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中医藏象学理论体系概述 1
第一节 藏象学的基本概念 2
一、藏象的含义 2
二、藏象学概念 3
第二节 藏象学的早期构建 3
一、人体解剖的直接观察 3
二、长期的生活观察 12
三、大量的临床实践 13
四、古代哲学与文化的渗透和影响 14
第三节 藏象学的理论基础 25
一、经络学说 25
二、气血津液学说 28
三、精神学说 37
四、体质学说 42
第四节 藏象学理论体系建构 49
一、概念体系 49
二、认识论、方法论体系 52
三、价值体系 55
第五节 藏象学的确立与地位 56
一、藏象学说核心地位的确立 56
二、藏象学学科体系的形成 58
第二章 藏象学的历史沿革 59
第一节 理论考究 59
第二节 临床实践 70
第三章 藏象学的基本特点 74
第一节 五脏一体 74
一、心为君主,分有次第 74
二、脏腑相关,表里配属 75
三、藏泻相因,相反相成 75
四、开阖有度,启闭适时 76
五、经脉络属,循环流注 77
六、神形相倚,紧密联系 78
第二节 天人一体 79
一、藏象与自然 79
二、藏象与时相 80
第四章 藏象学研究思路与方法 83
第一节 理论研究 83
一、相关学说术语研究 83
二、脏腑相关理论研究 84
三、证候规范研究 85
四、辨证方法研究 87
五、概念体系完善研究 88
六、阐发各家理论 88
第二节 实验研究 90
一、临床实验研究 90
二、动物实验研究 91
第三节 临床研究 92
一、脏腑辨证研究 93
二、脏腑治法研究 94
第五章 藏象学专题讨论 97
第一节 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97
第二节 心肾相交 100
第三节 心主神明与脑主神明 102
第四节 肺朝百脉,主治节 104
第五节 肺阳虚 106
第六节 脾阴学说之发展 108
第七节 胃不和则卧不安 110
第八节 胃络通心,心胃同治 114
第九节 女子以肝为先天 114
第十节 脾宜升则健 115
第十一节 凡十一脏,取决于胆 115
第十二节 精室 118
第十三节 肾精、肾气、肾阴、肾阳 120
第十四节 “肾实证”与“泻肾法” 123
第十五节 膀胱气化与肾之气化 125
第十六节 命门学说及其意义 126
第十七节 三焦学说 130
第六章 藏象学的临床应用 134
第一节 藏象与病因病机 134
一、藏象与病因 134
二、藏象与病机 137
第二节 藏象与诊断 137
一、藏象与诊法 137
二、藏象与辨证 138
第三节 藏象与治疗 140
一、藏象与治法 140
二、藏象与用药 143
第四节 五脏系统辨证用药 144
一、心 145
二、肺 167
三、脾 198
四、肝 218
五、肾 247
第七章 藏象学现代研究进展 258
第一节 心系系统研究进展 258
一、理论研究 258
二、实验研究 260
三、临床研究 267
第二节 肺系系统研究进展 273
一、理论研究 273
二、实验研究 278
三、临床研究 291
第三节 脾系系统研究进展 305
一、理论研究 305
二、实验研究 309
三、临床研究 322
第四节 肝系系统研究进展 335
一、理论研究 335
二、实验研究 343
三、临床研究 359
第五节 肾系系统研究进展 376
一、理论研究 376
二、实验研究 382
三、临床研究 391
附篇 401
Ⅰ 中医藏象学学术论著与科研(1978-2012) 402
Ⅱ 珍贵手稿、铅印资料 404
Ⅲ 《中医藏象学》书评、序言 409
Ⅳ 中医藏象学重大事件 425
Ⅴ 方剂附录 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