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史记 汉书 1
司马迁作史年岁 1
班固作史年岁 2
各史例目异同 3
史记编次 7
褚少孙补史记不止十篇 7
史记有后人窜入处 10
史记律书卽兵书 10
卷二 史记 汉书 23
汉书移置史记文 23
汉书多载有用之文 25
史记变体 11
汉王父母妻子 12
五世相韩 12
过秦论三处引用 13
史记自相岐互处 13
史汉不同处 14
史汉互有得失 19
汉书增传 26
汉书增事迹 27
汉书书恒山王 29
汉书武帝纪赞不言武功 29
汉帝多自立庙 31
汉初布衣将相之局 31
汉初诸侯王自置官属 32
武帝年号系元狩以后追建 33
汉儒言灾异 34
汉重日食 36
汉诏多惧词 37
汉时以经义断事 38
卷三 史记 汉书 49
汉使立功绝域 49
武帝时刑罚之滥 51
两帝捕盗法不同 51
贤良方正茂材直言多举现任官 39
汉时诸王国各自纪年 40
三老孝悌力田皆乡官名 40
汉三公官 41
灾异策免三公 42
上书无忌讳 44
上书召见 44
汉武用将 45
武帝三大将皆由女宠 46
与苏武同出使者 47
吕武不当并称 52
汉初妃后多出微贱 53
婚娶不论行辈 54
皇子系母姓 54
汉公主不讳私夫 54
汉诸王荒乱 55
上尊养牛 56
两汉多凤凰 56
汉多黄金 57
先生或只称一字 58
汉外戚辅政 59
卷四 后汉书 69
后汉书编次订正 69
后汉书间有疏漏处 71
汉帝多自作诏 75
光武信识书 76
光武多免奴婢 78
两汉外戚之祸 60
两汉丧服无定制 61
长官丧服 63
王莽之败 64
王莽时起兵者皆称汉后 65
王莽自杀子孙 67
王莽引经义以文其奸 68
东汉功臣多近儒 79
东汉四亲庙别祭 80
东汉诸帝多不永年 82
东汉多母后临朝外藩入继 82
外藩入继追尊本生 83
夫在称太 85
卷五 后汉书 87
累世经学 87
四世三公 88
东汉尚名节 89
曹娥叔先雄 91
召用不论资格 91
擅去官者无禁 92
籍没财产代民租 92
卷六 三国志 105
后汉书三国志书法不同处 105
三国志书法 107
三国志多回护 108
三国志书事得实处 111
东汉废太子皆保全 85
倩代文字 93
党禁之起 93
东汉宦官 95
宦官之害民 97
汉末诸臣劾治宦官 99
宦官亦有贤者 101
三国志立传繁简不同处 113
三国志误处 114
荀彧传 116
荀彧郭嘉二传附会处 117
陈寿论诸葛亮 118
卷七 三国志 晋书 121
汉复古九州 121
关张之勇 121
借荆州之非 122
三国之主用人各不同 124
禅代 127
魏晋禅代不同 131
卷八 晋书 141
八王之乱 141
晋书所记怪异 142
东晋多幼主 143
晋帝多兄终弟及 144
愍元二帝卽位 144
裴松之三国志注 119
九锡文 132
一人二史各传 134
晋书 135
晋书二 136
王导陶侃二传褒贬失当 138
僭伪诸君有文学 145
九品中正 146
六朝清谈之习 148
清谈用麈尾 151
驺虞幡 152
建业有三城 152
南朝多以寒人掌机要 154
卷九 宋齐梁陈书 159
宋书多徐爰旧本 159
宋书书晋宋革易之际 160
宋书书宋齐革易之际 161
宋书本纪书法 164
宋齐书带敍法 164
宋书纪魏事多误 165
宋书南史俱无沈田子沈林子传 167
齐书旧本 168
齐书缺一卷 169
齐书书法用意处 169
卷十 宋齐梁陈书并南史 155
相墓 155
唐人避讳之法 157
齐书类敍法最善 171
梁书悉据国史立传 172
梁书编传失检处 174
梁书多载饰终之诏 175
梁书有止足传无方伎传 175
古文自姚察始 176
陈书多避讳 177
萧子显姚思廉皆为父作传入正史 178
八朝史至宋始行 179
南史仿陈寿三国志体例 181
南北史子孙附传之例 181
南史删宋书最多 183
南史过求简净之失 185
南史误处 186
卷十一 宋齐梁陈书并南史 201
南史增梁书琐言碎事 201
梁南二史岐互处 206
南史于陈书无甚增删 207
南史与陈书岐互处 208
