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第一章 死刑适用的历史和现状概览 7
第一节 死刑的历史兴衰 7
一、死刑的起源及其在古代的泛滥 7
二、近代以来的死刑限制和废除运动 10
三、死刑的世界性发展趋势 14
第二节 域外主要国家和地区的死刑适用状况 15
一、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的死刑适用状况 16
二、英美法系国家和地区的死刑适用状况 22
三、拉美国家的死刑适用状况 27
四、总结 28
第三节 我国死刑适用的历史变革 29
一、新中国成立以前的死刑发展史 29
二、从新中国成立至1979年的死刑演变 31
三、1980年至今的死刑适用 33
第二章 死刑适用的基础理论 39
第一节 死刑适用的价值考量 39
一、公正 39
二、效益 41
三、人道 43
四、结论 46
第二节 我国死刑政策分析 46
一、国外死刑之争概述 46
二、我国的死刑政策之争 58
三、我国死刑政策的理性选择 71
第三章 刑法总则死刑条款的适用 80
第一节 死刑适用的实质条件 80
一、社会危害性极大 81
二、人身危险性极大 91
第二节 死缓的适用 96
一、死缓的适用条件 97
二、死缓的适用结局 104
三、死缓的限制减刑 113
第三节 死刑适用的禁止对象 118
一、死刑适用的绝对禁止对象:未成年人和审判时怀孕的妇女 120
二、死刑适用的相对禁止对象:审判时已满75周岁的老年人 122
第四章 死刑的裁量 125
第一节 死刑裁量的基本原则 125
一、宽严相济 125
二、主客观相统一 127
三、严格限制、谨慎适用 128
第二节 法定量刑情节与死刑裁量 130
一、限制责任能力人的死刑裁量 131
二、预备犯、未遂犯的死刑裁量 134
三、共同犯罪的死刑裁量 136
四、累犯的死刑裁量 138
五、自首犯、坦白犯、立功犯的死刑裁量 140
六、数罪并罚的死刑裁量 142
第三节 酌定量刑情节与死刑裁量 144
一、犯罪分子特殊身份与死刑裁量 145
二、犯罪分子一贯表现与死刑裁量 149
三、犯罪动机与死刑裁量 151
四、被害人过错与死刑裁量 154
五、家庭内部犯罪与死刑裁量 157
六、故意程度与死刑裁量 161
七、被害人诉求与死刑裁量 164
八、民事赔偿与死刑裁量 166
九、舆情民意与死刑裁量 169
十、社会犯罪形势与死刑裁量 172
第四节 死刑执行方式的裁量决定 174
第五章 刑法分则的死刑适用 179
第一节 刑法分则死刑罪名概述 179
一、我国刑法分则中的死刑罪名 179
二、我国死刑罪名的分类 180
第二节 暴力犯罪的死刑适用 181
一、暴力犯罪的死刑罪名概述 181
二、危害国家安全罪的死刑适用 184
三、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死刑适用 185
四、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的死刑适用 196
五、侵犯财产罪的死刑适用 205
六、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的死刑适用 209
第三节 非暴力犯罪的死刑适用 211
一、非暴力犯罪死刑罪名概述 211
二、毒品犯罪的死刑适用 212
三、经济犯罪的死刑适用 218
四、职务犯罪的死刑适用 226
五、其他非暴力犯罪的死刑适用 230
第六章 死刑适用的程序规制 241
第一节 死刑案件的界定与程序规制的意义 241
一、死刑案件的界定 241
二、死刑适用程序规制的意义 242
第二节 死刑案件的证据问题 243
一、死刑案件刑事证据的基本原则 244
二、证明标准与证明对象 245
三、证据的分类审查与认定 248
四、证据的综合审查与运用 252
第三节 死刑案件的诉讼程序 255
一、死刑案件的级别管辖 255
二、死刑案件的指定辩护 256
三、死刑案件的侦查和审查起诉程序 258
四、死刑案件的审判程序 260
五、死刑案件的执行程序 262
第四节 死刑复核程序 266
一、死刑复核程序概述 266
二、死刑复核的具体程序 273
第五节 死刑不引渡原则的适用问题 279
一、死刑不引渡原则概述 279
二、我国对死刑不引渡原则的适用 280
附录 284
有关死刑的法律规范汇编 284
参考文献 301
后记 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