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心律失常 1
第一节 窦性心动过速 1
第二节 窦性心动过缓 2
第三节 窦性心律不齐 3
第四节 窦性停搏 4
第五节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4
第六节 过早搏动 8
第七节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12
第八节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16
第九节 心房扑动 20
第十节 心房颤动 22
第十一节 心室扑动与心室颤动 24
第十二节 窦房传导阻滞 25
第十三节 房内传导阻滞 26
第十四节 房室传导阻滞 27
第十五节 心室内传导阻滞 30
第十六节 预激综合征 32
第十七节 Q—T间期延长综合征 35
第十八节 早期复极综合征 37
第十九节 洋地黄中毒性心律失常 39
第二章 循环功能障碍 42
第一节 慢性心力衰竭 42
第二节 急性心力衰竭 47
第三节 顽固性心力衰竭 50
第四节 心原性休克 53
第五节 心原性晕厥 59
第六节 血管抑制性晕厥 62
第七节 颈动脉窦晕厥 64
第八节 迷走神经反射亢进性晕厥 67
第九节 神经性循环无力 68
第十节 慢性低血压 69
第十一节 体位性低血压 70
第十二节 心脏骤停 71
第十三节 心脏高动力性综合征 75
第三章 先天性心血管病 78
第一节 心房间隔缺损 78
第二节 心室间隔缺损 79
第三节 动脉导管未闭 82
第四节 肺动脉口狭窄 83
第五节 主动脉口狭窄 85
第六节 法乐氏四联症 87
第七节 法乐氏三联症 90
第八节 艾森曼格氏综合症 91
第九节 三尖瓣下移畸形 92
第十节 右室双出口 93
第十一节 三尖瓣闭锁 94
第十二节 三房心 96
第十三节 右位心 98
第十四节 单心室和共同心室 99
第十五节 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 101
第十六节 左心室—右心房沟通 102
第十七节 主动脉缩窄 102
第十八节 主动脉、肺动脉间隔缺损 105
第十九节 先天性肺动—静脉瘘 106
第二十节 原发性肺动脉扩张 108
第二十一节 肺静脉异位引流 109
第二十二节 体循环静脉回流异常 111
第二十三节 先天性冠状动脉瘘 113
第二十四节 完全性大血管错位 114
第二十五节 永存动脉干 116
第二十六节 直背综合征 118
第二十七节 马凡氏综合征 119
第四章 急性风湿热及风湿性心脏炎 122
第五章 心内膜炎 128
第一节 细菌感染性心内膜炎 128
第二节 非感染性血栓性心内膜炎 130
第三节 Loeffler氏心内膜炎 131
第四节 类风湿性心内膜炎 134
第五节 系统性红斑狼疮性心内膜炎 135
第六章 瓣膜性心脏病 138
第一节 二尖瓣狭窄 138
第二节 二尖瓣关闭不全 142
第三节 主动脉瓣狭窄 145
第四节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147
第五节 三尖瓣狭窄 149
第六节 三尖瓣关闭不全 150
第七节 肺动脉瓣狭窄 152
第八节 肺动脉瓣关闭不全 154
第九节 联合瓣膜病变 156
第十节 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 158
第十一节 二尖瓣脱垂综合征 161
第七章 心肌疾病 163
第一节 病毒性心肌炎 163
第二节 白喉性心肌炎 166
第三节 伤寒性心肌炎 168
第四节 中毒性心肌炎 169
第五节 孤立性心肌炎 170
第六节 扩张型心肌病 172
第七节 肥厚型心肌病 174
第八节 限制型心肌病 177
第九节 缺血性心肌病 179
第十节 围产期心肌病 181
第十一节 右室心肌病 183
第十二节 酒精性心肌病 185
第十三节 代谢性心肌病 186
第十四节 药物性心肌病 187
第十五节 营养性心肌病 189
第十六节 高原缺氧性心肌病 191
第十七节 贫血性心肌病 193
第十八节 克山病 194
第八章 心包疾病 197
第一节 急性心包炎 197
第二节 慢性缩窄性心包炎 200
第三节 结核性心包炎 202
第四节 急性非特异性心包炎 203
第五节 风湿性心包炎 204
第六节 化脓性心包炎 206
第七节 放射性心包炎 207
第八节 急性心肌梗塞性心包炎 208
第九节 尿毒症性心包炎 209
第十节 胆固醇性心包炎 210
第十一节 肿瘤性心包炎 210
第十二节 心脏损伤后心包炎 211
第十三节 心包积气 212
第十四节 心包囊肿 213
第十五节 先天性心包缺如 214
第九章 高血压病 216
第一节 原发性高血压 216
第二节 继发性高血压 220
第三节 高血压危象 224
第四节 高血压脑病 227
第五节 高血压性心脏病 230
第十章 动脉粥样硬化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232
第一节 动脉粥样硬化 232
第二节 高脂蛋白血症 234
第三节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237
第四节 心绞痛 240
第五节 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断 243
