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品读》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歌斐木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朝华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505428430
  • 页数:301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从注释、译文、品评三个角度来解读这部经典。《孟子》中的理性精神和人性色彩在今天仍然值得提倡。本书分析孟子思想在政治上、管理上、执行上的作用。对孟子提出了“贤人”管理模式,民对君的制衡都进行的分析。当然,囿于时代的局限,孟子也有一些糟粕思想。对此,书中也有进一步的分析。我们处于一个社会的转型期,阅读《孟子》,对建成一个民本社会有积极意义。

卷一 梁惠王上 3

第一章 利在先则臣下弑上 仁在先则公室可安 3

第二章 暴虐者民欲偕其亡 贤德者民能同其乐 6

第三章 不竭泽则鱼捕不尽 不穷欲则百姓丰裕 9

第四章 民饿死此率兽食人 始作俑其人无后乎 12

第五章 修忠信入可事父兄 施仁政出可事君王 14

第六章 苗枯槁则苦盼甘霖 天下乱则民望仁政 17

第七章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0

卷二 梁惠王下 31

第一章 独乐乐不若与人乐 少乐乐不若与众乐 31

第二章 夺民地虽小亦害大 予民地虽大亦察小 34

第三章 怒拔剑此匹夫之勇 怒安民此王者之勇 36

第四章 巡扰民则黎民怨恨 问疾苦属百姓所望 39

第五章 好货正使民皆富足 好色正使民无旷怨 42

第六章 友不诚则与之绝交 吏不治则将其罢黜 46

第七章 亲言贤未可轻听之 民言贤可察而纳之 48

第八章 伐独夫臣非违仁义 逐残贼民不为弑君 50

第九章 工斫木若匠师琢玉 王治国若小儿治学 52

第十章 解困厄民箪壶迎之 投水火民怨恨拒之 54

第十一章 战正义小邦亦能胜 战不义大国亦遭拒 56

第十二章 民饿死君有粮而不顾 王师败民有力亦不赴 59

第十三章 与民甘国小亦能不败 与民苦大邦未敢轻凌 61

第十四章 能行善子孙可承王统 弗行善临敌无可奈何 63

第十五章 仁遭侵虽去而民争往 勇遭侵挺身而效死众 65

第十六章 行其事则若有力助焉 勇遭侵挺身而效死众 68

卷三 公孙丑上 73

第一章 虽有智不如乘势而动 虽有镃不如待时而行 73

第二章 气浩然充塞于天地间 意坚定勇气在胸怀中 77

第三章 力假仁虽有大国不服 德行仁虽为小国民悦 85

第四章 天作孽其祸犹可退让 人作孽其祸无可躲避 87

第五章 贤在位天下之士皆悦 农商济天下之人争往 90

第六章 恻隐心得仁者之萌芽 羞恶心怀义者之生发 92

第七章 仁之道天地之尊爵焉 处之仁人心之安宅也 94

第八章 虚其心故而闻过则喜 乐为善故能舍己从人 96

第九章 其质旷不立恶人之朝 其人洁不因裸裎污身 98

卷四 公孙丑下 103

第一章 得道者不依山溪之险 失道者空恃兵革之利 103

第二章 彼虽富而吾抱持以仁 彼有爵而吾胸怀以义 105

第三章 君子爱财取之应有道 无故赐金君子所不受 109

第四章 持戟士日三失伍则去 为政君治理有失当改 111

第五章 官有责不得其职则去 无官守进退绰然有余 114

第六章 地位虽尊治事而不言 路途虽遥既济而不繁 116

第七章 棺之用自天子于庶人 爱施人非天下则父母 118

第八章 私授权则人人可伐之 杀人者唯吏可以处之 120

第九章 古之人其有错过改之 今之人其有错则顺之 122

第十章 欲暴利故而四面张网 欲贱人则从张网者始 125

第十一章 为君虑当劝其施善政 留智者不宜空语责人 127

第十二章 远道赴是怀天下之志 徐徐去是怀百姓之心 129

第十三章 天下治君子则不怨尤 天下乱君子怫然作色 131

第十四章 有去志君子不改其行 有战事君子暂居承担 133

卷五 腾文公上 137

第一章 国虽小善治犹可立 药不瞑厥疾亦不瘳 137

第二章 上所好下必有甚之焉 上力行下必然效仿之 139

第三章 有恒产则其人有恒心 丰凶年取多寡知天下 142

第四章 居庙堂君吏尽其职守 居野者百姓各安其道 146

第五章 怀仁者故而能掩其亲 以德易墨者爱无差等 153

卷六 腾文公下 159

第一章 行正道无利亦驱策之 行诡道有大利亦不为 159

