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东河公司502厂时期(1965—1993) 1
引子 3
第一章 502厂的筹建 5
三线建设的历史背景 5
党和国家领导人对502工程的批示 6
将“东河工程”纳入第三个“五年计划” 8
东河公司的选点、定点 9
初到东河 10
502工程筹建处的成立 12
502工程的选点、定点 15
502工程的厂房和工艺设计 16
502工程的动工 16
设备、技术从法国引进 19
“文革”不能阻挡三线建设的步伐 20
682信箱的来历 22
我们从五湖四海来到三线 23
蔡章志、王凡安、王世光忆当年 25
三台招工,为企业注入新的活力 30
引进设备在上海的验收 32
设备的安装 33
第二章 艰辛的调试、生产 34
1971年4月25日,502厂生产出第一张纸 34
设备调试与东河502精神的培育 37
两位高级工程师——丁景梁、吴利泉 37
502厂成功生产出固定水印钞票纸 41
行业水印雕刻大师级人物——袁荣广、郑新臣 42
第三套第四套人民币用纸生产的交接 46
首次生产带安全线的钞票纸 47
胡福庆,第四套人民币水印雕刻大满贯 48
在调试、生产中各显神通 49
502厂小纸机 53
比翼齐飞两高工——夏祥源、高慧兰 53
28年的生产为我们留下了什么 55
第三章 特殊管理的成效 57
严格管理换来“金字招牌” 58
安全管理的法宝——细、实、严 61
安全管理的“黑脸包公”——穆志歧、吴文政 63
502厂、505厂及东河职工医院的合并及分离 65
成为国家二级企业 65
第四章 科技是企业腾飞的翅膀 67
主业品生产中的工艺改进 68
新材料助产品质量提高 71
设备改造,磨刀不误砍柴工 72
第五章 党群组织的力量 74
党是指引我们前进的灯塔 74
春风化雨聚人心 75
群团组织显生机 77
文体活动陶冶情操 79
洪水中我们挺直脊梁 82
赵鹏华谈东河精神及502文化的形成 83
看得见、摸得着的东河502厂精神 88
第六章 “六互原则”的形成和发展 91
“六互原则”——班子的传统 91
吃穿住行,职工生活无小事 93
松米山农场洒下汗水 97
建厂不忘育人 97
第一任厂长“李老头” 100
王桂运的以身作则 101
造纸专业出身的第二任厂长——陈国稼 102
刘世富忆东河岁月 103
崔长明谈稳定职工队伍 104
第七章 三线调整的那些时日 107
特殊时期“四项任务”考验着党政班子和全体职工 107
确保发行是天职 109
三月三,挺进昆山 112
温江535人,昆山360人 113
东河情谊比水长,比山高 114
第二篇 四川东河钞票纸厂(昆钞纸厂筹建)时期(1993—1997) 117
引子 119
第一章 “游击战”是这样打的 120
生产工作生活三个秩序的整顿 120
第一步调迁后的生产组织 122
调迁后的生活后勤安排 124
接送职工子弟上学 125
1994年紧张的三条线 126
红红火火的职工培训 128
希望工程的“希望” 130
趣味运动不仅仅是“趣味” 133
“百名标兵”三人写真 135
23号品“打”出厂威 137
等米下锅——艰难的棉短绒采购 138
找寻动力——适时进行“四配套”改革 140
产品被盗案的侦破及其善后 142
《职工行为规范及考核细则》的制定与实施 145
“国家急、局里难、我们干”——难忘的小票纸生产 146
省级文明单位称号——迟开的玫瑰 147
没来得及关上三线建设的大门 149
非常时期的科研工作 151
第二章 为三线建设画句号 155
为何选择昆山建厂? 155
搬迁工作大回放 159
及时到位的指导和协调 166
冷静处理堵门堵路事件 169
第三章 华东崛起钞票纸厂 174
国家计委的几次批复 174
筹建处的成立及先期工作 176
筹建处在1994年 179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通过 180
关于职工生活区的修建 183
基建项目正式奠基开工 184
A标区的“优质安全文明施工竞赛” 186
难忘的两个“百日会战” 187
殷副行长多次到昆山检查指导 189
工程质量是百年大计 191
计委主管领导多次赴昆山现场指导 193
新线安装调试出纸 193
默默奉献的职工队伍 194
并不轻松的老线改造安装 196
第三篇 昆山钞票纸厂时期(1998—2008) 201
引子 203
第一章 昆山钞票纸厂的跨越式发展 204
十年发展的基本脉络 204
昆山钞票纸厂项目验收 207
质量、安全与科技 212
管理、改革和培训 219
难能可贵的三个行业第一 230
第二章 昆山钞票纸厂的二次创业 238
“二次创业”中的三个焦点 238
“两个基地”建设 241
技改、基建与多元化 246
在第五套人民币技术提升的日子里 254
2007、2008年的那些事 260
第三章 昆山钞票纸厂的和谐之道 272
在和谐建设中的党群组织 272
为职工办实事 276
企业文化的精心培育 280
结束语 290
编后 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