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青之中国教育史 上》PDF下载

  • 购买积分:1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陈青之著
  • 出 版 社: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206082771
  • 页数:408 页
图书介绍:陈青之的《中国教育史》是我国影响最大、公认为学术成就最高的教育专著之一。全书共六编六十五章,详细介绍了各时代教育概况、教育制度、教育家及学说。

编前语 1

第一编 原始氏族社会时代的教育 1

第一期 自商代以上(前3500—前1123) 1

第一章 初民的生活与教育的起源 3

第二章 汉人臆造之上古教育制度 5

第二编 封建时代的教育 9

第一期 西周(前1122—前771) 9

第三章 西周社会的概观 11

第四章 后人附会之西周教育制度 16

第一节 学制系统 16

第二节 学校之内容 18

第三节 女子教育 24

第四节 结论 25

第二期 东周(前770—前222) 31

第五章 东周之社会与思想 33

第六章 东周教育家及其学说 37

第一节 概论 37

第二节 老子 38

第三节 孔子 42

第四节 墨子 48

第五节 孔门弟子 53

第六节 孟子 57

第七节 庄子 65

第八节 荀子 68

第三编 半封建时代前期的教育 81

第一期 秦汉(前221—前219) 81

第七章 半封建社会形成之第一幕 83

第八章 儒家学术之独占与教育 86

第九章 两汉学风 93

第十章 两汉教育制度及其实施 98

第一节 概论 98

第二节 太学 100

第三节 鸿都门学与宫邸学 103

第四节 郡国学校 105

第五节 选举 108

第十一章 两汉教育家及其学说 115

第一节 概论 115

第二节 贾谊 116

第三节 董仲舒 118

第四节 扬雄 124

第五节 王充 127

第六节 马融与郑玄 132

第七节 荀悦与徐干 136

第二期 魏晋南北朝(220—588) 145

第十二章 魏晋六朝之政局与民族 147

第十三章 魏晋六朝之学风 150

第十四章 魏晋六朝之教育 155

第一节 魏晋之教育 155

第二节 南北朝之教育 157

第十五章 本期教育家及其学说 162

第一节 概论 162

第二节 傅玄与颜之推 163

第三节 葛洪与刘勰 165

第三期 隋唐及五代(589—959) 169

第十六章 隋唐之国力与士气 171

第十七章 隋唐学风 174

第十八章 唐之教育制度及其实施 176

第一节 概论 176

第二节 中央六学二馆 178

第三节 郡县学校 185

第四节 医学 186

第五节 玄学 188

第六节 科举 188

第七节 结论 192

第十九章 隋唐教育家及其学说 194

第一节 概论 194

第二节 王通 195

第三节 韩愈 197

第四节 李翱 200

第二十章 唐末及五代 204

第四编 半封建时代中期的教育 207

第一期 宋(960—1276) 207

第二十一章 宋之政治与教育的关系 209

第二十二章 宋代学风及学派 212

第二十三章 宋代教育制度及其实况 215

第一节 概论 215

第二节 国子监 217

第三节 太学 218

第四节 六专门学校 222

第五节 三短期学校 225

第六节 贵胄学校及国立小学 226

第七节 地方学校 227

第八节 科举 230

第九节 书院 234

第十节 结论 236

第二十四章 北宋教育家及其学说 239

第一节 概论 239

第二节 胡安定 240

第三节 周濂溪 244

第四节 王荆公 247

第五节 张横渠 251

第六节 程明道 259

第七节 程伊川 264

第八节 程门弟子 273

第二十五章 南宋教育家及其学说 286

第一节 概论 286

第二节 罗豫章与李延平 287

第三节 胡五峰 291

第四节 朱晦庵 294

第五节 张南轩 308

第六节 吕东莱 315

第七节 陆象山 321

第八节 朱门弟子 330

第九节 真西山 336

第二期 元(1277—1367) 341

第二十六章 蒙古帝国之政治经济与教育 343

第二十七章 元代教育制度及其实况 346

第一节 概论 346

第二节 中央学校 347

第三节 地方学校 349

第四节 科举 351

第二十八章 元代教育家及其学说 354

第一节 概论 354

第二节 赵复 355

第三节 许鲁斋 356

第四节 刘静修 359

第五节 金履祥与许谦 361

第六节 吴草庐 364

第三期 明(1368—1643) 371

第二十九章 蒙古帝国瓦解与汉族主权恢复 373

第三十章 明代学风之三变 376

第三十一章 明代教育制度及其实况 378

第一节 概论 378

第二节 国子监 380

第三节 郡县学校 384

第四节 其他学校 388

第五节 科举 389

第六节 结论 391

第三十二章 初明教育家及其学说 395

第一节 概论 395

第二节 曹月川 396

第三节 薛敬轩 398

第四节 吴康斋 403

第五节 胡敬斋 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