第二章 虽富贵不因之乱吾心 虽贫贱不因之移吾志 162

第三章 仕之道在于通过正途 情之徒在于遵循礼节 164

第四章 非其道则箪食不可受 得其道则天下亦为然 167

第五章 弗王道大国不免覆亡 行仁政四海如同望归 170

第六章 蓬近麻其株不扶而直 沙在涅其色与之俱黑 173

第七章 上不义则贤者闭门逾墙 道不同则智者不与之谋 175

第八章 知非义宜断然制止焉 渐恶政犹如盗之损鸡 177

第九章 非好辩为承三圣之志 非好言为拒杨墨之徒 179

第十章 不孝亲究伯夷盗跖耶? 不悌兄效黄泉之蚓乎? 183

卷七 离娄上 189

第一章 不为政善法不能自行 有高下故成丘陵川泽 189

第二章 为君道以挚爱心治世 为臣道以忠臣心事君 192

第三章 失四海皆因天子不仁 亡其身实乃士庶之过 194

第四章 求诸仁从自身找原因 能反省则身正天下归 196

第五章 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 己身者修身者之身躯 198

第六章 居室慕一国所慕者也 一国慕天下所慕者也 200

第七章 师文王天命亦归小国 师殷纣商之后裔可鉴 202

第八章 沧浪清则可以濯吾缨 沧浪浊则用之濯吾足 204

第九章 民归仁犹水之就下也 汤武得桀纣之所弃之 206

第十章 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 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208

第十一章 求诸近则人人亲其亲 能修身则天下归太平 210

第十二章 不亲亲不能取信于友 不明善不能诚其身矣 211

第十三章 西伯贤伯夷离北海也 文王作太公出东沧耳 213

第十四章 滥杀者率土地而食人 好战者其罪不容诛也 215

第十五章 欲相人莫若视其眸子 听其言察其胸臆正邪 217

第十六章 恭者顺侮人者不得顺 俭者诚夺人者不得诚 219

第十七章 天下溺则从之以道统 嫂嫂溺则从之以变通 220

第十八章 教者必以正戒之在怒 易子而教之免于疏离 222

第十九章 事孰为大事亲为大焉 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也 224

第二十章 君能仁则天下莫不仁 君能义则天下莫不义 226

第二十一章 人有誉不虞之誉不喜 人有毁求全之毁不忧 227

卷八 离娄下 231

第一章 地虽远不足阻仁者声 居虽偏亦能传圣贤德 231

第二章 行小惠乘舆济人亦不足 施仁政鸣锣开道亦可行 233

第三章 君重臣臣视君如腹心 君贱臣臣视君如寇仇 235

第四章 乱杀士则大夫可以去 乱戮民则士可以远徙 237

第五章 上能行则下必效仿之 上邪惑则下必无仁者 238

第六章 非正礼非礼之礼是也 非正义非义之义是也 239

第七章 育人德中也养不中 贤肖分才也养不才 240

第八章 水之道在于源头活水 名不符君子耻于立之 241

第九章 施四事周公思兼三王 坐待旦幸而可得其意 243

第十章 教人射宜先正其品性 罪及师不因私而忘公 245

第十一章 西子污人皆掩鼻而过 恶人沐犹可以祀上帝 248

第十二章 智者谈性如禹疏洪泽 星辰有道可坐而致也 250

第十三章 吊祭者虽有权者不交 朝有制不逾阶而相揖 252

第十四章 君子有优无一朝之患 所慕尧舜意在法天下 254

第十五章 同室斗被发缨冠救之 乡邻斗衣冠不整勿往 256

第十六章 敌寇至君子退有其道 贼人来君子守也有道 258

卷九 万章上 263

第一章 父母爱虽获喜而不忘 父母恶虽劳顿而不怨 263

第二章 婚嫁不告存人之大伦 象忧亦忧存兄弟之悌 266

第三章 仁人之于弟也不藏怒 亲爱之而已矣不宿怨 269

第四章 孝子志莫大之于尊亲 尊亲至莫大乎天下养 273

第五章 天之命舜荐禹之于天 王所在天下之民从之 276

第六章 伊尹者非以汤烹事君 贤者道以天下为己任 279

第七章 天命在圣人亦不得用 仁者道虽欲仕不违礼 282

第八章 明智者知不可而不谏 明智者知不可而不谏 284

卷十 万章下 289

第一章 清高者耻于同流合污 勇任者先民而后教民 289

第二章 天子所辖地方不过千里 诸侯所辖地方不过百里 292

第三章 下敬上此尊敬贵人者 上敬下此尊敬贤人者 295

第四章 君子交以义不义为绳 夫子仕以仁不仁为衡 297

第五章 罪者也位卑而敢言高 耻者也在朝而道不行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