卷十二 宋齐梁陈书并南史 221
人君卽位冠白纱帽 221
齐梁之君多才学 221
齐明帝杀高武子孙 225
南史增齐书处 187
南史与齐书互异处 192
南史增删梁书处 194
南史删梁书处 194
南史增梁书有关系处 196
宋齐多荒主 209
宋世闺门无礼 217
宋子孙屠戮之惨 218
齐制典签之权太重 227
南朝以射雉为猎 229
江左世族无功臣 229
梁武存齐室子孙 231
陈武帝多用敌将 231
齐梁台使之害 232
卷十三 魏齐周隋书并北史 239
魏书多曲笔 239
魏书纪传互异处 240
尔朱荣传 240
西魏书 241
附谢蕴山荅书 243
荅谢蕴山藩伯书 243
北史魏书多以魏收书为本 246
北史改编各传 247
卷十四 魏齐周隋书并北史 261
皇太孙 261
六朝多以反语作谶 233
哀策文 234
南朝陈地最小 235
北史全用隋书 248
南北史两国交兵不详载 249
北史与魏齐周隋书岐互处 252
北史书法与周隋书不同处 253
北史纪传互异处 254
大业十四年 254
太上皇帝 254
皇太弟 262
帝王行三年之丧 263
女后之贤 265
南北朝通好以使命为重 266
后魏追諡之滥 269
保太后 271
异姓封王之滥自后魏始 272
卷十五 魏齐周隋书并北史 283
北朝经学 283
南朝经学 285
后魏多家庭之变 287
魏齐诸帝皆早生子 287
魏诸帝多幼年卽位 287
元魏时人多以神将为名 287
财婚 288
后魏以铸像卜休咎 273
后魏百官无禄 274
后魏刑杀太过 274
魏以奄人为外吏 277
魏孝文迁洛 278
魏孝文帝文学 280
高门士女 288
魏齐斗秤 288
假官 289
周隋唐皆出自武川 290
北齐以厮役为县令 290
齐文宣帝能预知 291
北齐宫闱之丑 292
北齐百官无妾 294
北齐有贤阉 294
诵经获报 295
后周诏诰用尚书体 297
魏末周初无年号 301
卷十六 新旧唐书 307
旧唐书源委 307
新唐书 308
唐实录国史凡两次散失 309
旧唐书前半全用实录国史旧本 312
卷十七 新旧唐书 323
新书增旧书处 323
新书增旧书有关系处 323
新书增旧书琐言碎事 333
隋书志 301
一帝数后 302
隋文帝杀字文氏子孙 302
隋独孤后妒及臣子 304
新唐书本纪书法 316
新书本纪书安史之乱 317
新书改编各传 318
新书立传独详处 336
新书删旧书处 337
卷十八 新旧唐书 341
新书改旧书文义处 341
新书尽删骈体旧文 343
新书好用韩柳文 345
新书详载章疏 346
卷十九 新旧唐书 357
贞观中直谏者不止魏徵 357
时政记 359
天子不观起居注 360
唐诸帝多饵丹药 361
玄宗五代一堂 363
唐有两上元年号 363
德宗好为诗 364
褒贬前代忠奸 365
新旧书互异处 347
新旧书各有纪传互异处 352
新旧书误处 353
新旧书刻本各有脱误处 355
谥兼美恶 365
唐追赠太子之滥 366
帝号标后谥 368
皇后哀册尊称 369
祔葬变礼 369
谥后于庙 371
两太后并称 371
皇太后不祔葬 371
建成元吉之子被诛 372
没入掖廷 373
唐女祸 374
武后之忍 374
武后纳谏知人 377
卷二十 新旧唐书 383
唐代宦官之祸 383
中官出使及监军之弊 386
唐宦官多闽广人 388
唐节度使之祸 389
方镇兵出境卽仰度支供馈 390
方镇骄兵 390
盗杀宰相有二事 392
六等定罪三日除服之论 393
改恶人姓名 379
朝贺近臣先行礼 380
大臣搜检 381
度牒 381
闲架除陌宫市五坊小使之病民 394
豪宴 396
名父之子多败德 396
李积子孙 397
安禄山执送京师之事 397
睢阳殉节尚有姚訚 398
唐初三礼汉书文选之学 399
唐古文不始于韩柳 401
唐前后米价贵贱之数 402
长安地气 403
卷二十一 五代史 407
薛居正五代史 407
薛史全采各朝实录 407
薛史书法回护处 409
薛史失检处 413
薛史亦有直笔 414
薛欧二史体例不同 415
