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实录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2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谢贵安编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532568413
  • 页数:705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迄今为止公开出版的第一部全面、系统研究《清实录》的学术专着。它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继承前人的学术结晶,揭示他们的研究成就,同时弥补其研究之不足,对前人讨论较少的部分则予以补充和充实,对其尚未研究的领域,则予以耕耘和探索,在此基础上,对清代实录进行系统勾勒和全面研究,形成一部近70万字的专着。在史料上本书尽量竭泽而渔,在结构上,也有自己的布局和特点。本书用大量篇幅探讨《清实录》在清朝的致用问题,此为前人关注不多者。本书蕴含大量的个案研究及新颖观点。如对《清实录》的很多记载,逐一进行考订和辨析,从而弄清该书的信实部分和不实之处,准确判断其史料价值。本书还从《清实录》的具体研究,上升到对整个东西方史学的比较。可以说,这是一部研究《清实录》的集大成着作。

绪论 1

一、《清实录》的研究现状 1

二、本书的研究特点 11

第一章 《清实录》在清代的特殊地位 14

第一节 治国成宪:《清实录》在清代的重要位置 14

一、日阅实录:清帝多读祖宗实录 14

二、动遵成宪:清代皇帝对待实录所载经验的态度 25

第二节 丰碑典范:《清实录》的炫目与荣光 31

一、业绩载体,人生丰碑:载入《清实录》史册的荣耀 31

二、溯念前劳,激励后嗣:《清实录》对清帝的精神激励作用 32

三、修纂有功,生平有幸:《清实录》预修者的人生辉煌 33

第三节 思想绳墨:《清实录》在史学意识形态上的作用 37

第二章 清实录馆的设置、管理与运行 42

第一节 《清实录》修纂机构设置与演变 42

一、从内三院之国史院到内阁实录馆 42

二、实录馆的设置及其地点的变化 45

三、清代各衙门在实录修纂中的相关义务 53

四、实录馆的职官建置 55

第二节 实录馆的业务、人事与后勤管理 67

一、《清实录》修纂的业务和质量管理 67

二、修纂官员的人事管理 77

三、实录馆的考勤、考绩制度与后勤管理 83

四、实录馆及其管理上的弊端 88

第三节 实录馆的工作程序 94

一、实录馆的开馆与修纂人员的任命 94

二、征集史料,调阅档案 95

三、实录修纂的具体程式 97

四、从《翁心存日记》看实录馆的运作情况 100

第四节 实录馆的其他功用 107

第三章 《清实录》的修纂主题与体例 113

第一节《清实录》的修纂主题 113

一、显亲尽孝 113

二、宣扬忠义 116

三、劝励风俗 117

四、资治之鉴 120

五、保持满洲精神 122

第二节 《清实录》的修纂体例 123

一、《清实录》修纂体例的确定 123

二、《清实录》对档案的改写 128

三、《清实录》体例的其他体现 138

第三节 《清实录》的特殊体裁 140

一、去附传的事实与原因 140

二、《清实录》人物事迹的记述形式 144

三、《清实录》载录人物的标准 149

第四章 清代历朝实录的修纂过程 159

第一节 清前期实录的修纂过程 159

一、《太祖实录》与《满洲实录》的成书过程及二者的关系 159

二、《清太宗实录》的修纂 180

三、《清世祖实录》的修纂 183

第二节 清中期实录的修纂过程 188

一、《清圣祖实录》 188

二、《清世宗实录》 193

三、《清高宗实录》 196

四、《清仁宗实录》 202

第三节 清后期实录的修纂过程 206

一、《清宣宗实录》 206

二、《清文宗实录》 212

三、《清穆宗实录》 216

四、《清德宗实录》和《清宣统政纪》 222

第五章 《清实录》修纂的善后流程 227

第一节 《清实录》进呈及其仪式 227

一、关外时期的进呈仪式 227

二、关内前期的进呈仪式 229

三、关内中期的进呈仪式 230

四、关内后期的进呈仪式 239

第二节 《清实录》尊藏及其仪式 244

第三节 《清实录》的赏赐 247

一、对实录修纂人员赐宴 247

二、对实录修纂人员赏赐钱物 249

三、对实录馆高层官员的“特加优奖” 255

四、对沾光人员的赏赐 261

第四节 《清实录》的议叙 264

一、实录馆议叙优于他馆 264

二、京察议叙 266

三、中期议叙 267

四、书成议叙 270

第六章 《清实录》的版本与收藏 286

