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1
上篇:地狱·宗教·国家统治 21
第一章 「观世音」救赎灵验与司法救济 21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21
第二节 六朝时期的「观世音」信仰及其传播 24
第三节 中古时期观世音救赎的故事 28
第四节 观世音救赎故事的法制意义 38
小结 49
第二章 《抱朴子》与道教冥判思想 51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51
第二节 汉魏之际道教冥判思想 55
第三节《抱朴子》的创作动机 59
第四节 从韦伯天职观看葛洪的「成仙」思想 65
第五节 葛洪冥判观及其法律思想 73
小结 78
第三章 本土冥判故事的法制意义 81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81
第二节 本土幽冥世界的建构与发展 82
第三节 干宝《搜神记》的宗教倾向 87
第四节 《搜神记》冥判故事的法制意义 93
第五节 雷神信仰与神判 106
小结 115
第四章 中古佛教地狱审判故事的法制意义 117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117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的地狱审判 118
第三节 《冥报记》对於地狱审判的书写 123
第四节 《广异记》地狱审判的法制意义 145
小结 168
第五章 法律与教化——二十四孝故事所见家内秩序与国家统治 171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171
第二节 唐宋之际二十四孝故事的文本 172
第三节「二十四孝」故事中的家内秩序 192
第四节 孝道实践与国家统治 207
第五节 佛教、地狱审判与「二十四孝故事」 220
小结 225
下篇:法律·社会·人间秩序 229
第六章 君臣之际——「欺君罔上」的法律意义 229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229
第二节「上书奏事」的行为界定 231
第三节 上书奏事的法律规范 239
第四节 上书奏事与「欺君罔上」 261
第五节 君臣礼仪与「无礼」国书事件 274
小结 276
第七章 中古时期的「家法」与「国法」——以《颜氏家训》为中心 279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279
第二节 颜之推的终极关怀 281
第三节<观我生赋>的内在意涵 285
第四节《颜氏家训》的「家法」 291
第五节「家法」、「国法」与「国家图像」 299
小结 311
第八章 中古的专业法律人——以「检法」官为例 313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313
第二节 唐中叶以前的法律专业人 316
第三节「检法」官的设置与发展 318
第四节「检法」官的任用与迁转 333
第五节「检法」官的法律责任 337
小结 343
第九章 唐代的狱政与监狱管理 345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345
第二节 监狱的设置与狱官 347
第三节 监狱设备与狱政管理 357
第四节 监狱弊端与狱政检查 363
小结 375
第十章 司法救济与社会意义——「保辜」与唐代交通肇事的法律规范 377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377
第二节「保辜」制度的沿革与法意 380
第三节 汉以後保辜制度的发展 384
第四节 唐律对於交通事故的法律规定 392
第五节「康失芬行车伤人案」的司法审判程序 397
第六节「保辜」的司法救济与社会意义 418
小结 422
结论 423
徵引书目 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