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兼容原理》PDF下载

  • 购买积分:1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谭志良主编;王玉明,闻映红等副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118085327
  • 页数:242 页
图书介绍:本书内容包括:引起电磁干扰的电磁干扰源;电磁干扰传播与耦合理论;电磁危害与控制;电磁兼容性设计方法;滤波技术;接地技术;屏蔽技术;电磁兼容性预测;电磁兼容性试验设施;电磁发射和电磁敏感度测试;电缆电磁兼容分析。

第1章 电磁兼容概论 1

1.1电磁兼容学科发展历史 1

1.1.1早期历史概述 1

1.1.2 EMC技术的发展进程 2

1.1.3 EMC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发展现状 3

1.1.4我国EMC技术的发展状况 3

1.1.5电磁兼容学科发展趋势 4

1.2电磁兼容基本概念 5

1.3电磁兼容标准概述 8

1.3.1电磁兼容标准分级 8

1.3.2主要制定电磁兼容标准的组织和标准介绍 9

1.3.3电磁兼容标准的内容 9

1.4电磁兼容问题三要素 11

1.5电磁兼容学科的主要研究内容 11

1.5.1电磁兼容仿真预测技术 11

1.5.2电磁兼容设计与全寿命周期控制技术 12

1.5.3电磁兼容试验与评估技术 14

1.5.4电磁频谱工程 15

第2章 电磁干扰源 17

2.1电磁干扰源的分类 17

2.2自然干扰源 17

2.2.1大气噪声 17

2.2.2宇宙噪声 18

2.2.3静电噪声 18

2.2.4热噪声 18

2.3人为干扰源 18

2.3.1功能性干扰源 19

2.3.2非功能性干扰源 19

第3章 电磁干扰传播与耦合 21

3.1电磁干扰的传播与耦合 21

3.2传导耦合原理 21

3.2.1电阻性耦合 22

3.2.2电容性耦合 24

3.2.3电感性耦合 26

3.3辐射耦合 28

3.3.1天线的辐射 28

3.3.2场对天线的耦合 31

3.3.3场对导线的耦合 35

第4章 电磁危害与控制 37

4.1电磁环境效应 37

4.2电磁干扰对电气、电子设备的危害 39

4.3电磁干扰对燃油的危害 41

4.4电磁能量对军械的危害 43

4.5电磁能量对人员的危害 45

第5章 接地技术及应用 47

5.1接地的含义与目的 47

5.2安全接地方法及原则 48

5.2.1设备安全接地 49

5.2.2接零保护接地 50

5.2.3防雷安全接地 50

5.3地线干扰形成的原因 51

5.3.1信号接地 51

5.3.2地线阻抗 52

5.3.3地线干扰形成的原因 54

5.4信号接地方法及原则 55

5.4.1单点接地 56

5.4.2多点接地 58

5.4.3混合接地 60

5.4.4悬浮接地 61

5.5电子电路的接地设计 62

5.5.1一般单元电路的接地 62

5.5.2多级电路的接地 63

5.6地线干扰的抑制措施 65

5.6.1隔离变压器 65

5.6.2纵向扼流圈 66

5.6.3光耦合器 69

5.6.4差分平衡电路 70

第6章 屏蔽技术 72

6.1屏蔽的原理 72

6.1.1屏蔽的分类 72

6.1.2电场屏蔽原理 72

6.1.3磁场屏蔽原理 75

6.1.4电磁屏蔽原理 79

6.2屏蔽效能和屏蔽理论 80

6.2.1屏蔽效能的表示 80

6.2.2屏蔽的传输理论 80

6.2.3屏蔽效能的计算 83

6.2.4低频磁场的屏蔽方法 89

6.3几种实用屏蔽技术 91

6.3.1薄膜屏蔽 91

6.3.2多层屏蔽 92

6.3.3泄漏抑制措施 93

6.4屏蔽体的设计 95

6.4.1屏蔽体的设计原则 95

6.4.2屏蔽体设计中的处理方法 96

第7章 滤波技术及应用 101

7.1滤波器的特性及分类 101

7.1.1滤波器的特性 101

7.1.2滤波器的分类 103

7.2反射式滤波器 104

7.2.1低通滤波器 104

7.2.2高通滤波器 108

7.2.3带通滤波器与带阻滤波器 109