第一节 《清实录》稿底正副本及满汉蒙文本形成考 286

一、《清实录》的稿本、草稿和底本 286

二、《清实录》的正本与定本 292

三、《清实录》的副本 296

四、《清实录》的满文本、汉文本和蒙古文本 299

第二节 清官所藏系统的《清实录》版本 304

一、定本之母:呈审之小黄绫正本 305

二、大内尊藏本:乾清宫暖阁藏小红绫本 310

三、主要尊藏性正本:北京皇史宬藏大红绫本 318

四、尊藏性正本:盛京崇谟阁藏大红绫本 325

五、副本:内阁实录库藏小红绫本 333

六、副本之抄本:国史馆抄本 336

第三节 《清实录》其他传世版本 338

一、基本成套的《清实录》版本 339

二、零散的《清实录》大陆藏本 350

三、零散的《清实录》海外藏本 365

第七章 《清实录》修纂与清朝汉化 372

第一节 《清实录》内容与观念上的汉化 372

一、汉文化中正统观念的注入 374

二、汉文化中尊君意识的贯彻 377

三、汉文化中文明风俗的渗透 381

第二节 《清实录》体例与形式上的汉化 384

一、“实录体式”的标准与追求 385

二、用干支代替数字的记时方式 388

三、从音译名词向意译名词的转变 391

四、《清实录》满文词汇和语法的汉化 395

五、《清实录》字句的雅化 395

第三节 《清实录》秘藏制度与清政权的汉化 399

第八章 《清实录》的史源与史流 405

第一节 《清实录》编纂的史料储备制度与史料来源 406

一、《清实录》的史实记录和储备制度 406

二、修纂《清实录》的满、蒙、汉文档案 411

三、《清实录》史料来源分类 416

第二节 《清实录》的史料流向与学术影响 422

一、《清实录》史料成为其他有关皇帝书史的来源 422

二、《清实录》史料流向纪传体和传记体史书 424

三、《清实录》史料流向编年体史书 429

四、《清实录》史料流向典章制度体史书 432

五、《清实录》史料流向方志等书 435

第九章 《清实录》的不实与信实 440

第一节 《清实录》的故意性失实 440

一、太祖、太宗、世祖三朝《实录》对清室与清帝的粉饰 440

二、圣祖以下诸朝《实录》对清室与清帝的粉饰和隐讳 458

三、《清实录》的政策性讳饰和篡改 471

四、《清实录》对清代早期国名的避讳 476

五、将《清实录》作为政治斗争的工具 479

第二节 《清实录》非故意性失误 490

一、《清实录》的缺漏 492

二、《清实录》的误书 500

三、《清实录》的误译 512

第三节 《清实录》的信实 519

一、《清实录》对信实的追求 519

二、《清实录》保持信实的表现 523

第十章 《清实录》的文献史料价值 539

第一节 《清实录》史料价值辨析 539

第二节 《清实录》对清代历史的记载之功 541

一、《清实录》史料的广泛性 541

二、《清实录》史料的特殊性 548

第三节 《清实录》对其他文献的考证之功 552

第四节 满、蒙文《清实录》的特殊价值 559

第五节 从《清实录》在现代的整理与应用看其史料价值 563

第十一章 《清实录》的经世致用(上) 567

第一节 《清实录》在政治决策和礼制借鉴上的作用 567

一、决策依据和治国指南 567

二、礼制参考和因革依据 571

三、优待依据与抚恤参考 577

第二节 《清实录》是选任官吏和整饬吏治的依凭 586

一、科举依凭和科场准则 586

二、治吏法典和惩贪宝剑 589

三、择阉标准和治宦成案 599

四、进谏依凭与言官借鉴 601

第三节 《清实录》是治理民众和处理民族关系的依据 606

一、理民依据和治民成宪 606

二、民族政策的重要依凭 613

第十二章 《清实录》的经世致用(下) 625

第一节 《清实录》在司法上的指南作用 625

一、实录成为司法决策和案件处理的范例 625

二、《清实录》是处理“邪教”案件的司法依据 636

第二节 《清实录》在经济上的参考价值与决策依据 640

一、国家经济决策和皇宫建设的信息资源 640

二、重农抑末的决策依据 643

三、蠲免钱粮、盐税征收等财政决策参照 645

四、水利工程的重要借鉴 647

第三节 《清实录》在军事上的参考与借鉴 656

一、《清实录》是清朝军事决策、管理和训练的重要借鉴 656

二、《清实录》是清军奖惩荫恤的重要依据 663

第四节 《清实录》在文化上的参考与依据 666

一、《清实录》是清代褒贬人物、植立纲常的重要依据 666

二、《清实录》成为清朝语文标准化建立的重要依据 670

三、《清实录》是清朝整顿风俗的依据 674

四、《清实录》是清廷教育、图书遴选等事务的依据 678

结语 680

参考文献 684

一、史料与史籍 684

二、专著 692

三、论文 694

四、未刊学位论文 702

后记 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