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治制度史 第3版》PDF下载

  • 购买积分:16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创新著
  • 出 版 社: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302184126
  • 页数:538 页
图书介绍:本书对先秦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的政治制度发生、发展、变化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本书更注意从政治学和历史学理论相结合角度出发,侧重于在史料分析的基础上,对历史上的政治制度进行深层次的剖析并给予规律性的认识,在基础理论方面提出了一些新见解。

第一章 国家起源的途径和特征 1

第一节 氏族公社及其原始民主制 1

一、氏族公社的基本结构 1

二、氏族公社的民主制 5

三、氏族公社的人才选拔类型 9

第二节 中国早期国家起源理论及其具体途径 13

一、国家起源于两种生产决定说 13

二、中国国家起源的具体途径 17

第三节 中国早期国家的基本特征及其影响 23

一、武力征服——君主专制产生的前提 23

二、暴力夺权——君主专制产生的关键环节 24

三、家族制的保留——君主专制发展的重要基础 25

四、一权制发展——君主专制强化的催化剂 26

第二章 奴隶社会国家政治制度 27

第一节 王权政府的国家元首 27

一、国家元首称谓沿革 27

二、国家元首权力的产生与发展 28

三、国家元首继承制度 31

第二节 中央政府最高行政长官 37

一、无名宰相制 37

二、有名宰相制 38

三、相府宰相制 39

四、执政宰相制 42

第三节 中央政府执行机构及其运行机制 48

一、王廷制的出现 48

二、将相制的问世 52

第四节 地方政府多重管理机构及其运行机制 56

一、过渡时期的方国制 56

二、层层分封的诸侯制 59

三、颇具特色的国野制 62

第五节 政府官吏的人事行政机制 64

一、选官制的类型 64

二、考课制的出现 67

三、致仕制的产生 68

第六节 监察机制的变化与发展 69

一、监察释义 69

二、原始社会监察习俗 71

三、奴隶社会监察活动 72

第七节 军事制度的演变 75

一、夏代军事制度的出现 75

二、商代军事制度的发展 76

三、西周军事制度的完善 77

四、转型时期的军事制度 78

第三章 封建社会国家政治制度 80

第一节 从王权政府到皇权政府 80

一、经济上的变革是两种政府转型的基础 80

二、新型阶级的产生是两种政府转型的前提 81

三、思想上的变法运动完成了两种政府转型的飞跃 83

第二节 皇权政府的国家元首 87

一、皇帝称谓的出现 87

二、皇帝的类型 88

三、皇权再分析 91

四、太子继承制的确立 96

第三节 中央政府最高行政长官 97

一、三权分立的独相制 97

二、权力制衡的群相制 107

三、便于集权的兼相制 128

第四节 中央政府的执行机构及其运行机制 138

一、列卿制的出现 138

二、六部制的产生 143

三、府司制的问世 150

四、六部制的再现 159

第五节 地方政府执行机构及其运行机制 163

一、便于集权的郡县制 164

二、分级管理的三级制 168

三、握有实权的州县制 173

四、一虚二实的路州县制 178

五、初具规模的行省制 183

第六节 政府官吏的人事行政机制 195

一、选官制度的多变与发展 196

二、官编制度的严谨与定员 211

三、考课制度的发展与细化 219

四、致仕制度的变化与完善 228

第七节 监察机制的变化与发展 234

一、监察机制的确立 234

二、监察机制的发展 239

三、监察机制的完善 243

四、监察机制的鼎盛 246

第八节 军事制度的发展 250

一、征兵制与职业军制 250

二、中外军制与世兵制 252

三、府兵制与镇兵制 254

四、禁军制与养兵制 255

五、怯薛侍卫军制与四军种制 258

六、东西卫制与营卫所制 261

七、八旗绿营兵制与湘淮新军制 266

第四章 太平天国的国家政治制度 269

第一节 太平天国的建立及其基本纲领 269

一、太平天国的建立 269

二、太平天国的基本纲领 270

第二节 太平天国的国家机构 273

一、太平天国的中央机构 274

二、太平天国的地方机构 277

三、太平天国国家机构特点 278

第三节 太平天国的官吏制度 280

一、太平天国官吏保举制度 280

二、太平天国官吏招贤制度 281

三、太平天国官吏考试制度 282

四、太平天国官吏黜陟制度 282

第四节 太平天国的军事制度 283

一、太平天国的正规兵 283

二、太平天国的女营兵 284

三、太平天国的童子兵 285

第五章 南京临时政府的政治制度 286

第一节 从皇权政府到南京临时政府 286

一、政治因素 286

二、经济因素 287

三、思想文化因素 288

四、军事因素 288

第二节 南京临时政府的建立及其性质 289

一、孙中山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思想的由来 289

二、南京临时政府的建立及其发展 291

三、南京临时政府的性质与特点 295

第三节 南京临时政府的国家元首 296

一、临时大总统 296

二、总裁会议之主席 297

三、非常大总统 300

四、大元帅 301

第四节 南京临时政府的中央机构及其职权 302

一、南京临时政府的中央机构及其职权 303

二、中华民国军政府的中央机构及其职权 305

三、中华民国政府的中央机构及其职权 307

