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绪论&袁行霈 1
绪论 1
第一节 京华文薮,人杰地灵 1
第二节 涓滴融汇,扬波万顷 5
第三节 多元汇聚,异彩纷呈 13
上编 25
第一章 先秦时期的燕文化 25
第一节 燕文化的形成 25
第二节 燕文化的发展历程 30
第三节 燕文化及其特色与影响 35
第二章 汉唐时期的幽州文化 43
第一节 幽州文化的发展历程 43
第二节 幽州文化及其特点与影响 51
第三章 辽代的燕京文化 58
第一节 辽燕京文化概况 58
第二节 契丹少数民族文化的融入与影响 64
第三节 辽宋关系及其对燕京文化的影响 68
第四节 辽燕京文化的特色及影响 72
第四章 金代的中都文化 80
第一节 金中都文化概况 80
第二节 女真少数民族文化的传入 85
第三节 金宋关系对中都文化的影响 92
第四节 金中都文化的特色 96
第五章 元代的大都文化 105
第一节 元大都文化概况 105
第二节 蒙古和其他少数民族文化的融入 111
第三节 外来文化对元大都文化的影响 118
第四节 市井文化的兴起及影响 124
第五节 元大都文化的特色及影响 130
第六章 明代的北京文化 139
第一节 明北京文化概况 139
第二节 京师文化的复兴 146
第三节 重大文化工程的启动与实施 154
第四节 理学发展的新阶段 163
第五节 明北京文化的特色及影响 167
第七章 清代前期的北京文化 175
第一节 清代前期北京文化发展的新环境 175
第二节 满族文化的融入与京师文化的新发展 185
第三节 繁荣的京城学术文化 194
第四节 京畿学人的文化影响 199
第五节 西方文化的再次传入 209
第八章 清代后期的北京文化 220
第一节 清代后期北京文化概况 220
第二节 “鸦片战争”与“西学东渐” 227
第三节 “洋务运动”与传统文化的矛盾 237
第四节 “戊戌变法”与文化悲剧 244
第五节 “庚子事变”与京师社会风貌的变化 250
第六节 清后期北京文化的转型与影响 260
下编 269
第一章 北京的宫廷文化 269
第一节 皇城与宫殿 269
第二节 皇家园林 279
第三节 皇家坛庙 287
第四节 宫廷礼仪 294
第五节 宫廷饮食 304
第六节 宫廷服饰 312
第七节 宫廷娱乐 319
第八节 皇家陵寝 326
第九节 王府与王爷坟 331
第二章 北京的士大夫文化 340
第一节 名人与名人故居 340
第二节 文化活动 343
第三节 琉璃厂与古玩鉴赏 348
第四节 各地会馆 354
第三章 北京的民俗文化 360
第一节 岁时节令习俗 360
第二节 百姓婚丧习俗 373
第三节 庙会集市与商业文化 380
第四节 特色饮食文化 385
第四章 北京的长城文化 394
第一节 长城变迁概貌 394
第二节 关隘交通文化 398
第三节 军事防御文化 404
第四节 长城的文化象征 410
第五章 北京的运河文化 414
第一节 运河体系的完善与运河文化的形成 414
第二节 运河对北京的历史文化意义 422
第六章 北京的多元宗教文化 430
第一节 北京的佛教文化 430
第二节 北京的道教文化 440
第三节 北京的伊斯兰教文化 449
第四节 北京的基督宗教文化 457
第五节 北京民间信仰与俗神文化 464
第七章 北京的文学艺术 472
第一节 北京地区的文学创作 472
第二节 北京地区的艺术创作 482
第三节 关汉卿与元杂剧 491
第四节 曹雪芹与《红楼梦》 495
第五节 京剧艺术 499
第六节 特色手工艺 504
第八章 北京的教育与科技 515
第一节 北京的教育 515
第二节 北京的科技 530
第九章 北京的其他特色文化 538
第一节 永定河文化 538
第二节 什刹海文化 547
第三节 丰台的花卉园艺文化 554
主要参考文献 565
索引 574
后记 585
跋&陈进玉 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