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
1导论 1
1.1研究背景 1
1.2问题的提出 3
1.3相关概念界定 5
1.4研究范围 7
1.5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8
研究思路 8
技术路线 9
1.6研究方法 10
1.7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11
研究的创新 11
研究的不足 13
1.8研究的前提假设 13
2农户土地流转的基础理论 15
2.1产权理论 15
马克思产权理论的基本思想 15
西方产权理论的基本思想 23
2.2制度变迁理论 30
马克思的制度变迁理论 30
西方制度变迁理论 31
2.3农民理性假说 35
西方农民理性假说的基本内容 35
我国学者关于农户的理性假说 39
2.4规模经济理论 40
规模经济的理论溯源 40
规模经济与规模报酬 42
规模经济的一般来源 43
土地规模报酬变动规律 44
2.5行为经济学理论 46
行为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46
行为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50
简要述评 55
3农户土地流转意愿与行为发生的制度背景——农户土地流转意愿与行为发生缘由之一 57
3.1现行土地制度下农地产权及衍生权利分析 57
家庭承包经营制下的土地所有权 58
家庭承包经营制下的土地承包权 59
家庭承包经营制下的土地使用权 59
家庭承包经营制下的土地收益权 61
家庭承包经营制下的土地转让权 62
3.2农户土地承包经营制度的性质与变迁 63
对农地承包经营权的认识 63
土地承包经营制度的阶段性变迁 66
农户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创新:几种形态 68
3.3现行土地承包制度的特点与缺陷 72
土地承包制度的特点 72
土地承包制度的缺陷 74
4农户土地流转意愿与行为发生的经济环境——农户土地流转意愿与行为发生缘由之二 79
4.1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 7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 79
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的基本形成 81
发展理念和政策取向的转变 82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逐渐破除城乡二元结构 84
从乡村社会向城市社会的转变 85
4.2农村经济环境的变化 86
农村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化 86
农户人口的变动和劳动力的增减 88
农民自主意识和自治能力的增强 89
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的完善 91
5农户土地流转的现状分析 93
5.1我国农户土地流转的基本现状 93
农户土地流转的基本特点 93
农户土地流转存在的主要问题 94
5.2四川农户土地流转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98
农地流转的障碍因素多,制约流转 98
农地流转行为欠规范,法律效力差 99
流转出现严重的异化现象,农户权益遭侵犯 100
业主文化素质偏低,辐射带动力弱 101
业主经营的盲目性影响了农地流转 102
农地流转和经营环境有待优化 102
5.3样本地农户土地流转的基本状况 103
农户土地流转呈现的特点 104
农户土地流转的主要形式 108
农户土地流转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09
6农户土地转入意愿与行为分析 113
6.1农户转入土地的行为特征 113
农户转入土地的数量特征 113
农户转入土地的形式 115
农户转入土地的来源 116
农户转入土地的约束条件 118
农户转入土地的目的和用途 122
农户转入土地的态度 124
6.2农户土地转入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126
6.3农户土地转入行为模型 129
6.4农户土地转入意愿的实证分析 134
研究方法 135
数据来源与变量选择 137
模型估计 139
结果分析 142
7农户土地转出意愿与行为分析 149
7.1农户转出土地的行为特征 149
农户转出土地的数量特征 149
农户转出土地的形式 150
农户转出土地的去向 151
农户转出土地的约束条件 153
农户转出土地应承担的义务与享受的权利 157
农户转出土地的原因 157
7.2农户土地转出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159
7.3农户土地转出行为模型 160
7.4农户土地转出意愿的实证分析 164
研究方法 164
数据来源与变量选择 164
模型估计 164
结果分析 164
8样本地农户土地流转量的预测 173
8.1对农户流转土地的基本假设和阶段划分 174
8.2不同阶段土地流转数量的预测 175
阶段1的土地流转预测 175
阶段2的土地流转预测 178
阶段3的土地流转预测 181
8.3小结 183
9增强农户土地流转意愿与规范农户土地流转行为的对策思路 187
9.1农户土地流转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187
坚持“明确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放活使用权”的原则 187
坚持“自愿、有偿、规范、依法”的原则 188
坚持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和土地同其他生产要素优化组合的原则 189
坚持因地制宜和循序渐进的原则 189
坚持流转空间的开放性原则 191
坚持重点保护基本农田的原则 191
9.2增强农户土地流转意愿与规范农户土地流转行为的对策思路 192
大力促进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努力发展多元化产业,激活土地供给的动力机制 192
千方百计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激活土地需求的动力机制 195
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保证农民与土地、农村分离的长期性和稳定性 197
建立完善的土地使用权流转市场,为土地流转提供平台 199
赋予农民稳定而完整的土地承包权,制定土地流转政策,引导农户依法进行土地流转 200
发挥政府“看得见的手”的作用,对土地使用权流转进行多方面的调控 204
参考文献 209
附录一:相关文献综述 227
附录二:南充市农户土地流转情况问卷调查表 253
附录三:相关词汇汉英对照 261
后记 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