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智库”的提出和实施(代序)&王荣华 1
我的回忆和一些想法——为纪念上海社会科学院建院五十周年而作&蓝瑛 1
雷经天在上海社会科学院的日子&杨晓玲 12
张仲礼与我院的首次职称改革&陈其钦 18
大家风范&钟祥财 22
社科院首届研究生的读书生活&沈祖炜 32
《社会必要产品论》诞生的前前后后&袁恩桢 37
我与中国近代城市史研究三部曲&张仲礼 44
感悟上海社会科学院三十年之变化&顾光青 50
伯克利大学访学散记&贺水金 54
经济所的青年学术沙龙&刘社建 58
我的“世博”情结&乔兆红 62
在岗的日子&徐之河 67
“乡镇企业运行机制”研究追述&谢自奋 76
学术研究的一些回忆&诸仲欣 81
寒窗诗话也情浓——一个经济学家的诗歌人生&夏莲 84
90年代我院参加浦东研究的一些珍贵回忆&姚锡棠 92
体会成长的快乐与烦恼——记在上海社会科学院的日子里&胡晓鹏 97
房地产问题研究在改革发展中成长&刘福长 101
助推产业勃兴,指点创意未来——创意产业研究中心喜迎院庆五十周年&孙洁 109
我和世经所的学术研究&张幼文 116
铁打的营盘——记世经所党组织&曹秋华 125
感慨与自豪&徐明棋 127
感激与感怀&金芳 134
“B方案”出炉记——追忆我院城市与区域研究中的一个乐章&屠启宇 137
名师荟萃,学术沃土——回忆在上海社科院求学的日日夜夜&李安方 142
学术外交、学术外宣亲历记&黄仁伟 147
观潮东瀛十五年&王少普 154
工作的理想——为上海社会科学院建院五十周年而作&吴前进 161
实事求是——科学的良心&王志平 166
从寻找学术结合点到打造科研新品牌——回忆欧亚所整合力量、开拓创新的一段历程&潘光 169
我在犹太中心经历的几个第一&虞卫东 175
我和社科院的情缘——纪念院庆五十周年&尤俊意 178
政法研究所成立初期二三事&赵炳霖 185
言传身教,绛帐情深——缅怀法学所奠基人潘念之同志&浦增元 190
回忆我的中国法律史研究&华友根 196
“上海水平”就是“中国水平”实例一则&黄来纪 202
我爱当编辑——献给上海社会科学院建院五十周年&封曰贤 205
编纂《社会学简明辞典》——忆社会学研究所初创期的一段往事&吴书松 210
回忆与期望&陈如凤 212
我和社会学的不解之缘&卢汉龙 214
院庆回首三题&陈烽 221
用良心直面现实&夏国美 226
小所办大事&陈耀庭 229
为研究中国宗教现状齐心努力&曹圣洁 236
二十年,弹指一挥间&胡苏云 238
玉兰听雨八十载——从修道院到社科院的历史见证&张赐琪 241
24届“社会科学信息交流会”回顾&张湘 246
创办《前沿》的前前后后&沈永林 251
为有源头活水来——回顾文学所科研方向“转型”&邱明正 257
陪伴在李亚农同志生命的最后岁月里&徐鼎新 261
李亚农先生片忆&洪廷彦 265
历史研究和史料整理——谈“文革”前历史所的四部史料书&汤志钧 267
由银杏树而想起的&熊月之 276
写在《史林》边上——为五十周年院庆而作&周武 283
台湾讲学记&虞万里 293
割舍不断的情思&王克千 299
哲学所给了我人生和思想的“源代码”&张竹 302
无私无畏的理论勇士——忆“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中的周抗同志&汪致钰 306
辩证逻辑的先行探索者——怀念傅季重教授&王耀堃 310
哲学所重建后至20世纪末的对外交流和学科建设&王淼洋 315
我圆了研究古希腊哲学的梦&范明生 321
我的美育研究与实践&蒋冰海 325
在社科院坐冷板凳&俞宣孟 329
岁月如歌——二十九年学术生涯散记&周山 332
耕耘在学科的交界面上&刘天华 337
与科学家精诚合作&沈铭贤 340
我的经济伦理学研究之回顾&陆晓禾 343
上海社科院的马克思主义学科传统之回顾&童世骏 胡振平 349
一个独具特色的研究机构——上海社会科学院毛泽东思想研究室&原上海社科院毛泽东思想研究室部分人员 357
上海社会科学院有关历史的回忆&李君如 361
珍惜我院的一个颇具影响力的品牌——从邓小平理论研究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夏禹龙 367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办刊随想&曹泳鑫 370
中国咨询业的先行者与开拓者——忆经济咨询部创始人吴逸&娄雄 377
忆咨询中心的初创历程&姚祖荫 381
《用发展的观点研究〈资本论〉》发表始末&王恩重 384
社科院给我的人生历练&谢京辉 389
巾帼春秋,激情岁月——院妇委会喜迎院庆五十周年&王玉梅 魏茂娣 393
后记 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