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陈贵海,蒋筱主编
  • 出 版 社: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7549505869
  • 页数:255 页
图书介绍:

绪论 1

第一节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1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1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 4

第二节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7

一、整体观念 7

二、辨证论治 12

第三节 “中医基础理论”的主要内容 14

一、哲学基础 15

二、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的认识 15

三、中医学对疾病及防治的认识 15

第一章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18

第一节 精气学说 18

一、精气的概念 18

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 19

三、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21

第二节 阴阳学说 22

一、阴阳的概念 22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26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32

第三节 五行学说 37

一、五行的概念 37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40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44

第二章 藏象 50

第一节 概述 50

一、藏象的基本概念 50

二、藏象学说的形成 51

三、藏象学说的特点 52

四、脏腑的分类及生理特点 53

第二节 五脏 54

一、心 54

附:心包络 58

二、肺 58

三、脾 63

四、肝 69

五、肾 75

附:命门 81

第三节 六腑 83

一、胆 83

二、胃 84

三、小肠 85

四、大肠 86

五、膀胱 87

六、三焦 87

第四节 奇恒之腑 90

一、脑 90

二、髓 91

三、骨 92

四、脉 92

五、女子胞 93

第五节 脏腑之间的关系 94

一、五脏之间的关系 94

二、六腑之间的关系 101

三、五脏与六腑之间的关系 101

第三章 精气血津液神 105

第一节 精 105

一、人体之精的基本概念 106

二、人体之精的生成、贮藏 106

三、人体之精的生理功能 107

四、人体之精的分类 108

第二节 气 108

一、一身之气的基本概念 109

二、一身之气的生成 109

三、一身之气的运动 111

四、一身之气的功能 112

五、一身之气的分类 114

第三节 血 118

一、血的基本概念 118

二、血的生成 119

三、血的循行 120

四、血的功能 121

第四节 津液 122

一、津液的基本概念 122

二、津液的代谢 122

三、津液的功能 124

第五节 神 125

一、神的基本概念 125

二、神的生成 126

三、神的作用 127

第六节 精气血津液神的关系 128

一、气与血的关系 128

二、气与津液的关系 129

三、气与精的关系 130

四、血与津液的关系 130

五、血与精的关系 131

六、精与津液的关系 131

七、精、气、神的关系 132

第四章 经络 133

第一节 经络学说概述 133

一、经络的基本概念 133

二、经络学说的形成 134

三、经络系统的组成 137

第二节 十二经脉 139

一、十二经脉的名称 139

二、十二经脉的走向交接规律 140

三、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 141

四、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 142

五、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 143

六、十二经脉的循行部位 144

第三节 奇经八脉 153

一、奇经八脉的主要功能 154

二、奇经八脉的循行部位和基本功能 154

第四节 经别、别络、经筋、皮部 161

一、经别 161

二、别络 162

三、经筋 163

四、皮部 164

第五节 经络的生理功能和应用 164

一、经络的生理功能 164

二、经络学说的应用 167

第五章 病因 172

第一节 外感病因 172

一、六淫 172

二、疠气 178

第二节 内伤病因 180

一、七情内伤 180

二、饮食失宜 183

三、劳逸失度 185

第三节 病理产物性病因 187

一、痰饮 187

二、淤血 190

三、结石 192

第四节 其他病因 194

一、外伤 194

二、诸虫 195

三、先天因素 196

四、药邪 197

五、医过 198

第六章 发病 200

第一节 发病原理 200

一、发病的基本原理 200

二、影响发病的因素 202

第二节 发病类型 205

一、感邪即发 205

二、伏而后发 205

三、徐发 206

四、继发 206

五、合病与并病 206

六、复发 206

第七章 病机 210

第一节 基本病机 210

一、邪正盛衰 210

二、阴阳失调 213

三、精气血的失常 218

四、津液代谢失常 225

五、内生“五邪” 228

第二节 疾病传变 232

一、疾病传变的形式 232

二、影响疾病传变的因素 238

第八章 防治原则 241

第一节 预防 241

一、未病先防 241

二、既病防变 244

第二节 治则 245

一、正治与反治 246

二、治标与治本 248

三、扶正与祛邪 249

四、调整阴阳 251

五、调理精气血津液 252

六、三因制宜 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