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一、本文撰作之旨趣及其凡例 1
二、王肃之生平及其年表 3
(一)家世 3
(二)生卒考 4
(三)仕宦历程 5
(四)王肃之后裔 7
(五)交游 8
(六)著述 9
(七)年表 22
第一章 王肃之周易学 29
第一节 王氏易注探源 29
一、采择于孟氏者 29
二、采择于京氏者 30
三、采择于费氏者 31
四、采择于马氏者 32
五、采择于郑氏者 34
六采择于荀氏者 36
七、采择于虞氏者 37
第二节 周易王氏注佚文考释(计一百四十五则) 39
第三节 马、郑、王三家易之异同 113
第四节 王肃注易所持之态度 124
第五节 王肃易注对后世之影响 126
第六节 王肃易注其经文用字间有异于各家,其实有理可说者 129
第七节 王肃易注之阐释、或增益经文,亦有未安者 131
第八节 周易王氏者比较表 132
第二章 王肃之尚书学 142
第一节 尚书王氏注探源 142
一、王氏传伏生之学 143
二、王氏注尚书颇用司马迁文 143
三、王氏注尚书采马融之说者 145
四、王氏据郑康成为说者 149
第二节 尚书王氏注佚文考释 152
一、序三则 152
二、尧典四十则 154
三、臯陶谟十五则 178
四、禹贡三十则 185
五、甘誓一则 201
六、盘庚九则 202
七、高宗肜日一则 206
八、西伯戡黎一则 207
九、微子三则 208
十、泰誓一则 210
十一、牧誓二则 210
十二、范二十二则 211
十三、金縢五则 221
十四、大诰十一则 227
十五、康诰一则 231
十六、酒诰一则 232
十七、召诰七则 232
十八、洛诰六则 235
十九、多士四则 237
二十、无逸五则 239
二十一、君奭六则 242
二十二、多方五则 244
二十三、立政六则 246
二十四、命十七则 250
二十五、康王之诰三则 259
二十六、吕刑五则 261
二十七、文侯之命二则 263
二十八、费誓五则 264
二十九、秦誓二则 267
三十、虞夏书九则 268
第三节 马、郑、王三家尚书注异同表 274
第四节 从今传伪古文尚书传文证梅本非王肃伪托 307
第三章 王肃之诗经学 317
第一节 诗经王氏注探源 317
一、源于三家者 317
二、源于毛氏者 318
三、源于马融者 318
四、源于扬雄者 319
第二节 诗经王氏注佚文考释 319
一、国风 320
1.周南四则 320
2.召南六则 324
3.邶十四则 329
4.鄘四则 338
5.卫六则 340
6.王二则 343
7.郑六则 344
8.齐七则 347
9.魏三则 351
10.唐八则 353
11.秦九则 357
12.陈六则 363
13.桧二则 366
14.豳二十则 367
二、小雅八十七则 378
三、大雅九十则 425
四、周颂二十八则 470
五、鲁颂十一则 484
六商颂二十则 490
第三节 郑、王二家诗经注异同表 500
附录 毛诗义駮。毛诗奏事。毛诗问难 561
第四章 王肃之三礼学 567
第一节 王肃之周礼学 567
一、周礼王氏注探源 567
二、周礼王氏注佚文考释 568
第二节 王肃之仪礼学 569
一、仪礼丧服经传王氏注探源 569
二、仪礼丧服经传王氏注佚文考释 570
1.斩衰三年章五则 570
2.齐衰三年章一则 573
3.齐衰杖期章一则 574
4.齐衰不杖期章四则 575
5.齐衰三月章三则 578
6.大功殇九月七月章二则 580
7.大功九月章二则 581
8.小功五月章三则 582
9.缌麻三月章二则 584
10.丧服记章一则 585
三、仪礼丧服经传郑、王注比较表 586
四、仪礼丧服经传王氏注对后世之影响 594
五、附录:王氏丧服要记 595
第三节 王肃之礼记学 597
一、礼记王氏注探源 598
二、礼记王氏注佚文考释 599
1.曲礼上十二则 599
2.曲礼下八则 603
3.檀弓上十九则 606
4.王制七则 615
5.月令十一则 620
6.曾子问三则 625
7.礼运二则 626
8.礼器十则 627
9.内则四则 631
10.玉藻二则 633
11.明堂位一则 634
12.丧服小记三则 634
13.大传四则 636
14.少仪一则 637
15.乐记六十五则 637
16.杂记上二则 659
17.杂记下三则 660
18.丧大记二则 661
19.祭法十则 662
20.祭义四则 666
21.哀公问三则 668
22.仲尼居一则 669
23.坊记一则 670
24.中庸一则 671
25.表记一则 671
26.服问一则 671
27.投壶一则 672
28.儒行二则 672
三、礼记郑、王注比较表 672
四、礼记王氏注对后世之影响 694
第五章 王肃之春秋左传学 696
第一节 春秋左氏传王氏注探源 696
第二节 春秋左氏传王氏注佚文考释(计五五则) 698
第三节 春秋左氏传贾、服、王、杜异同表 722
第四节 春秋左氏传王氏注之影响 731
第六章 王肃之孝经学 733
第一节 孝经王氏注探源 733
第二节 孝经王氏注佚文考释 734
一、开宗明义第一章 二则 734
二、天子章第二 一则 735
三、诸侯章第三 一则 736
四、卿大夫章第四 一则 736
五、士章第五 一则 737
六庶人章第六 一则 737
七、三才章第七 一则 738
八、孝治章第八 一则 738
九、圣治章第九二则 738
十、纪孝行章第十 一则 739
十一、广至德章第十三 二则 739
十二、广扬名章第十四 一则 740
十三、谏争章第十五 一则 741
十四、感应章第十六 二则 742
十五、事君章第十七 二则 743
第三节 孝经郑、王注异同表 744
第四节 孝经王氏注之影响 747
第七章 王肃之论语学 748
第一节 王氏论语义说探源 748
第二节 王氏论语义说佚文考释(四六则) 752
第三节 马、郑、王论语义说异同表 771
结论 774
附录一 圣证论 784
附录二 参考书目 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