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册 639
三、近现代国学的回顾与国学学科建设 639
“国学”:国家认同与学科反思&干春松 639
国学院体制与现代中国学术的知识构成——现代学术的知识范型研究之一&贺昌盛 650
现代中国国学教育机构研究&熊贤君 661
国学学科建设面临的几个问题&孙劲松 678
超越国学研究的古典境界&陈炎 686
国学之嬗变及现今应有之视点&王锟 696
国学宗旨与道德文章传统——新世纪“国学”主体自觉的实践课题&韩经太 702
“儒学复兴”的定位与思考&张践 713
重新审视“三纲”的历史与现实意义&方朝晖 720
但开风气不为师——试论胡适的清代学术史研究&夏长朴 728
吴宓与清华国学研究院&韩星 746
“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张岱年哲学研究点滴&周桂钿 762
经学应该成为独立的学科&彭林 768
“打孔家店”与“打倒孔家店”辨析&马克锋 772
四川省城尊经书院的经史教育&李晓宇 782
重新检讨“国学”的定义——从胡适的定义谈起&陈壁生 793
“历史美学”刍议——读康德、黑格尔、叔本华美学撰述有感&路新生 801
仁的概念,传统西方与中国的理解&吕威 823
四、书法与绘画 833
平生百劫千难后 万象纵横不系留——读冯其庸教授诗书画有感&杨仁恺 833
在冯其庸九十诗书画展开幕式上的致辞&冯远 835
书画宽堂馀事 翰墨自诉衷肠——读冯其庸先生绘画有感&孙世昌 837
一笑扬鞭夕照中&牛克诚 842
万象纵横尽我师——观《冯其庸书画摄影展》有感&范敬宜 848
大笔如椽——读冯其庸诗·文·书·画&李松 850
一颗文心——冯其庸书画摄影展读后散记&刘曦林 853
画到青藤更着花——读冯其庸先生的书画&尹光华 856
诗情·画意·学识——读《冯其庸书画集》&王运天 859
书是心迹 画乃性情——读冯其庸先生书画有感&顾森 864
上下求索路漫漫——记著名红学家冯其庸先生的学书道路&王磊 869
砚田活水无穷乐 为有胸中逸气生——喜读《冯其庸书画集》&黄君 873
五、西域敦煌出土文献研究 881
抒性寄情大西北——学习冯其庸教授西域诗词的一点体会&柴剑虹 881
乾隆帝西域诗文研究&周轩 884
故宫博物院藏敦煌吐鲁番文献述评&王素 930
敦煌吐鲁番学研究新资料——兼谈中央民族大学收藏吐鲁番出土文书&张铭心 934
也说伊循故址&王炳华 939
唐代天山东部州府的典和粟特人&荒川正晴 952
隋唐伊吾史二题&吴玉贵 967
“素画”与“塑画”——再论唐代伊吾祆庙的“素书”&姚崇新 972
中古时期西域东部“同姓为婚”案例研究&李方 990
松柏汉墓53号木牍考——以成年男女性别比例失调为中心&韩树峰 1003
悬泉汉简与西域都护&张德芳 1017
唐代咸亨至仪凤中宫廷写经机构研究&赵和平 1026
安禄山身世之推测&沈睿文 1056
王树楠与西域文书的收藏和研究&朱玉麒 1074
《兰亭序》在西域&荣新江 1099
义净与实叉难陀&段晴 1109
利用汉译佛经研究出土胡语佛教文献——以龟兹语文献中所见《求妙法王》故事为例&荻原裕敏 1121
大谷收藏品中一件龟兹语木简文书之再析&庆昭蓉 1140
西夏汉文藏传密教仪轨《依吉祥上乐轮方便智慧双运道玄义卷》读解——以依“四手印”修“欲乐定”为中心&沈卫荣 1160
新发现唐史弘泉墓志铭试释&张重艳 孙继民 刘宏安 1194
唐念子(禄)墓志铭相关问题考释&李鸿宾 1206
《搜神记》校补——从国图藏BD11871号文书谈起&游自勇 1214
试论《西域图记》的编纂原则和主要内容&李锦绣 1223
唐洛阳大弘道观考&雷闻 1234
论古灵宝经“出者三分”说&刘屹 1249
BD09524唐写本成玄英《老子道德经义疏》残卷校读记&刘波 1262
读1431年木刻版畏吾体蒙古文佛经序与跋——兼论古蒙古语语音向近代语音的过渡&乌云毕力格 1269
麴文泰与佛教&孟宪实 1285
瓜饭楼著作述录&高海英 1295
后记 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