卷二十二 五代史 425
五代枢密使之权最重 425
五代姑息藩镇 426
五代藩郡皆用武人 427
五代藩帅劫财之习 428
黄巢李自成 404
欧史不专据薛史旧本 415
欧史书法谨严 416
欧史传赞不苟作 418
欧史失检处 419
一产三男入史 420
五代诸帝多由军士拥立 421
五代幕僚之祸 429
五代盐曲之禁 431
五代滥刑 432
五代诸侯贡奉多用鞍马器械 433
魏博牙兵凡两次诛戮 435
一军中有五帝 437
五代诸帝皆无后 437
周祖四娶皆再醮妇 439
卷二十三 宋辽金史 445
宋辽金三史 445
宋辽金三史重修 446
宋史事最详 447
卷二十四 宋史 463
宋史数人共事传各专功 463
宋史各传错谬处 464
宋史列传又有遗漏者 465
宋史排次失当处 466
史家一人两传 467
宠待功臣改赐乡里名号 439
张全义冯道 440
五代人多以彦为名 442
宋史多国史原本 449
宋史各传回护处 452
各传附会处 458
监板宋史脱误处 468
赵良嗣不应入奸臣传 469
王伦 470
宋初降王子弟布满中外 472
宋诸帝御集皆建阁藏贮 473
录名臣后 474
宋皇后所生太子皆不吉 474
卷二十五 宋史 481
宋封王之制 481
宋待周后之厚 482
宋郊祀之费 483
宋制禄之厚 484
宋祠禄之制 485
宋恩荫之滥 486
宋恩赏之厚 488
卷二十六 宋史 499
岁币 499
和议 499
西夏番盐 502
宋初考古之学 475
宋初严惩赃史 477
宋宂官宂费 489
南宋取民无艺 490
宋军律之弛 492
宋科场处分之轻 493
定罪归刑部 495
宋辽金夏交际仪 496
宋宰相屡改官名 503
宋节度使 504
继世为相 505
三入相 505
四次入相 506
两次入相 506
王安石之得君 508
青苗钱不始于王安石 509
车盖亭诗 511
同文馆之狱 512
秦桧文字之祸 514
卷二十七 辽史金史 529
辽史 529
辽史二 530
辽史立表最善 533
辽史疏漏处 533
辽帝皆有简便徽号 534
秦桧史弥远之揽权 516
宋南渡诸将皆北人 517
端平入洛之师 518
宋中缺传 519
张世杰李庭芝姜才 520
夏贵 522
宋四六多用本朝事 524
辽后族皆姓萧氏 535
辽正后所生太子多不吉 536
辽官世选之例 537
辽族多好文学 538
辽燕京 538
金广燕京 540
元筑燕京 541
明南北京营建 542
金史 543
金史失当处 547
辽金二史各有疏漏处 549
金史避讳处 549
金史误处 551
卷二十八 金史 563
辽金之祖皆能先知 563
金制追谥帝后之滥 564
金初父子兄弟同志 565
金代文物远胜辽元 567
金一人二名 568
金史纪传不相符处 552
金史氏名不画一 552
宋史金人名多与金史不符 553
宋金二史不符处 554
宗弼渡江宋金二史互异 556
宋金二史传闻之误 557
宋金用兵须参观二史 558
金记注官最得职 569
大定中乱民独多 570
金考察官吏 570
金推排物力之制 571
明安穆昆散处中原 573
金元俱有汉人南人之名 574
宋金齐交割地界守土官随地为属 574
衍庆宫图书功臣 575
金用兵先后强弱不同 576
金初汉人宰相 578
金俗重马 579
金以坏和议而亡 579
九公十郡王 580
金末赐姓之例 581
卷二十九 元史 591
元史 591
金元二史不符处 594
宋元二史不符处 595
金史当参观元史 596
通惠河不始于郭守敬 582
海陵荒淫 583
海陵兼齐文宣隋炀帝之恶 584
金中叶以后宰相不与兵事 587
悯忠寺故事 587
日行千里 588
避孔圣讳 588
金末种人被害之惨 588
元史自相岐互处 597
元史列传详记月日 599
元史迥护处 601
元史附传有得失 604
元史补见夏金宋殉节诸臣 605
元人译诏旨雅俗不同 609
元史人名不画一 609
蒙古官名 610
金义宗 611
元建国号始用文义 611
元诸帝多由大臣拥立 612
卷三十 元史 623
元初用兵多有天助 623
元世祖嗜利黩武 623
