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土壤形成条件 3
第一节 地形 3
第二节 气候 6
第三节 母质 10
第四节 植被 14
第五节 水文条件 19
第六节 人为条件 21
第七节 成土条件对土壤的综合影响 22
第二章 土壤形成过程 27
第一节 脱硅富铝化过程 27
第二节 生物富集过程 29
第三节 湿润黄化过程 31
第四节 淀积粘化过程 33
第五节 湿草甸过程 34
第六节 山地草甸过程 35
第七节 初育成土过程 36
第八节 耕种熟化过程 37
第三章 土壤分类和分布 39
第一节 土壤分类和命名 39
第二节 土壤分布 50
第一章 红壤 58
第一节 红壤的形成特点 59
第二节 红壤亚类 69
第三节 棕红壤亚类 101
第四节 黄红壤亚类 126
第五节 红壤性土亚类 137
第二章 黄壤、黄棕壤和山地草甸上 147
第一节 山地垂直带谱土壤的形成特点 147
第二节 黄壤 151
第三节 黄棕壤 159
第四节 山地草甸土 171
第三章 紫色土、石灰土、黄褐土、火山灰土 179
第一节 紫色土 179
第二节 石灰土 194
第三节 黄褐土 203
第四节 火山灰土 209
第四章 新积土、粗骨土、石质土 218
第一节 新积土 218
第二节 粗骨土 221
第三节 石质土 225
第五章 潮土 226
第一节 潮土的形成特点和主要性状 226
第二节 (酸)灰潮土亚类 231
第三节 灰潮土亚类 237
第四节 湿潮土亚类 239
第六章 水稻土 243
第一节 水稻土的形成与分类 243
第二节 淹育型水稻土亚类 251
第三节 潴育型水稻土亚类 270
第四节 潜育型水稻土亚类 297
第一章 土壤的物理性质 321
第一节 土壤质地 321
第二节 土壤粘粒含量的变化 331
第三节 土壤比重、容重、孔隙度和坚实度 336
第二章 土壤粘土矿物 344
第一节 土壤粘土矿物 344
第二节 土壤粘粒的化学特性 348
第三章 土壤吸收性能 356
第一节 土壤吸收性能 356
第二节 影响土壤吸收性能的因素 364
第三节 土壤酸碱度 368
第四章 土壤有机质 373
第一节 土壤有机质的分布概况 373
第二节 土壤有机质的变化 375
第三节 土壤有机质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379
第四节 土壤腐殖质的组成 381
第五节 有机肥料的肥效及提高土壤有机质的主要途径 385
第五章 土壤氮素 389
第一节 土壤氮素含量概况 389
第二节 土壤氮素的平衡及调节 396
第三节 氮肥肥效提高效益的主要途径 404
第六章 土壤磷素 408
第一节 土壤磷素分布概况 408
第二节 主要土壤磷素含量状况 411
第三节 土壤磷素形态和转化 417
第四节 磷肥肥效及提高肥效的主要途径 418
第七章 土壤钾素 423
第一节 土壤钾素的分布概况 423
第二节 主要土壤钾素含量状况 426
第三节 主要土壤供钾潜力 431
第四节 钾肥肥效及提高肥效的主要途径 434
第八章 微量元素 441
第一节 硼 441
第二节 钼 447
第三节 锌 452
第四节 铜 456
第五节 锰和铁 460
第九章 土壤肥力综合评述 465
第一节 自然土壤肥力概况 465
第二节 耕地土壤肥力概况 466
第三节 农田养分平衡 469
第四节 2000年江西化肥需求量的预测 472
第五节 合理施肥和培肥地力 473
第一章 土地利用现状及土壤资源评价 481
第一节 土地利用现状 481
第二节 土壤资源评价的原则和依据 483
第三节 土壤资源数量统计 500
第二章 红壤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改良 502
第一节 红壤利用现状与问题 502
第二节 红壤耕地的改良 506
第三节 新开红壤稻田的快速培肥 515
第四节 山丘红壤的综合开发利用 522
第三章 水稻土的培肥与改良 529
第一节 高产水稻土的培育 529
第二节 低产田改良 535
第四章 土壤改良利用分区 542
第一节 土壤改良利用分区的原则与依据 542
第二节 土壤改良利用分区系统 542
第三节 土壤改良利用分区概述 543
第五章 土壤资源保护 568
第一节 水土流失及其防治 568
第二节 土壤污染及其防治 573
第三节 严格执行土地法规,坚决制止乱占滥用耕地 578
第六章 土壤普查成果应用 580
第一节 应用土壤普查成果,指导施肥改土 581
第二节 监测土壤肥力,进行测土配方施肥 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