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讯心理学 修订版》PDF下载

  • 购买积分:16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吴克利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787510207037
  • 页数:509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作者多年工作实践经验的总结与升华,从心理学入手,经有关审讯人员、犯罪嫌疑人、被害人等在审讯过程中的心理表现一一道来,修订版加入了新形势下开展审讯工作的方法和技巧,内容更加丰富全面,是一本实用性强的侦查审讯业务用书。

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节 审讯心理学的概念 1

第二节 审讯学与心理学的关系 1

第三节 审讯心理学研究的对象、目的和方法 2

第四节 职务犯罪侦查讯问的科学发展 3

第二章 审讯人员的心理基础 11

第一节 审讯人员的心理准备 11

第二节 审讯人员心理的攻击状态 13

第三节 审讯人员对犯罪目标紧追深挖的侦查意识 14

第四节 审讯人员的坚强意志和应变能力 15

第五节 审讯人员如何使用自己的眼睛 19

第六节 审讯人员如何使用自己的耳朵 29

第七节 审讯人员的思维导向 46

第八节 审讯人员自我形象的树立 70

第九节 审讯人员消极心理的克服 74

第十节 刑讯逼供的心理基础及矫正 85

第三章 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特征 90

第一节 犯罪心理的形成 90

第二节 犯罪行为的发生 95

第三节 犯罪嫌疑人抗拒心理形成的原因 97

第四节 犯罪嫌疑人的“人格”特质 101

第五节 个案特征对犯罪嫌疑人的心理影响 104

第六节 个体特征对犯罪嫌疑人的心理影响 109

第七节 犯罪嫌疑人的“心理事实”与“客观事实” 111

第八节 犯罪嫌疑人“心理证据”的转换 112

第九节 犯罪嫌疑人供述动机形成的基本特点 114

第十节 犯罪嫌疑人翻供的心理特征 116

第十一节 犯罪嫌疑人的心理“支点”与“退路”构筑的抗审心理体系 119

第四章 犯罪嫌疑人抗审的三大心理因素 125

第一节 对抗利益关系的心理冲突与平衡 125

第二节 抗审的对抗条件的得失 128

第三节 人格特征反映的抗审行为 130

第五章 审讯的方法和技巧 132

第一节 审讯前的准备工作 132

第二节 审讯过程中初始阶段的任务和审讯方法 139

第三节 审讯过程中对抗相持阶段的任务和审讯方法 162

第四节 审讯过程中反复动摇阶段的任务和审讯方法 176

第五节 审讯过程中供述交罪阶段的任务和审讯方法 184

第六章 “不得强迫自证其罪”规则下的侦查讯问攻略 209

第一节 树立职务犯罪侦查活动中的人权保障理念 209

第二节 人权保障规则下的侦查讯问攻略 216

第三节 “阳光”监督条件下的讯问语用行为技巧 222

第七章 犯罪嫌疑人供述认罪的六大基本规律 227

第一节 犯罪事实暴露的心理误区 227

第二节 解脱心理限制的困境 229

第三节 趋利避害的交换条件 229

第四节 意识经验的习惯反应 230

第五节 “人格”道德系数的满足 231

第六节 “需要”的基本属性 232

第八章 犯罪嫌疑人谎言抗审的把握与讯问方法的运用 233

第一节 谎言抗审的行为表现 233

第二节 谎言的识别 234

第三节 谎言的捕捉 240

第四节 谎言的对策 243

第九章 沉默对抗行为的把握与讯问方法的运用 256

第一节 “沉默”的心理行为基础 256

第二节 “沉默”的心理行为表现 257

第三节 “沉默”行为的讯问方法 258

第十章 认知误区的攻击规律和审讯方法 262

第一节 错觉讯问法 262

第二节 结果讯问法 269

第三节 动机讯问法 271

第四节 假设讯问法 272

第五节 离间讯问法 274

第六节 借助讯问法 275

第七节 模拟情景讯问法 275

第八节 概率讯问法 280

第九节 间隔讯问法 282

第十节 “造势”讯问法 283

第十一章 心理限制的攻击规律和审讯方法 285

第一节 矛盾讯问法 285

第二节 导谎法 288

第三节 测谎(心理测试)的配合 291

第四节 定向攻击法 292

第五节 特情证明法 292

第十二章 心理置换的攻击规律和审讯方法 296

第一节 心理置换的理论基础 296

第二节 亲情置换法 305

第三节 求生置换法 307

第四节 利弊置换法 307

第五节 教育置换法 309

第六节 观念置换法 310

第七节 疏通置换法 310

第八节 “十二轮置换讯问法”的运用 312

第十三章 意识经验的攻击规律和审讯方法 320

第一节 经验规律 320

第二节 惯性规律 322

第三节 粘连规律 323

第四节 分解经验 324

第五节 记忆经验 326

第六节 空间经验 327

第七节 联想经验 327

第八节 阻止经验 329

第十四章 人格倾向的攻击规律和审讯方法 331

第一节 人格倾向讯问法 332

第二节 结构倾向讯问法 333

第三节 性别特征讯问法 337

第四节 身份特征讯问法 341

第五节 信念纠治讯问法 344

第十五章 “需要”理论的攻击规律和审讯方法 347

第一节 协调理论讯问法 347

第二节 反向挤兑讯问法 348

第三节 审托比对讯问法 349

第四节 调整品质讯问法 349

第五节 心理脱敏讯问法 350

第六节 心理弱点讯问法 351

第七节 情感需要讯问法 351

第八节 激发需要讯问法 359

第九节 条件需要讯问法 360

第十节 利益需要讯问法 361

第十一节 沟通讯问法 363

第十六章 证人的心理特征及询问方法 365

第一节 证人证言的特征 365

第二节 证人证言的形成 366

第三节 证人拒绝作证的心态表现 373

第四节 询问证人的方法 375

第十七章 被害人的心理特征及询问方法 378

第一节 被害人控告心理的形成 378

第二节 影响被害人对事实陈述的因素 379

第三节 诬告、错告、不告的心理状态 388

第四节 询问被害人的方法 389

第十八章 讯问活动中的语用行为特点与技巧 391

第一节 讯问语言的三大基本特征 391

第二节 审讯语言的信息基础 393

第三节 认知条件下的语用行为技巧 396

第四节 心理限制的语用行为 403

第五节 意识经验的语用行为 405

第六节 趋利避害的语用行为 433

第七节 需要属性的语用行为 436

第八节 人格特征的语用行为 468

附:我的审讯日志 488

因玩忽职守导致嫌疑人坠楼死亡案件的审讯实例 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