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篇 3
第一章 术数、方技溯源 3
第一节 《墨子》的“术数”、“方技” 3
第二节 巫祝的祭祀 11
第三节 巫卜的卜筮 16
第四节 巫医和良医 21
第二章 阴阳、八卦和五行 26
第一节 《周易》阴阳论 26
第二节 八卦象数说 31
第三节 《洪范》五行 37
第四节 五行的造说 40
第三章 早期“术祝者” 47
第一节 史苏占筮 47
第二节 卜偃星验 51
第三节 梓慎望气 53
第四节 苌弘执数 56
第四章 术数之说 59
第一节 《五藏山经》的鸟兽“见” 59
第二节 天文律历说 67
第三节 九州分野说 74
第四节 《吕氏春秋》的四时说 78
第五节 《五星占》和《天文气象杂占》 84
第六节 商代历法的二个问题 89
第五章 方技之书 99
第一节 《素问》的“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99
第二节 《灵枢》的“九宫八风”占 104
第三节 《五十二病方》的祝由方 112
第四节 《十问》的“接阴之道” 119
秦汉三国篇 127
第六章 方技的确立 127
第一节 《史记》复出“方伎所长” 127
第二节 《汉书》确立的《术数略》、《方技略》 131
第三节 《后汉书》所立的《方术列传》 139
第四节 《三国志·方技传》的合立 145
第七章 律历、天文、五行“三志”的著纪 150
第一节 《史记》“三书” 150
第二节 《汉书》的“三志” 157
第三节 《后汉书》的“三志” 164
第四节 《三国志》律历、占候、浑天史料 173
第八章 《易》之变占法 178
第一节 刘安的《淮南子·天文训》 178
第二节 京房的《易传》 186
第三节 扬雄的《太玄经》 190
第四节 《易纬》的“八卦用事” 197
第五节 虞翻的《易注》 203
第九章 医经和经方 208
第一节 《难经》的“五行更相平” 208
第二节 《神农本草经》分药“三品” 213
第三节 张仲景“为百病立法” 218
第四节 王叔和的《脉经》 223
第十章 早期道教与道教经典 230
第一节 方仙道的方士即方技之士 230
第二节 汉代的巫蛊道 234
第三节 《太平经》的道教医学 238
第四节 《周易参同契》的内、外丹说 245
第十一章 早期传入的佛教 253
第一节 《四十二章经》传入的早期佛道 253
第二节 安世高传入的《道地经》和《大安般守意经》 258
第三节 《佛医经》和《摩登伽经》 263
两晋南北朝隋唐篇 275
第十二章 方技的异名 275
第一节 《晋书》以“艺术”作方技的异名 275
第二节 《七录》以“术伎”作方技的异名 280
第三节 《魏书》以“术艺”作方技的异名 283
第四节 北齐为“方伎”,北周为“艺术” 287
第五节 《隋书》的《艺术列传》 293
第六节 《旧唐书》的《方伎列传》 296
第十三章 “三志”的变化 303
第一节 《晋书》“三志”的天体新说 303
第二节 《宋书》“三志”以续《汉志》 307
第三节 《南齐书》作天文、五行“二志” 312
第四节 《魏书》“三志”的变化 314
第五节 《五代史志》中的“三志” 317
第六节 新旧《唐书》“三志”的比较 322
第十四章 阴阳术数 329
第一节 《宅经》的阴阳义理 329
第二节 《葬书》的风水说 336
第三节 萧吉的《五行大义》 342
第四节 赵蕤长于相术 349
第五节 王希明的“岁月日时”说 353
第六节 李虚中的《命书》 358
第十五章 医家和医著 363
第一节 皇甫谧的《甲乙经》 363
第二节 陈延之的《小品方》 368
第三节 《巢氏诸病源候总论》的“论”和“法” 373
第四节 孙思邈《千金翼方》的《禁经》 377
第五节 王冰的《素问》“运气七篇” 382
第十六章 道教方技 389
第一节 魏华存的“黄庭”之说 389
第二节 葛洪的金丹之说 394
第三节 陶弘景的“养性”术 399
第四节 司马承祯的“修真之道” 404
第五节 钟离全、吕岩的内丹学说 409
第十七章 佛教方技 415
第一节 帛尸梨蜜多罗传入的《大灌顶经》 415
第二节 佛经中的“医方明” 420
第三节 鸠摩罗什的《禅秘要法经》 430
第四节 金刚智的“印” 437
第五节 那连提耶舍传入的《日藏分》、《月藏分》 442
第六节 不空传入的《宿曜经》 445
五代宋辽金元明清篇 453
第十八章 方技的沉淀 453
第一节 《旧五代史》方技史料汇补 453
第二节 《宋史·方技列传》“皆以巫医为宗” 458
第三节 辽、金、元史的《方技(伎)列传》 463
第四节 《明史》的《方伎列传》 469
第五节 《清史稿》方技的终结 473
第十九章 “三志”的延续 480
第一节 《新五代史》的《司天考》 480
第二节 《宋史》的“大三志” 484
第三节 辽、金、元的“三志” 489
第四节 《明史》“三志”始载西学 496
第五节 《清史稿》的新“三志” 500
第二十章 《易》之“图”、“数”说 506
第一节 周敦颐的《太极图》 506
第二节 邵雍的“元会运世” 511
第三节 司马光的《潜虚》“八图” 517
第四节 张行成《易通变》的“先天图” 524
第五节 焦循《易图略》的“五图” 530
第二十一章 术数之流 540
第一节 徐子平的“四柱法” 540
第二节 《遁甲符应经》的遁甲术 547
第三节 《六壬大全》的六壬术 552
第四节 张尔岐的《风角书》 557
第五节 李光地的《星历考原》 560
第六节 陈士元的《梦占逸旨》 566
第二十二章 方家之论 575
第一节 庞安时的《伤寒总病论》 575
第二节 杜清碧的《敖氏伤寒金镜录》 579
第三节 张三锡的《四诊法》 585
第四节 张太素的《太素脉秘诀》 591
第五节 周学海的《读医随笔》 598
第二十三章 道教功法 604
第一节 张伯端的“下手工夫” 604
第二节 丘处机的“三成之法” 607
第三节 李道纯的“渐法三乘” 612
第四节 张三丰的“浅近”功夫 615
第二十四章 佛教密法 619
第一节 法贤传入的三部大乘密经 619
第二节 施护传入的几部陀罗尼经密法 624
第三节 法护传入的二部大乘密经 627
第四节 无垢光的“大圆满”次第修法 631
第五节 白莲花的“大手印瑜珈”密法 636
第六节 珀玛迦尔波的《明行道六成就法》 640
结束语 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