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一 选题缘起 1
二 学术研究概述 2
三 基本观点 14
四 资料来源 14
五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
第一章 胶东概况 16
第一节 自然地理条件 16
第二节 传统经济形态 24
第二章 “双减”前胶东农村的土地关系 51
第一节 土地占有和使用关系 51
第二节 租佃关系 71
第三节 雇佣关系 82
第四节 借贷关系 89
第三章 抗战以前胶东农民的赋税负担和生活水平 101
第一节 赋税负担 101
第二节 农民收支状况与日常生活 107
第四章 中共的土地革命政策:从“没收”到“双减” 115
一 土地问题的探索阶段(1921—1927年) 115
二 土地路线的确立阶段(1927—1928年) 119
三 土地政策的“左”倾错误阶段(1929—1935年) 121
四 土地政策的转变阶段(1935—1937年) 123
五 “双减”政策的推行阶段(抗战初期) 126
第五章 胶东根据地的减租减息运动 128
第一节 山东根据地“双减”政策的实施 128
第二节 胶东根据地“双减”运动的阶段与步骤 140
第三节 胶东根据地“双减”运动的政策功能 157
第四节 “双减”运动的偏差与纠偏 167
第五节 “双减”运动中农村各阶层的反应 185
第六章 “双减”后各阶层的负担与生活水平 203
第一节 各阶层的负担 203
第二节 各阶层的收支状况和日常生活 220
第七章 “双减”后农村土地关系的变化 226
第一节 土地占有关系的新格局 226
第二节 异化的租佃关系 264
第三节 扭曲的雇佣关系 280
第四节 萎缩的借贷关系 291
结语 298
参考文献 316
附录 表格索引 330
后记 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