四、大元帅府的中央机构及其职权 307

第五节 广州和武汉政府的建立及其性质的演变 308

一、广州政府的建立及其施政纲领 309

二、武汉国民政府的建立及其机构设置 315

三、广州和武汉国民政府性质的演变 317

四、宁汉合流标志着武汉国民政府的解体 322

第六节 南京临时政府的地方机构及其职权 323

一、南京临时政府的地方机构建制 323

二、广州政府的地方机构建制 325

三、广州和武汉政府的地方机构建制 326

第七节 南京临时政府的官吏制度 328

一、官吏考试制度 329

二、官吏俸禄制度 331

三、官吏考核制度 332

四、官吏奖惩制度 332

五、官吏奖恤制度 332

六、办事运转制度 333

第八节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剖析 333

一、《临时约法》的性质 333

二、《临时约法》的基本内容 334

三、《临时约法》的简析 336

第九节 南京临时政府的军事制度 338

一、资产阶级革命失败的重要教训 338

二、革命武装的建立是国民政府巩固的根本保证 339

第六章 北洋军阀政府的政治制度 342

第一节 北洋军阀政府的性质与特点 342

一、北洋军阀政府的建立及灭亡 342

二、北洋军阀政府的性质及其特点 343

第二节 北洋军阀政府的国家元首 344

一、袁世凯时期的大总统 344

二、恢复“共和”时期的大总统 353

三、军阀纷争时期北京政府的国家元首 357

第三节 北洋军阀政府的中央机构及其职能 358

一、袁世凯统治时期中央机构职能及其变迁 359

二、军阀混战时期国家机构职能及其变迁 365

第四节 北洋军阀政府的地方机构 376

一、大总统统治时期的地方机构 376

二、军阀混战时期的地方机构 380

第五节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官吏制度 382

一、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官吏的选拔 382

二、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官吏的任用 384

三、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官吏的惩戒 387

四、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官吏的恤金 388

第六节 北洋军阀政府的军事制度 389

一、中央军事制度 389

二、省级政府军事制度 390

三、跨省与临时性军事制度 390

第七章 国民党政府的政治制度 393

第一节 国民党南京政权的产生及其阶级本质 393

一、国民党南京政权的产生 393

二、国民党南京政权的基本特点 396

三、国民党南京政权的基本政治制度 397

第二节 国民党政府的国家元首 400

一、国民党与国民政府的关系 401

二、军政时期的国民政府主席 402

三、训政时期的国民政府主席 403

四、制宪时期的国民政府总统 403

第三节 国民党政府的中央政体演变 404

一、五院制政府体制 405

二、战时政府体制 413

三、行宪政府体制 419

第四节 国民党政府地方行政体制 426

一、省政府 426

二、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429

三、市政府 431

四、县政府 432

五、区、乡政府 433

六、保甲制度 434

第五节 国民参政会的设立及其性质 436

一、国民参政会的性质 437

二、国民参政会的组织机构及其职权 440

三、国民参政会的历史作用 443

第六节 国民党政府官吏管理制度 447

一、官吏制度的实施 447

二、官吏考试制度的变迁 449

三、官吏任用制度的演变 451

四、官吏考绩制度的沿革 454

五、官吏奖惩制度的完善 456

六、官吏待遇制度的变化 458

第七节 国民党政府的军事制度 461

一、国民党政府的军事制度 461

二、国民党政府的军事机构 464

第八章 人民民主政权的政治制度 466

第一节 人民民主政权的性质与任务 466

一、苏维埃政权的性质与任务 466

二、抗日民主政权的性质与任务 469

三、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性质与任务 472

四、联合政府的性质与任务 474

第二节 人民民主政府的国家元首 477

一、苏维埃政府的国家元首 477

二、联合政府的国家元首 480

第三节 人民民主政权的组织形式 483

一、苏维埃共和国的建立及其组织形式 483

二、抗日民主政权的建立及其组织形式 490

三、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及其组织形式 494

第四节 人民民主政权的人事行政制度 499

一、人事立法 499

二、干部的选聘和调配制度 501

三、干部的考核和奖惩制度 505

四、干部的培训和教育制度 507

五、干部的职位和编制制度 511

六、干部的供给和福利制度 513

七、干部的纪律与监督 515

八、对旧职员的利用与改造 518

九、对党外民主人士的团结与培养 519

第五节 人民民主政权的军事制度 520

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军事制度 520

二、抗日民主政权的军事制度 523

三、联合政府的军事制度 527

主要参考书目 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