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水污染控制系统及其规划原则 1
1—1水污染控制系统的分类和组成 1
1—2水污染控制系统规划的经济评价 4
1—3经济分析简介 8
1—4水污染控制的途径和水质管理 25
习题 27
第二章 废水特性和反应器工程基础 28
2—1废水特性 28
2—2酶反应动力学 41
2—3反应器工程基础 43
2—4水体自净 60
习题 67
第三章 废水的预处理 70
3—1格栅 70
3—2筛网 70
3—3废水的流量及流量调节 71
习题 76
第四章 沉降分离 78
4—1颗粒的沉降速度和沉降过程分析 78
4—2沉淀池设计 84
4—3非理想沉淀池 94
4—4凝聚与絮凝的原理和凝聚剂 96
4—5凝聚动力学 110
4—6凝聚沉清设备 117
4—7凝聚沉清设备的合理选用 120
习题 123
第五章 上浮分离 125
5—1油水分离 125
5—2气浮和浮选的理论基础 128
5—3加压溶气气浮设备及其设计 132
5—4其它浮选法 138
习题 139
第六章 过滤法 140
6—1颗粒材料滤池(普通快滤池) 140
6—2虹吸滤池 142
6—3无网滤池 144
6—4过滤阻力及冲洗阻力的计算 146
习题 150
第七章 废水生物化学处理法——(Ⅰ)活性污泥法 151
7—1活性污泥法的原理 151
7—2活性污泥法的废水净化原理 155
7—3活性污泥法的设计和运行参数 156
7—4活性污泥法废水净化理论的应用 167
7—5活性污泥法的运行方式和处理设计方法 171
7—6曝气与曝气方式 190
7—7生物脱氮 204
7—8好氧活性污泥法运行要点 206
习题 209
第八章 废水生物化学处理法——(Ⅱ)生物膜法 210
8—1生物膜及其生物相 211
8—2生物滤池的构造和设计 213
8—3生物转盘的构造和设计 221
习题 225
第九章 废水生物化学处理法——(Ⅲ)氧化塘处理法 226
9—1氧化塘的特征 226
9—2好氧塘和兼性塘 227
9—3氧化塘的构造 229
9—4藻类的去除 230
9—5厌氧塘 231
9—6曝气氧化塘 232
习题 236
第十章 废水生物化学处理法——(Ⅳ)厌氧处理法 237
10—1厌氧消化的反应过程 237
10—2厌氧消化的影响因素 238
10—3厌氧消化理论设计计算 241
10—4厌氧消化处理工艺及其装置 244
10—5厌氧消化池的运行要点 250
习题 251
第十—章 废水的化学处理方法 252
11—1中和法 252
11—2化学沉淀法 254
11—3氧化还原法 256
习题 267
第十二章 吸附 269
12—1活性炭的吸附机理 269
12—2吸附性平衡与吸附等温式 271
12—3吸附速度 275
12—4固定床吸附 279
12—5移动床吸附装置 286
12—6流动床吸附装置 287
12—7再生方法 287
12—8活性炭在给水和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290
习题 295
第十三章 离子交换法 297
13—1离子交换树脂及结构特点 297
13—2离子交换反应 300
13—3离子交换动力学 303
13—4离子交换装置及其设计 306
13—5离子交换法的应用 311
13—6离子交换的试验方法 317
习题 320
第十四章 溶剂萃取法 322
14—1萃取平衡及萃取体系 322
14—2溶剂萃取工艺 327
14—3传质基本方程式及传质系数 346
14—4萃取设备及其设计 350
14—5萃取过程中的相分离 362
14—6萃取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366
习题 367
第十五章 膜法 369
15—1反渗法 369
15—2超滤 378
15—3电渗析 381
习题 389
第十六章 污泥处理 391
16—1污泥的稳定处理 391
16—2污泥浓缩 395
16—3污泥的调质和脱水 401
16—4干化、焚化和永久处置及处理 403
习题 405
附录一 工业中常见有机化合物的一些有关参数 407
附录二国家的其它水质标准 410
表1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 410
表2渔业水域水质标准 411
表3农田灌溉用水水质标准 412
附录三 水的物理性质 413
表1水的饱和蒸汽压 413
表2水的密度 413
表3水的粘度 413
附录四 空气和氧的某些性质 414
表1干空气的密度和粘度 414
表2空气和氧在水中的溶解度 414
附录五 单位换算系数 414
主要参考文献 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