二 侍桁的意见 198
三 甘人的意见 209
四 郁达夫的意见 212
五 冰禅的意见 213
第五章 「新月派」及其他反对者的论调 221
一 与「新月派」斗争的历史任务 221
二 「新月」的态度 223
三 梁实秋的论调 230
四 安那其主义者的空谈 241
第六章 进步的文艺理论及文学团体的建立 243
一 认识了共同的敌人 243
二 科学的文艺论的输入与「左联」的成立 251
三 「民族主义」文艺运动的昙华一现 254
第三编 从「九一八」到「八一三」的文艺思潮 261
绪论 由「九一八」到「八一三」的文艺思潮之社会背景 261
第一章 概论——从「九一八」到「八一三」的中国文艺思想界 274
一 文艺的阶级性的再研讨 273
二 文艺的武器作用的再研讨 276
三 艺术的价值问题 279
四 大众文艺用什么话写 282
五 由反对「文言复兴」到建设「大众语」 285
六 由「大众语」的标准问题到「拉丁化」运动 288
七 新的政治形势与文艺运动的新动向 292
八 一九三六年文艺论争的收获 300
第二章 文艺创作自由问题 304
一 问题的开端 304
二 论辩的主体 313
三 「左联」的结论 330
第三章 大众文艺问题及语文改革运动 354
一 序说 354
二 新的文学革命 359
三 文言——白话——大众语 369
四 普通话——土话——拉丁化 392
第四章 「国防文学」和「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的口号之争,与鲁迅逝世前后文艺界的大团结 411
一 文艺界「联合战线」与「国防文学」运动 411
二 机械论者的反对与克服 440
三 「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口号的提出与「国防文学」论者的反对 472
四 并非第三种人的「创作自由」问题——「宗派主义」和「机械论」的再检讨 538
五 鲁迅逝世前后文艺界的大团结 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