元诸帝多不习汉文 626
元初郊庙不亲祀 627
元制百官皆蒙古人为之长 628
元初州县官多世袭 630
元宫中称皇后者不一 614
元帝子称太子者不一 617
元帝后皆不讳名 617
元封子弟驸马于各部 618
元代叛王 619
各朝国书 621
元州县官多在外铨选 631
元代专用交钞 631
金元二朝待宋后厚薄不同 634
元时选秀女之制 637
元代以江南田赐臣下 638
色目人随便居住 640
元汉人多作蒙古名 641
元初诸将多掠人为私户 643
元杖罪以七为断 644
元季风雅相尚 644
元末殉难者多进士 645
一母生数帝 646
金元二代立皇太子皆不吉 647
弟为皇太子叔母为太皇太后 648
庚申帝 648
守节绝域 650
郝经昔班帖木儿 650
卷三十一 明史 659
明史 659
明史立传多存大体 662
元初用两国状元 651
纵囚 651
元封乳母及其夫 652
安南王居汉阳 653
老爷同寅臬司 653
牛腹疗重伤 654
忍痛 654
牛皮船 655
弥勒佛谣言 655
贾鲁治河 655
大礼之议 663
李福达之狱 665
袁崇焕之死 667
周延儒之入奸臣传 667
卷三十二 明史 673
明祖行事多仿汉高 673
明祖文义 673
明初文字之祸 676
明初文人多不仕 677
胡蓝之狱 678
涂节汪广洋之死 680
明祖晚年去严刑 680
明祖多养异姓为子 681
卷三十三 明史 693
明初吏治 693
因部民乞留而留任且加擢者 695
刘基廖永忠等传 669
乔允升刘之凤二传 672
明初徙民之令 682
明分封宗藩之制 682
明官俸最薄 686
明宫殿凡数次被灾 687
明正后所生太子 688
明宫人殉葬之制 689
明代选秀女之制 689
特简廷臣出守 696
遣大臣考察官吏 696
重惩贪吏 698
明大臣久任者 698
大臣荐举 699
明内阁首辅之权最重 701
卷三十四 明史 709
明中叶南北用兵强弱不同 709
明边省攻剿兵数最多 710
用兵有御史核奏 711
将帅家丁 712
景泰帝欲仍立沂王 713
成化嘉靖中方技授官之滥 714
成化嘉靖中百官伏阙争礼凡两次 716
正德中谏南巡受杖百官 717
明代文人不必皆翰林 717
明翰林中书舍人不由吏部 703
明吏部权重 704
扬州同时四知府 706
永乐中海外诸番来朝 706
明中叶才士傲诞之习 718
明仕宦僭越之甚 719
擅挞品官 719
明乡官虐民之害 720
吏役至大官 722
海外诸番多内地人为通事 722
嘉靖中倭寇之乱 724
外番借地互市 725
天主教 726
卷三十五 明史 729
万历中矿税之害 729
万历中缺官不补 731
三案 731
三案俱有故事 735
张居正久病百官齐祷之多 736
卷三十六 明史 749
汪文言之狱 749
明末辽饷剿饷练饷 750
明末督抚之多 750
明末巡抚多由边道擢用 751
明季辽左阵亡诸将之多 752
明末督抚诛戮之多 752
四正六隅 753
明言路习气先后不同 737
明末书生误国 739
明代宦官 741
魏阉生祠 744
阉党 746
明末僭号者多疏属 754
流贼伪官号 755
明从贼官六等定罪 756
明代先后流贼 759
唐赛儿 759
刘千斤 760
李胡子 760
叶宗留等 760
邓茂七 761
李添保 761
黄萧养 761
刘六刘七齐彦名赵疯子 762
江西盗 764
四川盗 765
曾一本 765
徐鸿儒 766
刘香 766
明祖本纪 767
皇陵碑 767
明祖以不嗜杀得天下 768
明祖用法最严 769
明祖重儒 770
郭子兴之被执 771
刘继祖汪文 771
张士德之擒 772
刘福通被杀 772
明祖之取江州 773
徐达纵元君之误 773
新月诗 774
通州粮运京二传所载不同 774
于谦王文之死 775
喜宁之擒 775
曹吉祥江彬 776
明代宦官先后权势 777
权奸黩贿 778
明代科场之弊 779
明人说部 780
长随 781
明朝米价贵贱 781
补遗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