第六节 急性心肌梗塞急性期病情评估 246
第七节 急性心肌梗塞的常规治疗 251
第八节 急性心肌梗塞合并心律失常的处理 255
第九节 急性心肌梗塞合并泵衰竭的处理 258
第十节 急性心肌梗塞的溶栓疗法 260
第十一节 心房梗塞 263
第十二节 急性右心室梗塞 264
第十三节 急性无Q波心肌梗塞 267
第十一章 血管疾病 270
第一节 主动脉瘤 270
第二节 壁间主动脉瘤 272
第三节 主动脉瓣环扩张 275
第四节 巨细胞性大动脉炎 277
第五节 主动脉感染 278
第六节 主动脉末端栓塞 280
第七节 主动脉挫伤 281
第八节 多发性大动脉炎 283
第九节 闭塞性动脉硬化 285
第十节 闭塞性脉管炎 289
第十一节 血栓性静脉炎 290
第十二节 雷诺病及雷诺现象 293
第十三节 网状青紫 295
第十四节 红斑性肢痛症 296
第十五节 上腔静脉综合征 298
第十六节 肾动脉狭窄 299
第十七节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302
第十二章 肺动脉高压及肺原性心脏病 306
第一节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 306
第二节 急性肺原性心脏病 307
第三节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 310
第十三章 其他心脏病及常见疾病与心脏病 316
第一节 贫血性心脏病 316
第二节 类风湿性心脏病 318
第三节 梅毒性心脏病 320
第四节 脚气性心脏病 322
第五节 放射性心脏病 323
第六节 心脏粘液瘤 325
第七节 医原性心脏病 326
第八节 心脏血管性神经衰弱 330
第九节 老年人心脏病 333
第十节 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 336
第十一节 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脏病 338
第十二节 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 340
第十三节 神经肌肉疾病与心脏病 344
第十四节 电解质平衡失调与心脏病 346
第十四章 科间问题 350
第一节 心脏病与妊娠 350
第二节 心脏病人外科手术的处理 352
第十五章 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技术 356
第一节 右心导管检查术 356
第二节 左心导管检查术 360
第三节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 363
第四节 心内膜心肌活检术 368
第五节 食道调搏检查术 370
第六节 心腔内电生理检查术 374
第七节 心室晚电位监测 377
第八节 心血管病的监测 379
第九节 心包穿刺术 383
第十节 中心静脉压测定术 384
第十一节 股动脉穿刺术 386
第十二节 动脉切开术 386
第十三节 静脉切开术 388
第十四节 循环时间监测 389
第十五节 西地兰试验 391
第十六节 硝酸甘油试验 391
第十七节 苄胺唑啉(regitine)试验 392
第十八节 潘生丁试验 393
第十九节 组织胺激发试验 393
第二十节 冷加压试验 394
第二十一节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试验 395
第二十二节 心得安试验 395
第二十三节 阿托品试验 396
第十六章 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技术 397
第一节 心脏直流电复律 397
第二节 人工心脏起搏 400
第三节 经皮穿刺二尖瓣球囊成形术 407
第四节 经皮穿刺三尖瓣球囊成形术 412
第五节 经皮穿刺主动脉瓣球囊成形术 413
第六节 经皮穿刺肺动脉瓣球囊成形术 416
第七节 经皮穿刺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419
第八节 经皮穿刺冠状动脉腔内激光成形术 421
第九节 主动脉内气囊泵反搏术 423
第十节 冠状动脉旁路术(搭桥术) 426
第十一节 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 428
第十二节 体外反搏术 434
第十七章 心血管疾病的药物治疗 436
第一节 洋地黄类药物的应用 436
第二节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应用 441
第三节 钙拮抗剂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448
第四节 血管扩张剂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452
第五节 β受体阻滞剂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456
第十八章 心血管疾病常用辅助检查正常参考值 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