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城市空间生产 探索东京、上海、香港的城市文化 14
序 有自我批判意义的批判者&吕大乐 14
第1部 14
壹、导论 14
贰、资本主义的空间运筹——David Harvery理论总述 24
叁、城市文化——日常生活的发现和完结 58
第2部 95
东京 95
引言:回归亚洲——东京城市空间发展的转向 95
一、艺术消费、消费艺术——六本木新城 102
六本木地区之背景历史 103
六本木新城——Artelligent city的诞生 107
六本木新城发展概念 107
结论 121
二、从传统到地方认同——神乐坂之町营造 126
所谓町营造 126
神乐坂之町营造 133
结论 153
香港 159
引言:赤裸裸的「双元城市」——香港城市发展的危机 159
一、社区营造还是社群主义——香港湾仔反对利东街拆除行动的观察 172
导言:利东街重建与反拆除——从争取合理赔偿到反拆除 172
市区重建的理论背景:仕绅化(gentrification ) 174
湾仔利东街重建个案 185
结论 203
二、「嘉年华式狂欢之躯体」的斗争——屯门公园长者之空间创造 212
屯门公园事件簿 214
生活空间的意义 228
结论 237
上海 247
引言:文化创意之城?迈向全球化之城?——上海发展的迷思、虚拟与真实 247
一、历史与艺术的商品化——论上海浦西重建所营造的城市文化 257
历史地标还是消费地标?概论城市重建中的上海外滩 259
品味空间的消费还是艺术空间的创造?泛论创意产业园区 283
结论:在城市中,让我们重新彰显「人」的课题 298
二、从上海到全球化 308
西方「全球城市」强势论述对上海的「分类」及「收编」 310
从中国整体发展出发——中国学者对上海发展的论述 318
结论:上海是否为一个(迈向)全球化的城市? 326
第3部 334
结论:全球化的脉络中的东亚城市 334
后记 350
谢志 354
参考书目 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