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寄生虫学 供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口腔医学医学影像学医学检验学等专业用》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士根主编;贾雪梅,陈盛霞,张浩,杜娈英副主编
  • 出 版 社: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553708027
  • 页数:295 页
图书介绍:人体寄生虫学是临床课程,本学科是传统教学课程,在新时期,其重要性仍然非常突出。本教材的编写着眼于临床实践,紧密联系科研成果与教学实践,彰显了本课程的重要临床地位。编写方式有创新,呈现形式有突破,内容编排有新意。

第一篇 总论 2

第一章 寄生虫生物学 2

第一节 寄生关系及寄生虫的适应性变化 2

一、寄生关系 2

二、寄生虫的适应性变化 2

第二节 寄生虫的生活史 3

第三节 寄生虫与宿主的类型 3

一、寄生虫的类型 3

二、宿主的类型 4

第四节 寄生虫的营养与代谢 4

一、营养 4

二、代谢 5

第五节 寄生虫的生殖 5

一、无性生殖 5

二、有性生殖 6

第六节 寄生虫的分类及命名 6

一、寄生虫的分类 6

二、寄生虫的命名 6

第二章 寄生虫与宿主的关系及感染的特点 7

第一节 寄生虫与宿主的关系 7

一、寄生虫对宿主的损害 7

二、寄生虫感染的免疫 7

三、宿主与寄生虫相互作用的结局 11

第二节 寄生虫感染的特点 11

一、带虫者 12

二、慢性感染 12

三、隐性感染 12

四、多寄生现象 12

五、异位寄生 12

六、幼虫移行症 12

七、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与IgE水平升高 13

第三章 寄生虫的危害与我国寄生虫病的现状 14

第一节 寄生虫的危害 14

一、寄生虫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14

二、寄生虫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15

三、寄生虫病与社会经济的相互关系 15

第二节 我国寄生虫病的现状 16

第四章 寄生虫病的流行与防治原则 18

第一节 寄生虫病流行的环节 18

一、传染源 18

二、传播途径 18

三、易感人群 19

第二节 影响寄生虫病流行的因素 19

一、生物因素 19

二、自然因素 19

三、社会因素 19

第三节 寄生虫病流行的特点 20

一、地方性 20

二、季节性 20

三、自然疫源性 20

第四节 寄生虫病的防治原则 20

一、控制传染源 21

二、切断传播途径 21

三、保护易感人群 21

第二篇 医学蠕虫 24

第五章 线虫概论 24

第六章 消化道线虫 29

第一节 似蚓蛔线虫 29

第二节 毛首鞭形线虫 32

第三节 蠕形住肠线虫 34

第四节 十二指肠钩口线虫和美洲板口线虫 37

第五节 粪类圆线虫 43

第六节 其他消化道线虫 46

一、东方毛圆线虫 46

二、美丽筒线虫 47

三、异尖线虫 48

第七章 血液与组织线虫 50

第一节 丝虫 50

一、班氏吴策线虫和马来布鲁线虫 50

二、旋盘尾丝虫 56

三、罗阿罗阿丝虫 58

第二节 旋毛形线虫 59

第三节 广州管圆线虫 62

第四节 其他组织线虫 65

一、结膜吸吮线虫 65

二、棘颚口线虫 66

三、艾氏小杆线虫 68

四、兽比翼线虫 70

五、麦地那龙线虫 71

六、肾膨结线虫 73

七、肝毛细线虫 74

第八章 吸虫概论 76

第九章 消化系统吸虫 80

第一节 华支睾吸虫 80

第二节 布氏姜片吸虫 83

第三节 肝片形吸虫 85

第四节 其他消化道吸虫 87

一、异形吸虫 87

二、棘口吸虫 88

三、徐氏拟裸茎吸虫 89

第十章 血液与组织吸虫 90

第一节 并殖吸虫 90

一、卫氏并殖吸虫 90

二、斯氏并殖吸虫 94

第二节 血吸虫 95

一、日本血吸虫 96

二、曼氏血吸虫 104

三、埃及血吸虫 105

第十一章 绦虫概论 107

第十二章 消化道绦虫 112

第一节 链状带绦虫 112

第二节 肥胖带绦虫 115

第三节 阔节裂头绦虫 119

第四节 微小膜壳绦虫 120

第五节 缩小膜壳绦虫 123

第六节 其他消化道绦虫 124

一、犬复孔绦虫 124

二、西里伯瑞列绦虫 125

三、克氏假裸头绦虫 126

四、线中殖孔绦虫 128

五、司氏伯特绦虫 128

第十三章 组织绦虫 130

第一节 细粒棘球绦虫 130

第二节 多房棘球绦虫 134

第三节 曼氏迭宫绦虫 137

第四节 水泡带绦虫和巨颈带绦虫 140

一、水泡带绦虫 140

二、巨颈带绦虫 141

第十四章 消化道棘头虫 142