7.3电磁干扰滤波器 109

7.3.1电磁干扰滤波器的特点 109

7.3.2电磁干扰滤波器的基本电路结构 110

7.3.3电磁干扰滤波器的阻抗匹配问题 111

7.4电源线滤波器 112

7.4.1共模干扰和差模干扰 112

7.4.2电源线滤波器的网络结构 112

7.5滤波器件的实现 114

7.5.1电容器的实现 114

7.5.2电感器的实现 117

7.6滤波器的选择与安装 118

7.6.1滤波器的选择 118

7.6.2滤波器的安装 119

第8章 电磁兼容性预测 122

8.1电磁兼容性预测的原理 123

8.2电磁兼容性的基本方程 124

8.3电磁兼容性预测的数学方法 124

8.3.1数学模型 126

8.3.2干扰源模型 127

8.3.3传输耦合模型 127

8.3.4敏感设备模型 128

8.4电磁兼容性预测的步骤 129

8.4.1系统间分析预测步骤 131

8.4.2系统内预测分析步骤 132

8.4.3设备级预测分析步骤 133

8.4.4电磁兼容性预测分析软件 135

8.5小孔腔体的电磁耦合规律仿真预测分析 139

8.5.1实验方案 139

8.5.2仿真结果分析 139

第9章 电磁兼容性试验设施 149

9.1测试场地 149

9.1.1屏蔽室 149

9.1.2开阔场地 151

9.1.3电波暗室 154

9.2常用测量仪器及设备 161

9.2.1测量接收机(电磁干扰测量仪) 162

9.2.2频谱分析仪/电磁干扰接收机 165

9.2.3电源阻抗稳定网络 167

9.2.4亥姆霍兹线圈 168

9.2.5电流探头 169

9.2.6横电磁波传输小室 170

9.2.7常用天线 176

第10章 电磁发射和电磁敏感度测试 181

10.1对测试场地、仪器设备的一般要求 182

10.1.1测量容差 182

10.1.2环境电平 183

10.1.3测试场地 183

10.1.4接地平板 184

10.1.5电源阻抗 185

10.1.6 EUT 测试配置 186

10.1.7 EUT状态及其监控 188

10.1.8测试设备 190

10.1.9扫描频率控制 192

10.1.10场强监控 193

10.1.11测量注意事项 193

10.2 CE10210kHz~10MHz电源线传导发射 194

10.2.1极限值 194

10.2.2测试设备及测试配置 195

10.2.3校准 196

10.2.4测试 198

10.2.5注意事项 198

10.3 CS10125Hz~50kHz电源线传导敏感度 199

10.3.1极限值 199

10.3.2 测试设备及测试配置 201

10.3.3校准 201

10.3.4测试 202

10.4 CS11410kHz~400MHz电缆束注入传导敏感度 203

10.4.1极限值 203

10.4.2 测试设备及测试配置 205

10.4.3校准 205

10.4.4测试 206

10.5 RE10210kHz~18GHz电场辐射发射 207

10.5.1极限值 208

10.5.2测试设备及测试配置 208

10.5.3校准 209

10.5.4测试 210

10.6 RS10310kHz~40GHz电场辐射敏感度 211

10.6.1极限值 212

10.6.2测试设备 212

10.6.3校准 213

10.6.4测试 213

10.7 RS10125Hz~100kHz磁场辐射敏感度 214

10.7.1极限值 214

10.7.2测试设备及测试配置 215

10.7.3校准 215

10.7.4测试 216

10.8电缆屏蔽效能测试 217

10.9电磁干扰滤波器的测试 219

第11章 电缆的电磁兼容分析 221

11.1电缆和导线的辐射 221

11.1.1环路的辐射 223

11.1.2几何形状的传输线辐射 223

11.2串扰和电磁耦合 225

11.3导线和电缆间的容性串扰和电场耦合 227

11.4导线和电缆间的感性串扰和磁场耦合 233

11.5接口电路 235

11.6连接器 237

11.7 PCB之间的互连 238

参考文献 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