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现实意义 1
第二节 研究主题 3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难点 4
第一章 影调色调的再认识 7
第一节 影调及色调概念 7
1.1形成影调的关键 7
1.2影响影调的技术和艺术因素 9
第二节 电影影像中的影调及色调 14
2.1表现方式的多样化 14
2.2常见的运用方式 18
第三节 影调的视觉感知和美学感性 20
3.1不同的审美感知 20
3.2美学感性的升华 21
第二章 早期电影影调的美学效应 30
第一节 胶片演进的美学效应 31
1.1正色胶片的“戏剧化”美学 32
1.2全色片的“灰调”美学 34
1.3染印法彩色片的“明信片”美学 38
第二节 光效的美学意义 44
2.1自然光效的思考 44
2.2弧光灯的影调新体现 47
第三章 影调中的材料美学与视觉美学 51
第一节 从材料美学到视觉美学 52
1.1材料美学的内涵和体现 52
1.2胶片是一种美学元素 54
1.3美学中的感性认识 55
1.4视觉认知的启发 56
第二节 影调的功能转换 59
2.1像语言一样的表意 59
2.2像人一样的意愿 63
2.3审美心理的呼应 64
第三节 视觉的审美心理结构 66
3.1循格式塔心理学解读视觉审美元素 66
3.2影调充当中介 71
3.3材料结构的特性造就视觉风格 73
第四章 影调“三原色”:黑白灰 75
第一节 黑白二元对立 75
1.1黑与白 75
1.2黑与白之间的灰 77
第二节 阴影的思考 79
2.1德国表现主义的启示 79
2.2阴影起源 80
2.3阴影的造型力量 82
2.4阴影的形态 84
2.5阴影的独立性 85
第三节 质感的联想 86
3.1材质媒介的“硬”和“软” 86
3.2黑色电影时期的黑白质感 91
第五章 影调的色彩倾向 95
第一节 电影的色调思维 96
1.l电影色调的象征性 96
1.2矛盾的色彩自然属性 96
1.3色彩的意义在于色调 99
1.4色调的修辞 101
第二节 色调表意与空间形态 103
2.1人物角色的色调造型 104
2.2环境空间的色调造型 106
2.3视觉的“陌生化”和“情绪化” 107
第三节 中西方色调思维的差异 110
3.1中国电影的表意思维特征 110
3.2西方电影的解构思维特征 112
第六章 影调的立体空间 115
第一节 影调与线条透视 115
1.1影像空间的深度 115
1.2借助线条透视的表现 116
1.3线条的布局与分割 118
第二节 光的位置 120
2.1空气透视与影调结构 120
2.2投影的技巧 121
第三节 影调在场景中的配置和排列 122
3.1场景空间 122
3.2场景中的影调变化 123
结语 127
主要参考书目与文献 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