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柏桦 1
波德莱尔何以为奇(代自序)&刘波 6
《应和》与“应和论”——论波德莱尔美学思想的基础 19
一 波德莱尔的《应和》 19
二 “横向应和”与“纵向应和” 22
三 “应和论”包含的美学意义 30
四 “应和论”包含的伦理意义 37
波德莱尔“应和”思想的来源 47
从城市经验到诗歌经验 61
一 走向城市诗歌 62
二 城市诗歌的审美趣味和现代感受方式 66
三 从城市经验到诗歌经验 73
四 “恶劣趣味”的工巧 85
结语 94
论《巴黎图画》的“隐秘结构” 96
一 《巴黎图画》中的两个系列 97
二 《巴黎图画》结构中的回旋特征 100
三 一日见永恒:一次精神的历险 108
结语 115
波德莱尔与法国浪漫主义思潮 117
一 波德莱尔与浪漫主义时代 117
二 波德莱尔对浪漫主义的定义 122
三 “你找到了让浪漫主义重新焕发青春的方法” 127
波德莱尔:雨果的模仿者 135
一 献给雨果的三首诗 135
二 “你在创造一种新的战栗” 145
结语 149
从“桑夫人”到“桑这个女人”——波德莱尔眼中的乔治·桑 151
一 “一位很伟大的并的确当此盛名的作家” 151
二 “桑夫人骗了我,并未履行诺言” 159
三 “桑这个女人” 165
结语 174
“文体场”与文学作品的阅读——兼论波德莱尔“深渊”的文体场意义 176
“矛盾修辞”与文明的悖论 193
一 “矛盾修辞”与“美丑对照” 194
二 “呜呼,污秽的伟大!崇高的卑鄙!” 199
三 “艺术的二重性是人的二重性的必然结果” 205
四 人的悖论与文明的悖论 211
结语 217
普鲁斯特论波德莱尔 219
附录一 波德莱尔作品汉译回顾 234
附录二 探索“象征主义”的现代资源 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