第三篇 医学原虫 146

第十五章 原虫概论 146

第十六章 消化道叶足虫 152

第一节 溶组织内阿米巴 152

第二节 其他消化道阿米巴 157

一、迪斯帕内阿米巴 158

二、结肠内阿米巴 158

三、哈门内阿米巴 158

四、微小内蜒阿米巴 159

五、布氏嗜碘阿米巴 159

六、齿龈内阿米巴 159

第十七章 组织叶足虫 160

第十八章 腔道鞭毛虫 162

第一节 蓝氏贾第鞭毛虫 162

第二节 阴道毛滴虫 165

第三节 其他消化道鞭毛虫 167

一、人毛滴虫 167

二、口腔毛滴虫 168

三、脆弱双核阿米巴 168

第十九章 血液与组织鞭毛虫 170

第一节 利什曼原虫 170

一、杜氏利什曼原虫 170

二、热带利什曼原虫 174

三、墨西哥利什曼原虫 174

四、巴西利什曼原虫 175

第二节 锥虫 175

一、布氏冈比亚锥虫与布氏罗得西亚锥虫 175

二、克氏锥虫 177

第三节 蠊缨滴虫 179

第二十章 消化道孢子虫 181

第一节 隐孢子虫 181

第二节 贝氏等孢球虫 184

第三节 肉孢子虫 185

第二十一章 血液与组织孢子虫 188

第一节 疟原虫 188

第二节 刚地弓形虫 199

第三节 其他血液与组织孢子虫 203

一、微孢子虫 203

二、巴贝虫 205

第二十二章 消化道其他原虫 207

第一节 结肠小袋纤毛虫 207

第二节 人芽囊原虫 208

第四篇医学节肢动物 212

第二十三章 医学节肢动物概论 212

第一节 医学节肢动物的主要类群 212

第二节 医学节肢动物对人体的危害 213

一、直接危害 213

二、间接危害 213

第三节 病媒节肢动物的判定 214

第四节 医学节肢动物的防制 215

一、环境治理 215

二、物理防制 215

三、化学防制 215

四、生物防制 216

五、遗传防制 216

六、法规防制 216

第二十四章 昆虫纲 217

第一节 昆虫纲概述 217

第二节 病媒昆虫 218

一、蚊 218

二、蝇 223

三、白蛉 226

四、蚤 228

五、虱 230

六、蜚蠊 232

七、蠓 233

八、蚋 234

九、虻 235

第三节 病原昆虫 236

一、臭虫 237

二、毒隐翅虫 238

第二十五章 蛛形纲 240

第一节 蛛形纲概述 240

第二节 病媒蜱螨 241

一、蜱 241

二、革螨 244

三、恙螨 246

第三节 病原蜱螨 248

一、疥螨 248

二、蠕形螨 250

三、尘螨 252

四、粉螨 253

第五篇人体寄生虫学实验诊断技术及常用抗寄生虫药物 256

第二十六章 病原学检查技术 256

第一节 粪便检查 256

一、直接涂片法 256

二、厚涂片透明法 256

三、定量透明法 256

四、浓聚法 257

五、肛门拭子法 259

六、淘虫检查法 260

七、带绦虫孕节检查法 260

八、毛蚴孵化法 260

九、钩蚴培养法 260

十、金胺-酚改良抗酸染色法 260

第二节 体液检查 261

一、血液检查 261

二、脑脊液检查 262

第三节 排泄物与分泌物的检查 262

一、痰液检查 262

二、尿液检查 262

三、鞘膜积液检查 263

四、阴道分泌物和前列腺液检查 263

五、十二指肠液和胆汁检查 263

第四节 活组织检查 263

一、皮肤、皮下组织及肌肉活检 263

二、淋巴结及骨髓检查 263

三、结肠和直肠黏膜活检 264

第五节 体外培养与动物接种 264

一、溶组织内阿米巴培养 264

二、杜氏利什曼原虫培养 264

三、阴道毛滴虫培养 264

四、杜氏利什曼原虫动物接种 265

五、刚地弓形虫动物接种 265

第二十七章 免疫学与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 266

第一节 免疫学检验技术 266

一、皮内试验 266

二、免疫扩散和免疫电泳 266

三、间接血凝试验 266

四、间接荧光抗体试验 267

五、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267

六、免疫印迹试验 267

七、环卵沉淀试验 267

八、环蚴沉淀试验 268

九、染色试验 268

第二节 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 268

一、DNA探针技术 269

二、PCR技术 269

第二十八章 常用抗寄生虫药物 270

第一节 抗线虫药 270

第二节 抗吸虫和绦虫药 273

第三节 抗阿米巴、蓝氏贾第鞭毛虫和阴道毛滴虫药 275

第四节 抗利什曼原虫及锥虫药 277

第五节 抗疟药 279

一、控制症状药物 279

二、防止复发及传播药物 283

三、预防用药 284

中英文名词对照 285

参考文献 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