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引言:关于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
第一节 文学横向发展的概念和研究范围 1
第二节 研究文学横向发展的方法 8
第二章 文学横向发展的总体历程 14
第一节 从孤立的民族文学到普遍联系的世界文学 14
一 民族文学孤立发展阶段 15
二 不同民族文学局部交往阶段 19
三 世界文学普遍联系阶段 24
第二节 “世界文学”思想的提出和形成原因 31
一 马克思之前有关“世界文学”思想的论述 32
二 世界文学形成和发展的原因考察 40
第三节 东西方文学步入世界文学的不同道路 44
一 西方文学的一元性与东方文学的多元性 45
二 西方文学的“内启式”更新与东方文学的“外启式”更新 56
第四节 世界联系的强化趋势和文学的未来 64
一 从传播方式的演变看世界联系的强化趋势 65
二 世界联系强化趋势对文学未来的影响 71
第三章 文学横向发展的现代情势 79
第一节 世界文学的有机整体性 79
一 文学发展的“生长相关律” 79
二 文学产品成为世界的“公共财产” 87
第二节 东西方文学的逆向展开 92
一 两大文学系脉的特点及演进 93
二 从欧洲浪漫派文学的兴起看西方文学东方化 104
三 从中国近代文学的变革看东方文学西方化 113
第三节 跨国度跨语种文学的崛起 123
一 一种文学新现象的描述和界说 123
二 跨国度跨语种文学在我国的表现 131
三 跨国度跨语种文学的特点及评价的复杂性 137
第四节 保护民族文学特性和参与世界文学意识 144
一 认识世界与把握民族: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144
二 寻求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的熔点 151
第四章 文学的横向发展与文学的民族性 156
第一节 文学民族性与外来文学影响的关系 156
一 相反相成的双重功能 157
二 文学民族化的着眼点 162
三 模仿——接受外来影响的一个阶段 169
第二节 吸收外国文学影响的潜在形态及其作用 175
一 接受美学视角的选择 175
二 民族眼光过滤下的变形接受 177
三 超越民族眼光的认同接受 185
四 读者心理结构的改变及作用 190
第三节 民族性的开放性和民族化的广阔道路 197
一 民族性的开放性 197
二 民族化的广阔道路 204
第四节 文学民族性面临的挑战 209
一 挑战的三种类型 209
二 民族文学研究的域外空间 216
第五章 文学横向发展的渠道和形态 223
第一节 不同民族文学的输入和输出 223
一 文学互输的媒介和方式 223
二 文学互输的盲目性和自觉性 229
第二节 从文学交流的角度看文学翻译 238
一 翻译在文学交流中的功用 238
二 文化冲突与文学翻译 244
三 个例分析:《离婚》的英译本 251
第三节 文学横向发展的形态 258
一 不同民族文学影响的几种模式 258
二 高、低文学形态的征服与适应 266
第六章 文学横向发展建构了新的文学坐标 273
第一节 民族文学坐标与世界文学坐标 273
一 新的坐标与新的选择 274
二 文学的民族性和世界性 280
第二节 文学由民族走向世界的内因条件 292
一 艺术超越与意蕴开掘 293
二 艺术形式的寻求和凝铸 301
第三节 文学由民族走向世界的外因条件 310
一 社会发展诸因素的制约 310
二 翻译:走向世界的桥梁 315
第四节 文学横向发展中的价值转换 321
一 文学流播中的增值与贬值 322
二 文学交流中的“误读”及其启示 328
第七章 文学的横向发展与纵向发展 334
第一节 横向发展与纵向发展的辩证关系 334
一 横向发展与纵向发展的总体同步性 334
二 纵向“断裂”与横向发展 338
三 纵向“跳跃”和横向发展 344
第二节 横向发展对文学传统的开掘功能 350
一 异域之光的烛照与传统新意的显示 351
二 异域文学开掘传统文学蕴蓄的必然性 357
第八章 文学横向发展对文学研究的影响 365
第一节 在世界文学背景中透视文学变幻 365
一 研究视野的扩大和拓展 365
二 不同文学“模子”的交叠和互照 369
第二节 比较文学的兴起和发展 373
一 横向发展与比较文学的兴起 374
二 比较文学的发展轨迹 377
第三节 文学横向发展与文学理论建设 385
一 探索人类文学的共同规律 386
二 建立“世界文学学”的构想 395
附录初版序&吴元迈 403
初版后记 407
后记 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