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绪论 1
1.1 后凯恩斯经济学的产生及其差异性 1
1.2 后凯恩斯经济学的短期分析与长期分析 4
1.3 本书的结构与安排 8
2.价格形成理论 10
2.1 定价与垄断程度 10
2.2 定价与投资决策 17
2.3 定价与融资约束 24
2.4 定价与技术选择 29
2.5 定价与产品生命周期 36
2.6 自然价格与长期分析 42
2.7 剩余理论的内核 44
2.8 需求条件与相对价格 49
2.9 利润率与相对价格 55
2.10 小结 63
3.收入分配理论 65
3.1 定价与收入分配 66
3.2 投资与收入分配 70
3.3 阶级斗争与收入分配 75
3.4 部门结构与收入分配 78
3.5 收入分配与有效需求 82
3.6 投资乘数与利润份额 85
3.7 工资储蓄倾向与利润份额 92
3.8 政府活动与利润份额 99
3.9 小结 106
4.产量与就业理论 110
4.1 有效需求与就业水平 112
4.2 失业均衡与动态调整 118
4.3 非自愿失业与劳动力市场 122
4.4 市场不完全与失业 131
4.5 产量和就业理论分析的逻辑前提 134
4.6 古典经济学和马克思关于长期产量理论 137
4.7 凯恩斯长期产量理论的含义及其缺陷 144
4.8 后凯恩斯长期就业理论 149
4.9 小结 154
5.货币理论 157
5.1 货币与不确定性 158
5.2 货币特性与交易契约 161
5.3 货币需求 165
5.3.1 货币需求与融资动机 167
5.3.2 货币需求与市场组织 172
5.4 货币供给 176
5.5 流动性压力与经济不稳定性 183
5.6 货币的作用与凯恩斯利率理论 190
5.7 利率决定:李嘉图与马克思 195
5.8 矛盾的解决与理论的综合 200
5.9 小结 202
6.经济增长理论 205
6.1 哈罗德增长模型 208
6.2 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 211
6.3 积累率的决定与增长道路 220
6.4 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 228
6.5 技术进步函数与投资函数 234
6.6 经济增长与移动均衡 238
6.7 经济增长的供给约束与需求约束 244
6.8 经济总量增长与结构动态变化 250
6.9 小结 270
7.后凯恩斯、马克思和我国现实经济问题 272
7.1 后凯恩斯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 273
7.2 后凯恩斯短期分析与长期分析 278
7.3 后凯恩斯与马克思 285
7.4 收入分配与总需求 300
7.5 总需求与内生的货币供给 306
7.6 经济适度增长与结构动态变化 310
参考文献 316