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史 第2卷 隋唐五代时期》PDF下载

  • 购买积分:19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葛剑雄主编
  • 出 版 社: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309043022
  • 页数:677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隋唐五代人口史研究概观 3

第二节 本卷的主要内容与旨趣 11

第三节 有关几个问题的说明 12

一、本卷所及相关地志户口数字系年的界定 12

1.《隋书·地理志》所记诸州郡领户分计数年份的说明 13

2.《通典·州郡典》州郡与户口系年的说明 13

3.《元和郡县图志》户口数字系年的说明 16

4.两《唐书·地理志》所记户口数据若干问题的说明 22

5.《太平寰宇记》所记唐代户口之疑问 30

二、本卷所及敦煌吐鲁番文书和碑刻墓志资料的说明 31

三、本卷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的说明 32

第二章 隋唐五代的户口统计与籍账制度概观 36

第一节 户口统计与籍账制度的基本内容 36

一、隋代户口统计与籍账制度之推测 36

二、唐代的户口统计与籍账制度 55

1.唐代手实的渊流及其基本内容 56

2.唐代的乡户口账、乡账问题 67

3.唐代的户籍 80

4.唐代的“计账”问题 83

5.唐代的“户等簿”、“貌定簿”、“差科簿”、“点籍样” 84

第二节 唐五代的户口统计与若干户口数据的考订 92

一、户口统计的地域范围 92

二、史籍所见唐五代各主要时段户口数据的考订 96

三、特殊人户的统计 106

1.“寺观人户” 106

2.工、乐、杂户、官户(番户)、官奴婢等 109

3.皇室、宦官和后宫等 117

第三章 隋唐五代人口数量的变动过程 120

第一节 隋代人口的发展过程 120

一、隋代初年的著籍户口 120

二、隋代户数的增长 128

第二节 唐五代各主要时段著籍户口的升降及其特点 132

一、唐代著籍户口升降大势 132

二、唐初人口的锐减与逐渐回升 135

三、安史乱后著籍户口的普遍减耗 142

四、中晚唐时期的户口 144

五、五代十国时期的著籍户口 148

第三节 著籍户口与实际人口之间的差异 152

一、“户版脱漏”问题 153

二、“丁口虚挂”问题 162

三、特殊户口与流动户口 173

四、唐代的户口峰值问题 178

第四章 隋唐五代的人口分布 183

第一节 隋代人口的分布与江南人口问题 183

一、隋代人口分布的基本态势 183

二、隋代南方的人口问题 188

第二节 唐代人口的分布格局及前后期的演变 192

一、唐初人口的分布 192

二、唐天宝年间的人口分布 198

三、中晚唐至五代时期的人口分布 204

第三节 唐代各区域人口分布的具体考察 212

一、关内道 212

二、河南道 218

三、河北道 226

四、河东道 231

五、陇右道 235

六、山南道 240

七、淮南道 248

八、江南道 253

九、剑南道 266

十、岭南道 274

第四节 隋唐五代人口分布的基本特征 283

一、人口分布格局的变化 283

二、人口地理分布的特征 284

三、人口分布的变动及影响人口分布的诸因素 285

第五章 隋唐五代的人口迁移 289

第一节 隋代的人口迁移 289

一、隋代官府组织的移民 289

二、隋代民户的自发迁移 297

第二节 唐代的官府移民 299

一、唐代的“乐迁”政策及其变化 299

二、唐代官府移民的几种类型 308

第三节 唐代士族、官僚士大夫的迁移 319

一、士族的迁移 320

二、一般官僚士大夫的迁移 324

三、士族、官僚士大夫迁移的特点 337

第四节 唐代一般民户的自发迁移 340

一、唐前期一般民户的自发迁移 340

二、中晚唐一般民户的自发迁移 348

第五节 唐代人口迁移的历史特征 355

第六章 隋唐五代的人口结构 357

第一节 隋代的家庭规模结构 357

一、隋以前的家庭规模结构及其相关问题回溯 357

1.汉晋南北朝一般民户家庭规模结构 358

2.豪族、士大夫的家庭规模结构 365

3.家庭规模结构上的南北差异 367

二、隋代的家庭规模结构 369

第二节 唐代的家庭规模结构 371

一、一般民户的家庭规模结构 371

二、官僚士大夫的家庭规模结构 384

三、唐代的“财产预分”与家族形态——以姚崇遗令为例 388

第三节 吐鲁番文书中所见唐前期西州地区的人口结构 399

一、太宗贞观年间至高宗末期西州的人口结构 400

二、武后、中宗、睿宗时期西州的人口结构 418

三、玄宗开元、天宝时期西州的人口结构 430

