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与述说的意义 1
作家对话系列—— 1
毕飞宇:批评家和作家可以照亮对方 1
格非:当代文学的精神裂变 10
韩少功:植根于大地的写作 21
麦家:小说写作之“密” 31
陈忠实:无论小说还是电影,人物与时代都是血肉相连的 43
李佩甫:知识分子的内省书 48
刘震云:“三人行,必有我舅” 52
马原:这20年,我没有一刻不想回来 63
沈鹏:学养比技术更重要 68
陈建功:呼唤电影的文学精神 74
蒋子丹:小说怎么写总比写什么重要 78
崔曼莉:《浮沉》是对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 82
赵本夫:大地才是一切生命的依托 90
鲁敏:小说需要更多的审美意外 94
冯骥才:用创造的激情担当文化传承的责任 99
莫言小、说特质及中国文学发展的可能性 106
探寻谍战剧的当代意义和发展趋向 126
文艺理论家访谈系列—— 132
雷达:天真又较真的批评家 132
王先霈:当代文艺批评的理论反思 143
张炯:在曲折道路上不懈地前进 153
陈美兰:珍惜作家精神劳动的成果 164
仲呈祥:文艺批评: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171
陆贵山:从宏大视野深化文艺理论研究 181
童庆炳:从“审美诗学”到“文化诗学” 192
王元骧:文艺理论的使命与承担 204
董学文:建构文学理论科学学派 215
钱中文:文艺理论要为文学创造思想 225
鲁枢元:文艺理论要关注时代精神状况 236
南帆:文学话语的波长 246
陈思和:学院批评在当下批评领域的意义 256
陈平原:学者风范与学人本色 267
吴元迈:追求中外文学的共同“文心” 276
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建构 286
孙郁:精神栖息地的寻找 297
郭志刚:执着地坚守艺术辩证法 306
印象·述说—— 313
“无名”时代的非虚构叙事 313
海岩:说真话需要智慧 320
陈燕民:“无土栽培”出不了好作品 328
安建:电视剧创作反映了编导们的良心 332
刘亮程:我的文字充满了新疆的气息 335
萧雅:野百合也有春天 343
格非:从“叙述空缺”到“向故事致敬” 348
徐风:“在一把小壶上找到自己的精神根基” 354
海飞:人性是小说与剧本共同的焦点 358
闫东:文献纪录片:一个国家的影像典藏 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