四、唐代西州人口结构及相关问题的几点结论 449

第四节 敦煌文书中所见唐沙州地区的人口结构 454

一、武后至玄宗开元年间沙州的人口结构 455

二、玄宗天宝时期沙州的人口结构 464

三、大历四年手实中所见沙州的人口结构 478

第五节 墓志资料所见唐五代人口的寿命问题——以千唐志斋为例 484

第六节 唐五代人口的城乡结构与职业结构 501

一、唐五代人口的城乡结构 502

二、唐五代人口的职业结构 510

第七章 隋唐五代人口史在中国人口史上的位置 519

第一节 隋唐五代人口问题的基本特征及其历史地位 519

一、户口统计与户口数量:著籍户口与实际户口的重大差异 519

二、人口分布格局与人口地理分布的特点 522

三、人口迁移的类别、阶段、流向及其影响 523

四、人口变动与经济重心的移转 525

五、人口的空间移动与区域文化发展 528

六、人口结构及其历史特征 530

第二节 与隋唐五代人口相关的几个问题 534

一、人口变动与制度变迁 534

二、户口数字与吏治问题 537

三、人口家庭规模的变动与国家政权干预的关系 540

附录一 《通典·州郡典》所记唐天宝元年户口数统计表 544

附录二 两唐志天宝十一载户口数校勘表 555

附录三 《千唐志斋藏石》所见志主一览表 570

主要参考文献 623

索引 635

卷后记 671

表目 15

表1-1《通典》、两唐志所记各道户数 15

表1-2元和志缺佚情况统计 17

表1-3两唐志部分州郡户口数的差异 26

表2-1隋大业五年各州郡户数及每县平均户数 46

表2-2唐代著籍户口升降表 96

表3-1唐各主要时段著籍户口数 132

表3-2宋初攻灭各国所获州府县户数及修正数 150

表3-3敦煌所出唐天宝六载籍中“丁口虚挂”统计 168

表4-1隋大业五年各州郡户数 184

表4-2隋大业五年诸郡人户的县均户数 186

表4-3西晋初年南方诸州著籍户数 189

表4-4唐贞观十三年各道户口数、平均户口数及各道户口数的比重 193

表4-5隋大业至唐贞观各道户数升降及分布比重 194

表4-6唐贞观中各道户数分类统计 196

表4-7唐贞观、天宝两朝各道户数增减状况 198

表4-8唐天宝中各道州府户数分布 201

表4-9元和志所见唐开元、元和各道户数及其升降百分比 204

表4-10唐元和年间万户以上州府分布 206

表4-11宋初各道主客户数及总户数 208

表4-12北宋初万户以上州府军分布 210

表4-13唐关内道诸州府各阶段户数 213

表4-14唐河南道诸州府各阶段户数 219

表4-15唐河北道诸州府各阶段户数 227

表4-16唐河东道诸州府各阶段户数 232

表4-17唐陇右道诸州府各阶段(中唐前)户数 236

表4-18唐山南道诸州府各阶段户数 241

表4-19唐淮南道诸州各阶段户数 249

表4-20唐江南道诸州各阶段户数 256

表4-21《吴地记》所见唐末苏州辖县户、坊、乡及茶、盐、酒税钱数 264

表4-22唐剑南道诸州府各阶段户数 268

表4-23唐岭南道诸州府各阶段户数 275

表6-1三国时代一般民户家庭户口比例 358

表6-2西凉建初残籍所见的家口情况 360

表6-3西魏大统十三年计账户口数 363

表6-4唐地志、计账资料中所见一般民户的户均口数 372

表6-5唐贞观中各道户均口数 372

表6-6唐天宝十一载各道户均口数 373

表6-7唐贞观至高宗末西州人口结构抽样统计 402

表6-8唐西州郭阿安等白丁名籍单身一览表 409

表6-9汜相延等户家口年龄一览表 415

表6-10武周载初元年手实中所见的籍面口数与实有口数 418

表6-11武周载初元年手实中所见的男女性别比例 421

表6-12神龙点籍样中所见的男女丁中分布与性别比例 424

表6-13唐开元前期户籍残卷中所见西州的家庭规模结构 438

表6-14唐开元十九年柳中县高宁乡籍中所见性别结构与丁中的比例 446

表6-15唐前期西州著籍户口数 450

表6-16史籍所见唐前期西州地区的家庭规模 450

表6-17唐天宝六载敦煌籍中所见的户内口数 465

表6-18唐天宝六载敦煌籍中所见的户口年龄分布 466

表6-19唐天宝六载敦煌籍户口异动记注一览表 471

表6-20唐天宝六载敦煌籍中25岁以上未嫁女性各户分布 472

表6-21唐有关地志所见沙州各时期的户均口数 475

表6-22有关籍账所见敦煌(沙州)几组户均口数 475

表6-23唐大历手实中所见宜禾里各户口数分布 479

表6-24千唐志斋所见80岁以上男女志主一览表 486

表6-25千唐志斋所见60岁至79岁男性志主一览表 487

表6-26千唐志斋所见60岁至79岁女性志主一览表 493

表6-27千唐志斋所见45岁以下志主一览表 496

表6-28唐相关城市人口数抽样估计 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